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4),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芥子碱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芥子碱可以使人血清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荧光猝灭常数,在296~303 K温度范围为静态猝灭,303~310 K为动态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得出不同温度下芥子碱和H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计算得到其荧光猝灭的吉布斯自由能(G)和熵值(S),其结果表明芥子碱与人血清蛋白的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反应。在296~303 K时两者凭借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结合,在303~310 K温度范围两者的主作用力为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温度为300K,压强为2000bar、10000bar时,对小蛋白Trpcage的去折叠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中考虑了水的压缩系数随压强改变情况,结果发现,高压会导致Trpcage变性,然后对其变性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运用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对某发动机实验室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模拟结果分析其内部温度场、速度场变化。对比有送风与无送风2种情况计算结果,比较发动机实验室空调系统的温度、速度分布以及变化规律;分析空气流动,讨论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可以使实验室内部温度降低50 K,同时对实验室设计中出现的热堆积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锯齿型和扶手型graphene条带的熔化性质,依据Lindemann指数曲线的变化趋势得出锯齿型和扶手型graphene条带的整体熔化温度分别为5000K~5500K和4500K~5000K,锯齿型graphene条带的热稳定性比扶手型graphene条带相对要好些。Graphene条带通常是不平整的,随着模拟温度的增加,graphene条带在边缘先出现C键的断裂并从边缘处开始熔化。  相似文献   

5.
〖JP2〗现有商业计算软件对燃烧室内的燃烧流场进行计算时存在精度不高、非开源、不可扩展等问题,难以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在前期完成冷态雾化模拟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开源计算平台OpenFOAM的燃油雾化燃烧求解系统,构建〖JP〗大涡求解器,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测量的液雾两相燃烧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得出液滴温度维持在350K左右,表明模拟效果较符合燃烧流场温度变化,系统能较好地展示湍流燃烧流动的反应特性,符合工程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并确定了药物阿德福韦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时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为静态猝灭,而在较高温度和较大浓度时表现为静态和动态混合猝灭方式.求得它们在15℃和25℃下结合常数分别为K1=2.534×104L/mol和K2=1.968×104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n1=0.836和n2=0.442;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求得阿德福韦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热力学参数(15℃)为:ΔH=2.44 KJ.mol-1、ΔS=93.59 J.mol-1.K-1,其主要结合作用力的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并讨论了药物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Chignolin在260 K、300 K、350 K和400 K进行去折叠模拟,计算8个残基(2—9位点)的构象熵.研究发现,构象熵值可大致分为低熵组、中熵组和高熵组.影响残基熵值的因素主要为温度、残基的原子数、残基所在位点、与邻近残基的相互作用等.还发现残基的构象熵有短时间急剧变化——阶梯跃变的现象.这意味着蛋白质的去折叠可能是不连续的.提示蛋白质的折叠过程可能也是不连续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相传输理论和冶金反应工程学方法建立了高炉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高炉内铁氧化物逐级还原的化学能富余情况。研究可知,在高炉中上部其热力学条件富余而动力学或传输条件不足,即反应器上部空间的热能(温度)和化学能(还原势)不匹配,为进一步开发相关新的工艺和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将气体热交换器、吸收器和蒸发器视为一个整体的简化基础上,对复合机中的主要设备--扩散吸收式制冷机建立了平衡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性能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为满足较低蒸发温度的要求,复合机所采用的扩散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冷凝温度、吸收温度和发生终了温度.通过对性能影响因素如冷凝温度、吸收温度、发生温度、溶液热交换器效率、溶液循环倍率等的分析,结合利用太阳能的设备条件,确定复合机的合适运行温度为:蒸发温度-20-15℃、冷凝温度和吸收温度25-30℃、发生终了温度80-95℃,其对应的制冷性能系数(COP)在0.11-0.55之间.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4-(2-羧基苯偶氮)-连苯三酚(CBA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BAP对HSA的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通过288、293、298 K时的荧光猝灭,得出CBAP与H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62×106,3.97×105和3.56×105,结合位点数n=0.92(平均值).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CBAP与HSA的结合距离r=1.44 nm,由热力学参数焓变和熵变,推断两者反应时氢键和范德华力可能起主要作用.运用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技术分析了CBAP对HSA构象的影响,表明CBAP的加入改变了HSA中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的构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通过运用3D Studio Max软件,实现高速铁路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三维建模,运用VRP交互虚拟技术制作实现虚拟现实场景,介绍了K5B型计算机联锁仿真模拟培训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本系统通过对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标准化检修操作的模拟仿真,为铁路电务系统以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与教学,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真实感的现场作业过程,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培训、学习、教学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多通道温度采集,设计了一种基于K型热电偶的多通道温度采集系统。系统采用基于Modbus-RTU通信协议的DFM206系列6通道隔离输入测量模块,采集多路K型热电偶信号,上位机使用libmodbus库实现与DFM206模块的通信,系统软件采用Qt进行开发,利用QcustomPlot实现温度曲线显示,温度数据保存于MySQL数据库中。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可靠性好,具有较强的扩展性与可移植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温度采集场合。  相似文献   

13.
温度监控系统对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综合环境监控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K型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美国Campbell 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CR1000 Datalogger数据采集器,基于LoggerNet 4.1编程软件,开发了一个实时温度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并与设定的目标温度值进行比较和判断,通过两路继电器电路控制相关执行机构根据程序的判断结果分别执行加热和降温动作。设计的温度监控系统使用模拟温室装置作为测试环境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时采集的温度曲线和目标温度曲线的相关性达到了0.99,本系统实现了对温室温度的精准监控。研究结果可为设施农业中温室的温度监控技术提供基于Datalogger的解决方案,并为开发Datalogger在农业水、土、气各个领域中进行各项环境参数的检测与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磺脲类降糖药物格列美脲、格列本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格列美脲、格列本脲均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根据不同温度(298/297,302,310K)下格列美脲、格列本脲与BSA作用的荧光强度,由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二者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其值分别为2.239×105,1.857×105,1.247×105 L·mol-1和1.549×105,0.825 2×105,0.386 5×105 L·mol-1.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并讨论了格列美脲、格列本脲与BSA的主要作用力类型,其结果表明二者与BSA间的作用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变温红外光谱技术,开展了葡萄糖的热稳定性研究.在293~393 K温度下,开展了葡萄糖的变温红外光谱(包括:变温一维红外光谱和变温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葡萄糖主要官能团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强度及峰型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333 K是一个临界变化温度.在293~393 K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葡萄糖加热脱水生成无水葡萄糖,会进一步氧化为葡萄糖酸.研究发现,葡萄糖的热稳定性较差,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热变机理.拓展了变温红外光谱技术在葡萄糖热稳定方面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德国Leica-J11万能膨胀仪,一是仅凭人的视觉读取信号容易引起较大误差,二是其测定温度范围仅限在室温以上。为了弥补目前材料低温膨胀仪数量少以及测试成本昂贵的不足,在该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装。改装后仪器的测试温度范围为80~273K,膨胀系数测定范围为10~(-6)~10~(-5)/K,测量精度达10mm。改装后的仪器能够满足材料低温性能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用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新型的反应量热计,以3 mol·dm-3H2SO4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在298.2 K温度下,测定了具有无水钾镁矾结构的硫酸复盐K2Mn2(SO4)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其值为-3 534.63±0.11 kJ·mol-1.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培生集团K12阶段的数字化教材开发的现状,结合它的工作方针和理念,总结其数字化教材的特点,从而得出培生集团在数字化教材开发过程中可供我国数字化教材开发借鉴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通过复合物理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所得活性炭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剂用量、pH值、初始浓度、温度与吸附时间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容量与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铬蓝K在浓度50g/m^3、pH为2.02、温度320K、吸附剂用量0.1g与吸附时间40min时去除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20.
借助微流控技术和数值模拟,设计了一套通过观测流体流场确定流体流变性的实验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流场分布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所测得的平均流速为74.84μm/s,和实验设定75μm/s接近,且计算所得的动力黏度值与参考值相符;所测油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场皆与模拟曲线相吻合,说明该实验测定流体黏度精确度高;得到了较大温度范围内流变性的定量变化规律,所测油品皆在低于300K时油品的动力黏度随温度降低呈指数性增长。该方法简单可行、准确度高,适用于相关学科的本科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