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知国 《海外英语》2010,(12):13-13
消声器店外:“根本不用预约,我们听到你来了!” 酒店门外:“帮帮忙!我们缺少常住小酒馆的人。” 接待室的桌上:“3个一轮!我们要毫不留情地赶走第三个推销员!注:第二个刚刚离开。”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想想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相似文献   

3.
租房风波     
嘟嘟猪、聪聪猴、笨笨熊三个人一起在度假村“磨茹堡”的幽幽小径上悠闲地散步。他们呼吸着怡人的空气,欣赏着蝶舞蜂飞,不约而同地想:要是能在这儿住上几个月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去找山羊堡长商量这件事,山羊堡长说:“可惜只剩一间房了,你们三人合租吧,三个月给900元就可以了。”三人一听,都高兴地跳起来喊:“耶!”  相似文献   

4.
三个年轻体壮的懒汉生活无聊,几度欲寻短见,后慕苏格拉底之名前来拜见并讨要“快乐”秘诀。大师没理睬他们的要求反而让三人帮忙把山顶上一棵大树伐下。三人忙碌一天,总算完成,大师又请他们帮忙把树做成木舟,为求得“快乐”秘籍他们不得不干下去,劳作数日独木舟终于做好。而后,大师和三人一起划船驶向远处的小山,他们齐声喊着号子一道奋力划桨,弟子们在岸边助威呐喊,小舟在水面上驰骋,山顶上旌旗招展,正当情绪昂然、兴致正浓之际,苏格拉底突然喊道:“停!”四人面面相觑,大师问:“现在快乐吗?”三人答:“快乐极了!”大师说:“这就是我给你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奇怪的关系     
《中学生电脑》2006,(6):49-49
四个好朋友在医院里碰面了,他们各自的妻子正在医院生小孩。护士过来对第一个人说:“恭喜你!你得了一对双胞胎!”这个人回答说:“真神奇!我是明尼苏达州双子队的经理。”过了一会儿,护士过来对第二个人说:“恭喜你!你得了三胞胎。”这人很高兴,大叫道:“哈哈,真巧啊!我是3M公司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杯子】美国人:“你看过木头做的杯子吗?”中国人:“没有!”美国人:“那为什么你们中国字的“杯”是木字旁?”中国人:“杯”字旁边不是有个“不”字吗!也就是说它不是木头做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语文教育的种种争辩,我常常会想到“子贡问时”的传说。也就是“三季人”的故事。 说的是子贡在院子里洒扫,外面忽然进来了一个一身绿衣的人。绿衣人拉住他问:“你是孔子的弟子,那么,你可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子贡笑着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不对,一年只有三季!”绿衣人抢白道。“一年明明有四个季节,你怎么说是三个呢?”子贡与他争辩起来。  相似文献   

8.
空闲时总会听到家长眉飞色舞地说:“我家的三岁小孩,说的话和大人一样!”然后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地举例说明!听的人自是一脸羡慕,作为一名教师兼家长,笔者除了羡慕,更多的是自责!回首看看教室里、课堂上,除了寥寥几个“语言活跃分子”,更多的是那些信奉“一字千金”、“沉默是金”的孩子呀!怎能不扪心自问:  相似文献   

9.
难忘的夜晚     
<正>我五岁那年的一个晚上,爸爸突然把我叫到跟前,告诉我,从今天开始必须一个人睡。我不高兴地说:“我不要!”爸爸解释(jiěshì)说:“三个人睡一张床,很挤(jǐ)的,而且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我着急地说:“一个人睡,我会害怕。”爸爸说:“爸爸妈  相似文献   

10.
刘京西 《初中生》2009,(6):31-31
在消声器店的外面:“根本不用预约,我们听到你来了!” 在接待室:“我们要毫不留情地赶走第三个推销员!第二个刚刚离开。”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的小孩撞到桌子都会哭。中国的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桌子,他哭起来。“宝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妈妈打这个桌子!”这是大多数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在东京,一个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这个桌子,他哭起来。日本妈妈把他叫过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下一次,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妈妈接着讲:“一个人会撞到桌子有三个理由:第一个,跑步冲得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个,头一直低着,没有注意看;第三个,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2.
陈佳琪  左婷 《红领巾》2008,(6):43-43
“嗯,嗯!”我清了清喉咙,对着满席的人(虽然只有三个)说道:“本人宣布第一届家庭卡拉OK比赛现在开始!”嘿,知道我们现在在干什么了吧?没错,是在举办歌唱比赛。  相似文献   

13.
开心物语     
司机开车回到总站时,兴冲冲地对其他人说:“今天车上死了一个人!”第二个司机说:“我的车上还有四个呢!少见多怪!”第三个司机说:“我不争气,车上只有三个人头。”第四个马上答:“我的车上刚好有三个没头的,也许就是他们,不过连双手也没了。”第五个说:“我车上有六只手……”第四个司机打断说:“终于凑齐了!”第五个司机慢慢地说:“可六只都是右手啊!”  相似文献   

14.
好表现     
一天上班,最好表现的老李刚进门就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手中拿着一件不明物品唾沫四溅。“同志们,看这是什么,这可参加了……”话没说完,小王插了一句:“参加了全国小学生比赛!”老李沉默片刻说:“这可还得了第三名!”话音刚落又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一共也就三个人!”好表现@廖文婷$广西桂林市十五中!初一(170)班(541004)  相似文献   

15.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相似文献   

16.
笑话笑画     
妙招 一个人在崎岖的山间开车旅行,忽然发现一个青年被三条凶恶的狗追着拼命奔跑,于是他将车停下,推开车门向青年大喊:“快上来! ” 青年喘着粗气说:“谢谢!您太好了,别人看见我带着三条狗,都不愿让我搭车。”  相似文献   

17.
当冬天下雪时,总有孩子会问妈妈:“雪下面是什么呢?”有的妈妈会很认真地说:“雪下面当然是泥土呀!”有的妈妈会很愉快地说:“雪下面自然是小苗啰!”有的妈妈竞神秘地告诉孩子:“嘘,悄悄地,悄悄地,雪下面是春天呢!”面对这三个答案,孩子们的表现各有不同:第一个孩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第二个孩子嘴角浮现出笑意;第三个孩子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18.
最大的幸福     
吴满 《初中生》2008,(7):15
有一个女孩自杀时,被一个老人撞见了,老人救下了她。女孩哭诉了好多自杀的理由,伤心不已。她要老人也说出救她的理由。 第二天,老人拿了张“一句话设题答卷”让女孩看。设题是:如果可能,你所要的最大幸福是什么?那张纸上有五个人的回答,五个人的回答分别是:“有个家!”“有爱我的爸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听一听鸟儿歌唱!”“能起来走一走!”  相似文献   

19.
谣言的威力     
译文 曾参以前住在费地。费地有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死一个人。有人跑到曾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绝对不会杀人。”她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不久,又来了一个人,说:“曾参杀了人了!”他的母亲还是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对她说:“曾参杀了人了!”他的母亲害怕起来,把梭子一扔,便爬墙头逃走了。  相似文献   

20.
情景引入 趣味感知 一个夏天的夜晚,瞎子、聋子与老爷爷在江边乘凉。瞎子看不见,聋子听不见,老爷爷已经躺在大石块上睡着了,看不见也听不见。忽然,对岸有人开了一枪,瞎子说:“我听见枪声响江边。”聋子说:“我看见对岸火光现。”老爷爷跳起来说:“好险!子弹擦过我的鼻子尖!”他们三个人,谁最先发现开枪?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