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给出一种在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模式下直接获取DEM的方法,将360°雷达平台轨迹圆环划分为多段圆弧,对每段圆弧分割为多个子孔径,利用子孔径图像间的相似性,通过相关系数最大法,在其他子孔径图像上寻找与中心图像匹配的像素点,得到二者的位置偏移,进而提取地面场景的DEM.最后,通过微波暗室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基于分形技术的地形生成和基于数字地形模型的地形生成.利用高度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之间产生的映射关系,在高度图中存储地形的变换后的高度值,实现了具有真实感地形的生成.对虚拟现实、游戏场景中地形的生成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雷达视频采集处理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雷达视频采集处理卡的设计方案及典型产品,给出雷达视频采集处理卡在港口监视雷达组网成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在航海实践中实时传输雷达图像和在航海教育中利用校园网进行雷达网络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对港口、航海实践和航海教育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实时地形测绘需求,从算法本质上解决运算量太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的实时DEM生成算法.采用非线性ECS自配准成像算法,获取高精度配准的双通道SAR图像,省略了后续非常耗时的配准过程.对获取的双通道SAR图像,进行快速干涉滤波产生高质量干涉条纹,进而对该条纹采用基于密集残差点划分的快速相位展开算法,获得无缠绕干涉相位.对于传统非常耗时的参数定标问题,采用基于外部粗精度DEM数据的初始相位偏置实时估计算法,并结合在定标场获取的基线长度、基线倾角和绝对延迟时间等参数进行反演,实时获取DEM.通过算法实时性分析,给出硬件实现方案.实际InSAR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了如何采用微机软件技术,实时模拟显示雷达图像和其他一些常用辅助符号与工具。介绍了模拟港口岸形、物标回波和其他助航物标回波的生成,雷达回波的干扰、遮挡和衰减,固定距标圈、电子方位线和活动距标圈的显隐与图像的有关裁剪算法等。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传统航海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在能见度低或海杂波严重时搜索效率不佳的缺点,结合已知目标的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信息,提出一种利用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MLE)方法确定海杂波中搜索目标阈值的算法,将其应用到海上搜救目标检测中.该算法首先把已知目标的AIS信息作为样本集,然后用MLE方法估计海杂波中搜索目标的阈值,最后在PC机上用QT和MATLAB进行编程.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提高雷达搜索目标的准确性和海上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虚拟视点合成中存在的伪影和空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视点绘制新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视点同步生成机制得到虚拟视点的图像和深度信息,并根据深度信息擦除背景伪影;其次,通过基于深度的空洞填补和边界处理方法进一步消除视点图像中的空洞和前景边缘失真.实验结果表明,与MPEG 的3DV/FTV标准参考方法相比,该方法生成的虚拟视点PSNR值提高了2dB.  相似文献   

8.
针对回转式甲板克令吊教学培训成本高且危险性大的问题,提出专门用于航海类专业学生和船员教学培训的三维真实感良好的克令吊仿真训练系统。分析克令吊的组成及功能,应用3D Studio Max构建克令吊的三维模型,在Unity3D引擎下利用第一人称角色控制器,模拟克令吊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漫游和交互;通过改进的质点-弹簧模型实现柔性绳索的仿真;建立克令吊动力学模型,实现克令吊运动状态的模拟。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系统功能完备,操作方便,可用于克令吊的教学培训。  相似文献   

9.
数字水印技术作为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二值图像作为水印的基于图像块的空域数字水印算法。为实现水印图像的叠加,首先将水印图像进行延拓预处理并利用混沌序列调制成二进制序列,然后对载体图像进行块操作,并对块内像素的灰度值求和后进行量化,最后将水印信息按不同量化幅值嵌入图像。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将Gabor滤波器和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围道的无监督纹理图像分割算法.采用基于总变分流的扩散函数,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可以有效地在保留纹理图像大尺度边界信息的同时,对图像纹理区域进行平滑,获得比原始图像更易分割的简化图像.但是平滑过程中纹理信息的丧失,限制了该方法的通用性和有效性.为了在利用各向异性扩散方法的同时,有效地提取和利用纹理信息,我们利用Gabor滤波器提取一组表征纹理方向性和尺度性的特征图像;同时将原始图像作为表征纹理灰度信息的一个特征通道考虑;再利用矢量形式的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对特征图像进行边界保持的各向异性平滑.将基于区域灰度统计参数估计的活动围道分割方法扩展到矢量空间,来对平滑后的纹理特征量进行分割.实验证明,利用该纹理分割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雷达分辨率的提高,低分辨率下的点源模型不再适用,且由雷达分辨率提高带来的目标距离扩展现象对雷达的检测概率影响越来越大。研究分布式MIMO雷达中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问题,将该问题建模为二元假设检验问题,并将不同发送-接收对所对应的干扰杂波协方差矩阵建模为随机矩阵。同时指定它们的先验分布为逆复Wishart分布。通过设置不同的功率水平模拟不同的发射-接收天线对之间的非均匀杂波功率。根据Rao和Wald检测器的检测标准结合贝叶斯框架在非均匀杂波背景下推导出2个新的检测器。新推导的贝叶斯检测器主要具备以下2个优点:首先,不需要训练数据;其次,在决策规则中包含杂波的先验信息,并以此实现性能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非均匀杂波环境中,推导的检测器比现存的检测性能更好,计算复杂度更低。  相似文献   

12.
在重轨干涉实际测量中,两次飞行航迹难以保持高度重合,飞行高度和姿态不稳定,干涉图像对存在明显不规则的相对形变,难以进行三维定位。通过分析重轨机载InSAR图像对的几何形变和形成原因,提出一种从精准的InSAR成像几何关系出发,通过修正成像参数,实现机载重轨InSAR高精度三维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地面控制点,实现干涉图像对精准的相对定位,生成高精度DEM;并利用高精度DEM,实现机载重轨InSAR高精度三维定位。对比检查点实测结果和定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机载重轨InSAR的三维定位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建筑物几何特征的高分辨率(VHR)SAR图像仿真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成像场景模型,以改进的光学着色模型近似散射模型;然后在场景间进行射线追踪,得到目标的散射强度信息和位置信息;为使仿真图像更加真实,引入后处理过程;最后经二维成像,得到逼真的建筑物SAR仿真图像。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地仿真建筑物在SAR图像中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可为理解和解译SAR建筑物图像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基线合成孔径雷达(SAR)三维成像的信号模型,得到了利用高度向观测数据实现目标三维成像的矩阵方程,并引入QR分解算法求解矩阵方程,形成了多基线SAR三维成像的QR分解算法.使用该算法对多基线SAR仿真数据进行了三维成像实验.  相似文献   

15.
双星滑动聚束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既保持了双星SAR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对,对于观测和测绘具有巨大的潜力。这种模式下需要兼顾双星成像与多普勒带宽显著增加的问题。分析双星滑动聚束SAR系统下目标的多普勒特性,结合双星成像算法与频谱分析法,提出一种基于双曲等效的双星滑动聚束SAR 2步成像算法。同时,针对双曲等效模型误差导致算法聚焦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模型误差补偿方法,给出完整算法处理流程,最后用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地物分类研究中,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割算法存在高维特征信息冗余而导致的分类边界模糊、分类精度低、计算复杂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EM算法的轻量化图像分割网络,称为低秩重构网络(low-rank-reconstruction-net,LRR-Net),应用于全极化SAR图像的地物分类。LRR-Net从极化目标分解的思想出发,利用EM算法对特征进行低秩重构,将特征从高维空间映射到低维空间,在减少参数的同时实现更精确的分类。用高分三号全极化图像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并评估,结果表明模型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模型复杂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InSAR目标三维重建原理对分布式卫星SAR干涉测高系统模型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完整的目标位置三维重建闭合形式解;并对影响三维重建精度的主要误差源——基线矢量误差和干涉相位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基线矢量误差和干涉相位误差特性,从而为系统参量定标及其校正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较为可靠的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立体定位方法,即便立体像对时空条件差异较大,该方法也能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首先根据斜距多普勒模型建立立体定位方程组,利用多项式拟合法解算卫星状态矢量,最后利用牛顿法求解方程组。利用高分三号卫星在北京、苏州、上海3个地区、成像时间各不相同且分辨率在5 m以内的7景SAR图像进行立体定位实验,以Google Earth上的实际位置为基准,实验得到的所有目标点的平面误差均在30 m内,高程误差均在34 m内,证明即使立体像对成像时间间隔较长,也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目标点三维信息,且滑动聚束模式下得到的立体像对定位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