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传统装饰图案具备了悠久的时代特征,积累了辉煌的成果。人民群众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装饰图形为后来装饰图案的创作提供了经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装饰图案体现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图形变换的一般方法和图形变换的光栅方法分析,指出图形变换的一般方法的运算涉及到复杂的矩阵运算,效率较低,而图形变换的光栅方法实现较简单且执行效率高,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传统图案在美术设计中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图案伴随全球化的潮流日益丰富了美术的设计内容,运用传统图案体现民族特色,传统图案在美术中科学化的应用模式、民族化的特色源源汇入,认识到运用民间美术符号会激活受众对于这一符号系统的认可,平面设计中运用民间美术符号要有针对性,含有主题性的平面设计作品都适合运用这一符号,伴随着传统图案的积累进而达到传播民族文化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煤矿的安全化生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现有的煤矿调度信息管理系统还存在表现形式单一、运行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EBGIS在煤矿调度图形信息管理系统,彻底强化WEBGIS技术在煤矿调度图形信息数字化中的应用,将煤矿调度信息用图形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数据库设计,最后在完成系统实现的情况下对本系统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WebGIS在煤矿调度图形信息数字化中的应用过程中,连接速度和压力承受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优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标志设计必须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汉字图形与标志融合的过程就是利用现代设计意识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的过程.本文探索了汉字图形作为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及其存在的意义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加艺术图案分形设计的随机性和规则性,本文以艺术图案分形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元素结构规则的艺术图案分形设计方法。首先在现有算法规则基础上,加入随机元素结构规则和布尔元素结构规则,以求改变绘图效果,最终得到大量不同于传统的图案,然后针对布局结构,提出对称元素结构规则和形状元素结构规则,并提出色彩融合元素结构规则,最后将上述规则组合应用于艺术图案分形设计中。通过实例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完成艺术图案分形设计,且设计结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孙建峰 《科教文汇》2007,(8S):189-189
现代标志设计必须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汉字图形与标志融合的过程就是利用现代设计意识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的过程。本文探索了汉字图形作为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及其存在的意义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谢泽学 《内江科技》2011,32(7):143-143
通过AutoCAD设计中心对位于用户计算机、网络位置或网站上的AutoCAD图形、块、图案填充和其他图形内容的访问,将源图形中的任何内容拖动到当前图形中,将图形、块和填充拖动到工具选项板上;当打开了多个图形,则可以通过设计中心在图形之间复制和粘贴其他内容(如图层定义、布局和文字样式)来简化绘图过程,实现图形的重用与共享。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史的发展给我们的民族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图案就是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图案的价值越来越高。从设计角度来讲,传统图案体现出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设计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传统图案的应用,可以提高设计水平和内涵。本文对中国传统图案在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图形学就是用计算机来处理图形,是运用计算机产生、存储、处理物体和物理模型及它们的图画的一门学科。从定义里可以看出计算机图形学这门新兴学科主要是设计和探讨用计算机进行图形信息的表达、输入、存储、显示、输出、检索、变换及图形运算等,对于数控车削手工编程而言,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应用是图形变换,即研究图形的各种几何变换。  相似文献   

11.
李淑梅  魏茂彬 《科技广场》2007,(11):161-162
文章对影响网页设计的各元素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详述了其主要元素文字、图形、图像、色彩、页面布局等在网页设计中艺术地、巧妙地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人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味的追求西方潮流,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再造。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Ⅵ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可以重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推广开疆扩土,同时还可以激发Ⅵ设计者的设计灵感,提高Ⅵ设计者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Ⅵ设计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逐一的论述,并且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Ⅵ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Ⅵ设计的进一步发现。  相似文献   

13.
运用ArcGIS9.0 ArcMap进行内蒙古地质图栅格数据矢量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运用ArcGIS9.0软件对内蒙古地质图的矢量化过程,内容详细的介绍了运用PHOTOSHOP软件对扫描图形的拼接以及在ArcMAP中把扫描的内蒙古地质图(栅格图形数据)进行加载并对其进行影像配准、地理参考转换、数字化、拓扑照区、检查等各个工序的实现方法,以及讨论了在矢量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08,(10):217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伴随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逐步形成的,是民族本性及其表现方式的浓缩,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灵魂。蜡染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防染工艺,历史悠久,古代称之为"蜡缬"。尼雅出土了东汉时期的蜡染布,从棉布的花卉、人物图案来看,其精巧程度,为同一时期其它的印花技术所不及,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蜡染布。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蜡染布在纺织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传统工艺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人们的生活,下面谈一谈蜡染手工工艺品如何在人们的生活中生根的。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包装图形设计来讲,书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以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设计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并使这些产品的内涵丰富,构架完美,用途广泛,影响深远。对于现代包装设计而言,继承汉字书法艺术中的优秀传统,吸收汉字书法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也是一种创新。本文试图从现代包装图形设计和汉字书法艺术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指出要站在世界前列,发展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包装图形设计从汉字书法艺术中吸收营养或许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夏琴琴 《科技风》2012,(19):195
中国古老的汉字元素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的应用非常广泛。中国的许多设计作品中,有大量的例子向我们说明了一点:汉字的图案设计元素在工艺品设计、家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字体设计、乃至陶瓷设计中都出现了它的影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我们单纯的从设计的角度去观察汉字与汉字图案发展的历史渊源时,你会发现古老的汉字符号元素对于服饰图案设计的再创意、再设计和再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种类繁多,所代表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在古代便有许许多多将现下的衣物文物装饰与前代的文化元素相结合。而"饕餮"元素就是其中之一,"饕餮"跑车设计主要提取中国传统元素中古代神话传说的神兽元素与纹饰图案,添加现代设计感并与现代车型加以融合。  相似文献   

18.
图形是区别于标记、标志与图案的,它是在特定思想意识的支配下的对某一个或者多个元素组合的一种蓄意刻画的表达形式.有时是美学定义上的升华,有时是富有深刻寓言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图形创意的视觉表现是符号设计.所谓符号设计可分为直接符号设计与间接符号设计两大部分:图形设计和文字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对凤凰卫视台标的构成和寓意进行了诠释之后明示了莫比乌斯带的基本涵义和特性。对莫比乌斯带及其图形要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体现进行案例方式的简述。以案例方式探讨了莫比乌斯带图形及其要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与体现,其中重点研究了视觉化的莫比乌斯带图形及其图形要素在现代标识设计上的运用常见方式。研究发现,在标志设计上选择或运用恰当的设计元素或要素以及它们是否得到恰当的运用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木建筑图形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将木结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的特点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对木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木建筑图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合理设置案例构建教学内容,把单纯的建筑图形设计训练与专业设计和设计应用有机结合;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建筑图形的设计创新能力,以适应当前现代木结构建筑业对实用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