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小学阶段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品质,有助于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和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小学阶段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的心理适应、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家庭收入低、城乡差异大、学生成长的不确定性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学习品质关注度不高诱发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品质问题。提升农民工子女学习品质的主要策略有:教师和家长掌握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品质;调动农民工子女学习品质发展的内在积极性;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具体的行动促进农民工子女优良学习品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一体评价机制建设为核心内容,借助"两表"工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写字习惯。教师通过多种沟通交流方式,逐渐让家长形成有效评价意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评价能力,促使家长成为教师的一种有效延伸。文章研究发现这一评价机制有助于整体地建构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以评价为纽带,实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良性互动,助推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养成。  相似文献   

3.
呼唤家访     
刘晓明 《农村教育》2004,(12):37-38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加入教师队伍的.那个时候.每日早晨安排一个小时的政治学习.白天除了上课教书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各样活动.晚上主要是备课和评判作业,除此之外,学校要求各班主任每周要安排一次家访活动。通过一次次家访,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了解加深了.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曾几何时,家访悄然改成了家长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与行为特质。本研究基于浙江省2018年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31610名五年级学生的有效数据,从学习动力和学习策略两个维度对小学生学习品质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小学生学习品质总体良好,但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和县城学生的学习品质明显高于乡镇农村学生;学生学习品质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的品德行为、身心健康、教师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家长参与等因素均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教师教学需要通过学生学习品质这一中介桥梁才能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家庭因素则能直接影响子女的学业水平。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提升乡镇农村学生学习品质作为一项重点问题予以关注,从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教育研究部门和学校需要全面重视品德行为、身心健康与学习品质的培养,重点研究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以及教师教学——学习品质——学业成绩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评价的结果是教师和家长用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法宝”。新的科学评价体系要求有家长、学生、教师的全员参与,这样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学生自评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互评可以建立一种伙伴相互激励的机制;家长参与教学评价可以建立一种家长与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机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学中段学生不同程度地具有学习障碍,包括发展性学习障碍和学业性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新课改教材与学生的切合度、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教师教学、家庭教育、社会舆论氛围等。要实现农村小学中段学生学习障碍的转化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其中教师、家长和社会在学习障碍转化上起到的作用是外在的,学生内在的转化如学习动机、学习观等是关键。教师、家长需要从引导学生形成或维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以公正、合理的评价做支撑。  相似文献   

7.
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好有劣,既有优生也有差生,学习好、品质好的学生每个教师和家长都喜爱,而对于学习差或品质差的学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都感到头痛的。所以差生的转化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有的老师在考试后把试卷带回家让家长签名,以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这样做其实有利也有弊。有的学生在成绩不理想时,为了逃避家长的批评或斥责,采用自己代签等方法瞒天过海,这容易造成学生不诚实的现象。为了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教师需要细致地做好有关工作,保证学生在学业进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许慧 《家长》2023,(12):65-67
<正>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的培养与渗透成了激发学生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前提,是启发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思想、意识、品质、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良好发展的途径不仅仅来自学校、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更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悉心的指导。高中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重视家校共育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采用多样、丰富的家校共育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对此,本文将围绕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的优化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梁功伟 《甘肃教育》2014,(22):104-104
正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使师生紧密联系起来,是教师与学生重要的沟通渠道,更是家长、学校管理者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学习评价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业评价是评价主体(学生、教师、家长等)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单独交流。与课堂评价相比,更具有针对性与连贯性。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大多为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习题的解答正确与否,偶尔也能关注到书写、作业本的整洁等情况。存在着评价手段、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弱、以形象思维为主,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最佳时期的特点,通过一年的  相似文献   

11.
龙耀臻 《考试周刊》2013,(97):178-178
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聪明者成为平庸者,平平者成为佼佼者,良好的习惯对青少年学习习惯的养成、品质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开始,教师和家长必须转变观念,以身作则,相互配合,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评价的结果是教师和家长用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法宝”。新的科学课程评价体系要求有家长、学生、教师的全员参与,这样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评、互评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相互激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贫困山区受到山区区位劣势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造成学生学习的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信心和积极性。故需要从学生、家长、教师三个层面转变思想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思想引导,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以自己为主,以学为主的良好品质;通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4.
吴发友 《辽宁教育》2005,(1):102-102,118
学生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方面情况的评价。它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必要一环,也是教师与家长进行“横向联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写好评语有助于学生的思想进步,也有助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相似文献   

15.
预习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效的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前对学生大都作了方法的指导、内容和目标的要求,但是学生的预习成果却令人大失所望。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对学生的预习成果缺乏科学而积极的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动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先措 《青海教育》2007,(1):53-53
过去,我们常以教师对某一学生的看法或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评价该学生,这样的评价是由教师一方独断,没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家长评价。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评价既不客观,又不全面;既容易损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育的评价主体,往往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裁判员”,具有“一票否决权”。这使得学生只能围着教师转,从而禁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挖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潜能。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采用多种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评价。 一、传授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相似文献   

18.
阳永清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0):223-225
数字视频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广泛,利用数字视频可以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理论与技能的非实时学习、加速职前教师良好教学习惯的养成和实现优质课堂教学的实时传播。通过开发和使用课堂在线直录视频库,可以让教师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给家长提供有效的建议,反思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家长主动介入学校教育,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实现自我反思,不断改进自我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方面情况的评价。它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必要一环.也是教师与家长进行“横向联系”的重要手段。写好评语有助于学生的思想进步,也有助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中,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必不可少的,在早期儿童的学习目标中,学习品质也是幼儿不可缺少的,幼儿家长和教师更加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因此本文主要探索基于刺绣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