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小珊迪》为例,说说怎样从抓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即直奔中心。教师提问:“本文哪一句话能揭示中心?”学生不难找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二、紧扣中心句理清脉络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中的重点词语“饱受饥寒”和“美好的品质”,而后发问:1.文章是怎样表现小  相似文献   

2.
《小珊迪》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课文,文中通过对小珊迪外表的描写以及作者与小珊迪的对话,揭示了小珊迪“没有幸福美好的童年,却有纯洁美好的心灵”的品质。教学时可抓住作者与小珊迪的“对话”有层次的导读来理解、体会,并注意对难  相似文献   

3.
《小珊迪》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通过对小珊迪卖火柴被马车轧死的经过的描写 ,表现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也表达了作者对小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文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先写卖火柴 ,再写遇车祸 ,最后写小珊迪惨死。其中 ,在“卖火柴”和“遇车祸”两部分中 ,有一个过渡段 ,写了作者对小珊迪换零钱不回的猜想 ,但又觉得他不是“那种人”,然后 ,顺畅地引出小利比的到来 ,道出了小珊迪不回的缘由。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 ,我采用从过渡段切入 ,导读全文的教法 ,引导学生读中体会 ,读中…  相似文献   

4.
《小珊迪》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着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其训练重点是检验一下一学期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有一篇课文<小珊迪>,介绍了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着弟弟没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学完《小珊迪》一文,我问学生:“你们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人感动?”学生有的说,小珊迪再三请求“我”和同事买火柴时让人感动;有的说,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后,还不忘叫弟弟送零钱让人感动;有的说,小珊迪临死前心里还想着弟弟小利比……学生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案例案例一为加深学生对小珊迪“诚实善良”美好品质的感悟 ,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 :课文已经读过几遍了 ,此时 ,你有哪些问题呢?生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没有让弟弟送还零钱 ,那位先生会责怪他吗?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事情会怎么发展呢?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他会怎样花那十一个便士呢?(其他学生发言略)师 :下面请大家各自选择一个问题 ,通过想像写一个片断。(学生写好片断后指名朗读)生 :小珊迪换回零钱 ,随即往回走。可就在这时 ,一辆马车迎面驶过来 ,只听“啪”的一声 ,他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只觉得全身麻木 ,站起来低头一看 ,…  相似文献   

8.
《小珊迪》是英国作家迪安·斯坦雷的一篇作品,讲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小珊迪靠卖火柴维持他和弟弟的生活,在换零钱时不幸被马车轧伤致死的故事。课文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守信、善良的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我”对小珊迪的认识经...  相似文献   

9.
《小珊迪》(第七册)是一篇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赞美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好品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文章结尾告诉我们:是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打动了人们的心。那么,究竟是什么美好的品质打动人们的心呢?为什么这些美好的品质能打动人们的心呢?这正是阅读这篇课文应该知道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为此,我想谈谈如何围绕这个重点安排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0.
《小珊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时,穿越马路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我”零钱,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文章语言质朴,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教学本文,不仅能让学生深入感受小珊迪诚实、善良的优秀品质,还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材六年制第七册语文课本第6课《小珊迪》,所述的事感人至深。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在文章结尾所揭示的那句话:“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按照这句话的导引,可以从两个角度深切地体会到这一故事的动人:其一,小珊迪那孤苦贫困、饱受饥寒的悲惨情景足以引发人们的深切同情;其二,小珊迪那处贫不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益发激起人们的由衷敬叹。  相似文献   

12.
《小珊迪》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文中小珊迪怎样卖火柴?去找零钱后为什么叫弟弟去还钱?他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时关心的是什么?这些问题是用人物对话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为让学生理解小珊迪的不幸经历及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我们引导学生从读懂人物对话人手,入境动情,以获得真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果不能用现代人文精神解读文本,那么“,创设情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课堂设计就会成为一些缺乏生命力的教学环节,很难实现教师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的点拨与引导作用。我在执教《小珊迪》一课时,把人性和普通人的情感作为语文学习的切入点,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片断一:师:(充满深情又若有所思地)为了找还那四个便士,找还那部分不该属于他自己的钱,小珊迪被马车轧断双腿,不幸死去了。我在心里默默地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四个便士还给人家,他就不会被马车撞…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 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纠缠、乞求、饱受饥寒、品质”等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特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有关句子体会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 .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创设情景 ,导入新…  相似文献   

15.
《小珊迪》是人教版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 ,在为“我”换零钱时 ,穿越马路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 ,临死前托付弟弟还“我”零钱 ,牵挂弟弟没人照顾 ,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文章语言质朴 ,但富于深刻的人文内涵。一、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1 师 :(板书课题后)《小珊迪》这篇课文 ,讲述的是一百多年前 ,发生在英国爱丁堡的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认认真真地读课文。读过之后 ,看谁能把这个故事具体地讲给大家听。(学生自由读课文后 ,抽一学生讲故事。)2 师 :刚才的同学把故事讲得…  相似文献   

16.
范秀霞 《宁夏教育》2000,(10):32-32
《小珊迪》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注·提”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反映19世纪英国儿童生活的短篇小说。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步步展开故事情节 ,叙述了一个既悲惨又感人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珊迪的形象 ,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形象所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深广的社会意义。教师教学时应依据本课的文体特点 ,指导学生充分感受人物形象 ,随机渗透思想教育 ,让小珊迪的形象永远活在学生心中。本课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这是三年级教学的训练重点 ,也是提高学生分段能力的…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构想 《小珊迪》一文记叙了主人公小珊迪为了找零钱给顾客不幸被车轧伤.近乎死亡的故事。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催人泪下。教学中,我想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对小珊迪的同情,体会感知小珊迪的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使学生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8.
《小珊迪》(人教版第七册)这篇精读课文,故事性强,内容感人。作者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激发了读者对小珊迪悲惨命运的同情。学习本文,要通过阅读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按叙述顺序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懂得珍惜今天的幸  相似文献   

19.
教学案例 《小珊迪》中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动人心魄,催人泪下,为让学生深切感悟,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学了课文,小珊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小珊迪是个诚实的孩子。他饥寒交迫,很需要钱,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力求突出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珊迪的同情之心。以研究“双心”阅读(以朗读为中心,以情感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使课堂与生活相衔接。眼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演一、情境创设,先声夺人让学生观看交通事故的图片,并配以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江河水》,看后闭上眼睛想像那悲惨的一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种被车撞的悲惨画面自然就再现于眼前,对死者的怜悯之情流露无疑。)二、学文明理,朗读训练1.通过朗读训练,体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1)配乐范读。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第二、三段,思考:小珊迪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