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振民 《兰台世界》2006,(10):64-65
为了调查当年日本抓捕、奴役东北劳工“勤劳奉仕”的史实,笔者来到辽北某县史志办。史志办李主任为我们讲述了他父亲的一段传奇经历:1945年春,当时只有16岁的爸爸就被日本鬼子抓去当劳工。与爸爸一同被抓的劳工共47个人。这47名劳工先被鬼子:上了闷罐车,闷罐车开了大半天才停下。然后,鬼子又把劳工们的眼睛蒙住:上一辆大卡车。经过一阵剧烈颠簸后,劳工们到了他们干活的地方:一个大山沟子里。我爸他们这些劳工所经历的生死劫就发生在这。这个山沟里有个新挖好的大山洞。劳工们干的活是给鬼子往大山洞里面藏炮弹。每天,鬼子把装满炮弹的大卡车…  相似文献   

2.
我和舒新城先生相识,始于1916年在《湖南民报》共事的时期。这一年,我和新城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他23岁,我才18岁。他是来自外县的穷学生,考进了免收学杂各费的岳麓高师;他还半工半读,利用暑假当了两个多月的报馆编辑,假满仍回学校读书。我是个既失学而又无业的落拓少年,好不容易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在海南岛生活了四年的人来说,对赵铁林的作品——无论是照片,还是文字,都应该感到亲切才对,那里有我熟悉的地名,场景,甚至某些我曾经打过交道的具体人物。然而,为什么随着这些东西越看  相似文献   

4.
到2003年,我收听广播已经整40年了。回想起这40年的历程,广播伴随着我走过了大半生的漫漫之路。1963年,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时,就喜欢上了广播。但由于家里穷,买不起收音机,我积攒了好长时间,用几元钱买了一台矿石收音机,一只单耳机便开始了我的收听生活。每天晚上我边听广播,边用一根针不停的拨动着米粒大的矿石,寻找着最佳的收听角度。音乐、相声、文字节目和戏曲丰富了我的生活,我好像进入了一个让人眼界大开的世界里,许多美妙的东西一下子涌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网,今年41岁的安子1984年到深圳打工。20多年间,她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写书、创业,如今的她已是4家公司的董事长,并且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出版了13本书。1988年9月,安子在深圳大学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并将身边的打工故事写下来投给报社。这些作品最后汇编为《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  相似文献   

6.
1944年秋季的一天,一艘日本侵略者的货船从中国天津的塘沽港出发驶向日本,这艘船装载的不是什么别的货物,而是上千名中国劳工。除了少数几个跳海欲求逃生的外,这些中国人将在日本度过悲惨的劳役生活。年仅20岁的崔广庭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今年7月7日,中央档案馆的离休干部崔广  相似文献   

7.
我与父亲的12天我平生与父亲相处,只有短短的12天时间。1931年,母亲在上海生我时,父亲已经到苏区去了。所以,我一出生,父亲并不在我身边。我两岁的时候,母亲看我能离身了,就也要去与父亲一起参加革命,于是她把我托给了陶行知在英租界办的孤儿院——上海劳工幼儿院。后来,国民党  相似文献   

8.
约在1999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的一位好友闯进我家,还未开口就已经泪流满面。她说说哭哭,哭哭又说说。原来,她的丈夫有了外遇,他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好友为此痛不欲生,我知道她是个性格坚强的人,在遭遇高考落榜、工作被顶替那么大的挫折时都没有掉过一滴泪,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感情问  相似文献   

9.
母亲花甲     
在我生命中,心甘情愿把一切都承担下来,单单忘了她自己的那个人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出生于贫穷闭塞的农村,5岁丧母,半工半读断断续续读完了小学,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  相似文献   

10.
我的军旅人生一晃就是10年,而当业余报道员的时间就有9年。今天当我手捧着五本厚厚的见稿剪报本和一大摞各种获奖证书时,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回想起这些年的业余报道生活,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样样都有。然而,最值得提起和对新报道员有参考帮助的,还是讲讲自己最初是如何在《前卫报》江地位老师和《新闻与成才》杂志的帮助下走出自卑的低谷的。我来自于一个小山村,家里祖祖辈辈也没个“文化人”,我算是本家族的“秀才”,可也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当兵前没出过县,连火车也没见过。穿上军装后,我一下子住进了省城。兴奋之后,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