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什么是教学风格?有人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学风格是这种表演的艺术特色。由于观察重点是教学活动的表演性或表现性,揭示的只是教学风格的“风范”“格局”的特征,弱化了教师个性对教学风格的影响。因此,这种描述忽视了教学风格具有的其他内涵,很难全面地揭示教学风格的含义。有人从教学论角度来研究教学风格,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诸要素的操作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风格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当一个教师的教学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合规律性和个性时,就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教学风格。这有一个言外之意:只有优秀教师才有教学风格可言,而非优秀教师则无什么教学风格可说。事实上,我们只要考究一下“风格”两字的内涵,就可看到这种观点的片面性。风格最早是用以指人的风度和品格。“风”指风采、风姿,指人的体貌;“格”指人格、德性。风格即是对人的品貌的全面评价。根据风格的内涵,我们认为教学风格指的是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体现为独特的教学气氛和格调。它是一个教师素养的整体表现;是一个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是一个教师人格的折射。据此,我们可以说,任何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优秀教师固然有优秀的教学风格,非优秀教师、甚至是不合格的教师也有其自身的教学风格。当然,我们讨论时只对那些值得借鉴的、合乎教学规律的教学风格感兴趣。研究教学风格的种类及形成因素,我们就能更好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师自身特点来形成相应的、良好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振兴与发展的奠基工程———“十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已拉开了帷幕。为能使该项工作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体现“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 ,我们应在认真总结和反思“九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对有关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些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一、培训应为教师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构建个人教学风格的环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脱离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学习教学理论是不合理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无助于教学理论的内化 ,无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风格是一种个性化的改造 ,将外在的教学理论与教师自…  相似文献   

4.
变“应试语文”的“生活语文”成都玉林中学李镇西最近有人把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概括为“应试语文”,笔者深有同感①。确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特别是应付高考、中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  相似文献   

5.
在洋思中学听经验介绍,曾有教师问主讲人:“洋思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那教师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如何体现?”不错,洋思的教学固定于一种近乎机械的模式,在这种按部就班的套用课堂教学流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实在是难以体现的。面对  相似文献   

6.
每学期的语文公开课教学都会给人一种不太好的感觉:大多语文教师上课不注重“读”,忽视了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的原则。教研时谈到这种问题,有人美其名日“改革”,改革就应给学生带来好处。可是,语文教学改来改去把几千年行之有效的“以读为本”的传统教法改掉了,  相似文献   

7.
张晨 《吉林教育》2006,(4):59-59
在洋思中学听经验介绍,曾有教师问主讲人: “洋思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那教师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如何体现?”不错,洋思的教学固定于一种近乎机械的模式,在这种按部就班的套用课堂教学流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实在是难以体现的。面对这个让人尴尬的问题,没想到主讲人竟出此“妙语”:  相似文献   

8.
论教学风格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歌德说 :“艺术家应当学会唱别人不会唱的音调 ,只有超群出众的东西才对世界有益。”雕塑家罗丹说 :“在艺术中 ,有风格的作品 ,才是美的。”从整个教育教学的历史看 ,惟有有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 ,让人的智慧和灵魂得到升华。何谓教学风格 ?教师怎样才能形成教学风格呢 ?所谓教学风格 ,是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稳定的一贯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风度和教学作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模式。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全面了解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机理及多样性 ,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前提1 教学风格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崧舟老师是浙江省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师,一提到他就想到他提出的“诗意语文”,在年复一年的教学过程当中王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大气精致、和谐开放的教学风格,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把诗意寄托于诗性言语和诗情意境之中。本文试图从“教学风格”的界定与特征入手去阐释王崧舟老师的教学风格,并从诗话语言、朗读艺术、挖掘空白点和主线思想这四个方面论述笔者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教学风格是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刨造,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表现,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一、个性化是教学风格的本质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个性的独特表现。法国作家布封在《论风格》中提出了“风格即人”的精辟论断,深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显然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活动,学生主要是听课,按老师的教学思考,把思路统一到教师的思路上来,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能齐声回答,回答的结果是教师所预期的,就认为教学成功,我觉得这种成功存在有“强制性的收敛思维”。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利于教学的。还有一种模式是把数学教学看作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做中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这种模型与我国六七十年代的“开门办学”与“放羊式”教学有些相似。另外,据…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所以,研究和运用教学艺术,必须了解和掌握板书的艺术。本文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3.
邵瑞珍先生给教学风格下的定义是:在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可见,通常是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来概括教师的教学风格。人们通常所使用的。“教学风格”这个概念,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次的教学风格、中层次的教学风格和最低层次的教学风格。具有高层次的教学风格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优秀教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中间层次的教学风格只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的语文教学质量,有人这样评价,“学生的桎梏,语文的扭曲,文学的悲哀”,“不只害了一批人,而是害了一代人”。这些评价虽有偏激的一面,但也反映出目前语文教学确实存在问题的一面。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教师为了高分,往往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内满堂灌,课外题海战,师生都苦不堪言,语文教学也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胡同”。这种情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正>正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一样,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是不同的,有的教师讲课娓娓道来、有的教师讲课如潺潺流水、有的教师讲课则气势宏伟号召力强。区别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就在于他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标志。没有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就很难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名教师从从事教学职业开始时的无风格教学,到逐渐成熟,最后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一般都要经历下面四个阶段:(1)模仿阶段模仿是教师进行教学艺术活动的最初萌芽阶段,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林情情 《中国教师》2014,(15):71-75
<正>教师的教学风格具有高度的个体性。不同的教学风格带给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以一所补习学校的英语教师个案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的视角探讨一位教学风格鲜明的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同时就其教学风格形成背后的原因做一些解释性理解。针对这种广受师生赞誉的教学风格的成因,从学校和教师自身两个层面进行考察,以期对如何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提供一些建议。一、问题提出教学风格是指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  相似文献   

17.
陈桂香 《成才之路》2014,(36):58-58
“教学细节”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充满思辨与灵性,这种“场”的展现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它表达的是教师的一种教学风格,表现的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功力。因此,对它的掌控直接蕴含着教师的智慧,孕育着一种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关注教学细节,让它成就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正>从教十几年后,我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主张。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有风格的教师才令人羡慕。我深信,稳定的教学风格是教师成熟的标志。教师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就会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课堂,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当时我就想,我有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我的教学风格是什么?许多教师听完我的课后认为,课堂情真意切,情味很浓,有人曾一度把我的教学风格概括为"情感教学"。我也非常认同这个提法。我认为,情感是教  相似文献   

19.
孙振江 《教师》2010,(32):112-112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中下生”,而每一位教师对于“中下生”都有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处理方法。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有四种方法,把它们总结起来分别是“吹”“拉”“谈”“唱”。  相似文献   

20.
曹宏 《考试周刊》2010,(6):142-143
长期以来。体育课堂过于强调“严肃、认真”而忽略“活泼”,对课堂气氛的营造方面研究不足。许多人对教学怀有偏见和误解.似乎认为幽默不过是耍嘴皮、油滑,有人甚至把幽默看作是讽刺、嘲笑的同义词。因而在教学中,往往强调教师的端庄稳重.忽视教师的多姿多彩,强调教学过程的按部就班,忽视教学过程的灵活多变;强调教学过程语言的精练、规范.忽视教学语言新颖别致、形象风趣.使得原来喜爱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堂。鉴于此.本文对体育教学幽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