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4年前,教育部会同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联合发文,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今年是新政策执行的第一年。7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今年高考加分统计情况,三大高考加分项目(奥赛、体育特长生和地方性加分)的受益考生由往年的5万人减至3万人。首先,新政要求奥赛获奖考生(除入选国家集训队学生)不再享受保送录取,是否享受加分由各省级招委  相似文献   

2.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9):80-80
教育部: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将取消录取资格"瘦身"后的高考加分新政策在今年高考录取中将全面实施。通过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显著"瘦身",据统计,地方性加分项目由往年的124项减少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1/3。教育部强调,要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坚决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考生的违规事实记人其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3.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考生可以享受增加20分、10分或者优先录取等不同档次的投档照顾。  相似文献   

4.
多棱视点     
《中国高校招生》2012,(6):18-18
要闻甘肃:高考招生对患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体检放宽甘肃省今年将进一步放宽对患疾病或生理缺陷者的录取要求,除患有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血液病等无法完成学业的考生,高等院校可以不予录取外,对患有其他疾病的考生,只要不影响专业学习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录取时一般不受限制。广西:2012年高考加分政策有所调整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取消了自治区优秀学生称  相似文献   

5.
为了突显高考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性,在高考实考分的基础上,还有对基础教育较为落后地区的考生进行加分照顾和对一些个体素质突出的考生进行加分鼓励.其中,包括教育部给予符合照顾性加分政策和鼓励性加分的考生0~20分的加分,各省(区、市)依据本地的情况,在教育部规定的加分考生群体之外,针对各种不同类型考生的加分.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3,(19):22
政策透视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0年开始,已调整部分高考加分政策。取消艺术和体育比赛获奖的应届考生享受加5分、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的应届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5项照顾政策,对包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在高校录取时可享受一些照顾政策,如优先录取、加分投档,若报考少数民族预科班,还可最多降80分录取.辽宁省对少数民族考生的高招录取照顾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8.
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优先录取、降分录取以及加分录取三个阶段,梳理了高考加分的三种论调:维持论、废除论与规范论,并对谁应该成为高考加分的对象、高考加分应以多大幅度为宜以及谁有权制定高考加分政策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应慎之又慎,决不可随意制定出台新的高考加分政策,理想的社会应该不存在任何高考加分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按照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和学籍管理规定,认真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及时进行学籍电子注册。教育部表示:对新生报到所需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迁移证、高考加分资格证明等材料与考生纸质档案、录取考生名册、电子档案逐一比对,严格核查。对艺术、体育专业或艺术、体育特长生等特殊类型录取新生要开展入学专业测试复核。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骗取高考加分资格、录取资格或企图冒名顶替入学的新生、未按规定公示有关资格身份的新生、未经核准  相似文献   

10.
孟祥杰 《江西教育》2011,(12):15-15
<正>在当前,有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术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如今高考加分项目有不少,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十余种,而有些地区实际执行的却多达百余种。因为高考具有选拔性,某人靠加分被录取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名考生会失去机会。因此,任何增加某个考生分数的行为都有可能侵犯其他考生的权益。高考  相似文献   

11.
在新出台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教育部对2006年高考“加分降分”政策部分的规定与2005年相比有了相应的调整,对2006年分数“加减”新法则的正确解读,是广大考生正确进行“加分降分”资格申报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各地每年对一些考生有一些加分政策,按教育部规定,加分最多不超过20分,并且不得累加。对各项加分,各高校在录取时是否认可,这也成了加分考生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永飞 《教育》2011,(9):41-41
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倪乐向人代会提出建议,呼吁取消或者改革高考录取过程中的加分政策,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为弥补中国招生制度中的缺陷而设立,政策规定对一些有特长的高考学生实行必要的照顾。然而由于高考加分制度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其实施过程中,对一些较弱势的考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呼吁改革和取消加分制度,挤掉高考水分,已经成为教育界近几年一直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为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新一轮改革,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新高考加分政策大幅削减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引发广泛热议,公众认为大幅削减鼓励性加分项目有可能导致新的高考不公平。大幅削减甚至取消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特殊人才选拔、不利于高考招生公平。据此,提出高考鼓励性加分政策的调整策略:政策制定应发挥加分导向作用,政策执行应坚守人才选拔初衷,政策监督应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教育部虽然持续要求提高艺术类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并要求艺术类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普通类文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一定比例。但由于各省份录取规则、招生计划、考生人数、考试情况等不同,其实际比例与政策要求有一定的弹性偏差。以音乐类高考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为例,音乐类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与文科类控制分数线的比例十年间存在一定的波动变化。二者的比例波动表明:高考艺术分值的调整要求并非刚性的制度安排,其更大意义在于分值调整凸显了克服艺考功利现象,确立高考改革的“高质量”导向理念。适度提高音乐类文化课录取分值,合乎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逻辑,艺考政策调整对音乐类考生录取不会产生明显冲击。  相似文献   

16.
唐子惠 《教育》2011,(6):43-43
教育部最近要求各地高招部门重新梳理和评估本地区现行高考加分项目,随后,各地2011年高考加分各项重新进行了调整。这是全国各地高考加分政策的一大新气象。  相似文献   

17.
每年高考录取,都会有考生因为专业填报不当而被录取到非自己心仪的专业。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那该怎么办呢?本文总结了几种应对方法,供考生参考。方法一:入校后申请转专业为了满足学生在调整专业方面的需求,绝大多数高校都制订了转专业的相关政策,有意愿的同学可根据录取院校转专业的条件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考录取程序越来越规范,以及各类高考录取相关政策的出台,要求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需要了解的信息也是越来越多。在这些繁多的信息当中,考生应着重注意各高校招生章程中一些专业的限制要求,许多考生由于忽视了高校对招生专业的限制政策,导致在录取时无法录取到自己填报的专业,失去了宝贵的录取机会,造成很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19.
提到高考加分,随时关注高考政策的家长和考生应该知道,各省(区市)每年都会针对当地的情况制定一些加分政策。但是,考生又是否知道,能享受加分却不一定能保证自己能顺利进入理想大学,究其原因,笔者从2009年某省搜集的录取场案例来为考生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阅读》2009,(3):6-8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考录取程序越来越规范,以及各类高考录取相关政策的出台,要求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之前需要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在这些繁多的信息当中,考生应着重注意各高校招生章程中一些专业的限制要求,许多考生由于忽视了高校对招生专业的限制政策,导致在录取时无法被录取到自己填报的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