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教师绩效筛选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受绩效筛选主体价值取向的影响,也受绩效筛选机制科学性的制约。在学术资本主义视域下,高校教师绩效筛选机制存在参与主体的"行政泛化"、绩效标准的"数量泛化"和执行过程的"市场泛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职业发展的功利化导向,政策制定标准的单一化导向,同行评议专家的资本化导向有关。为深化高校教师绩效筛选工作,需要弱化行政性评价标准,完善学术代表作制度;设置分类评价标准,优化同行评议制度;加大成果转化考核比重,建立应用型岗位管理制度;增强教师学术责任意识,树立发展性绩效评价观。  相似文献   

2.
在将高校教师周边绩效界定为"行为、潜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的责任意识、职业发展意识及社会人特性等个体因素对其提供周边绩效的原始驱动作用,以及高校中"学术导向、组织公平感、以沟通与支持为主的绩效管理机制、非官本位的文化"等组织因素对教师持续提供周边绩效的关键作用,并提出建立基层学术权力机构和评价机制、构建"行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制是高校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高校治理绩效提升为基础,而高校治理绩效的一个核心表征为学术绩效。高校内部学术"善治"应有双重绩效标准,一是追求投入产出比的效率,二是追求目标达成的效益。前者可谓之形式学术绩效,后者则是实质学术绩效。当前高校学术治理中过度追求短期量化产出的学术绩效考核,偏重于形式绩效,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阻碍了内涵式发展。同行评议作为一种学术治理工具,在国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化,已成为一种"最不坏"的学术评价制度,它客观上促进了学术治理绩效的提升。为提升学术治理实质绩效,依靠自上而下的制度供给和政策举措,完善学术同行评议及"反四唯"的适时之举。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等学校知识产出的重要动力。当前中国高校绩效工资制度运行出现了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歧途,滋生“谋生学术”的思想行为;制度设计出现薪酬结构失衡,违背绩效薪酬改革目标;缺少增量绩效工资的保障机制,造成高校“内卷竞争”恶化等问题。因而需要高校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强化制度顶层设计的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坚持高校自主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优化高校绩效薪酬制度内容;衔接绩效薪酬制度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在“破五唯”的学术评价制度改革背景下,探索优化同行评议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 我国高校教师评聘中同行评议制度的运行实践和权力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评审专家所在机构的排名、学术 水平和声誉、是否有合作基础等因素是各院系选择专家的重要考量标准。受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工作量过 大等因素限制,国际同行评审的回收率相对较低。在候选人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方面,不同规模的院系基于 人事自主权的大小演化出差异化的政策与实践。同行评审意见对候选人能否顺利晋升发挥关键影响,同行 评议的回收率本身也被视为衡量候选人学术影响力和同行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在同行评议的过程中,遵循 专业逻辑的学术权力和遵循管理逻辑的行政权力相互交织,而非学术精英个体的民主权利则相对被忽视。 尽管评价过程大体遵循政策文本所制定的正式规则,但也受到专业人际网络等非正式规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内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如何加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构建高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增强高校的活力,推动高校科学发展,是目前高校管理中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对国内理论界在近几年关于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为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梁宇  梁娟 《黑龙江教育》2007,(11):85-87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建立科学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势在必行。目前教师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高校教师绩效评估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它的成功不仅有关高校的良性健康发展,更会对高校之外的企业或是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校战略导向型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是我国高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部分高校在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但收效甚微。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就是建立一套以学校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一个有效的以学校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体系要做到绩效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和人本化,绩效沟通的动态化,绩效考评科学化以及组织和管理的体系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改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绩效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在高校绩效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加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构建高校和教师共同发展绩效管理的体系,增强高校的活力,是目前高校管理中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分析了高校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通过高校教师管理体系的改进而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使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中存在着"激励过度"和"激励失灵"双重困境,后者表现为部分教师长期科研投入和产出不足,并且运用底部权力阻碍绩效管理的良性变革."底部沉重"导致了高校基于创新的各项职能发挥不彰,侵蚀了高校教师的学术价值观,形成了高校内部治理的困境.历史与现实原因导致的当前高校部分教师学术训练不足、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漏洞、传统"单位制"在高校系统中的遗留,以及线性对立的教-研观念蔓延等都是导致"底部沉重"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治理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中的"底部沉重"问题,需要提供配套制度,有序停止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供给;重塑高校教-研文化中的科研价值观,强调以研促教;改变科研绩效管理的单一结果导向,注重过程管理;对科研弱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针对性的补偿,提升其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11.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能回避的重要内容.聘任制和工资制改革都是我国构建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努力,但面临着行政化和市场化的挑战.调查发现,现行教师管理制度的功利化政策导向对教师工作自主性产生了严重影响.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转变管理方式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龚波  周鸿 《教育学报》2007,3(1):37-46
当从宏观层面对大学教师流动的分析难以回应现实情境下的诸多问题时,一种动态的、全景式的、社会性的微观机制的考察就成为一种积极选择,也成为改进大学管理的理性追问。而以探究“组织与社会之关系”为己任的组织社会学自当对大学组织的教师流动现象和过程提供特殊而内在的解释力:从流动实质上讲,兼具“社会人”和“学术人”双重性格的大学教师与大学之间存在一种主观与客观的“人和组织”的博弈关系;从过程上讲,大学教师流动经历了酝酿阶段、讨价还价阶段、流动执行阶段和反馈阶段等过程,不同阶段各方力量的行动策略也有不同;从针对性建议上讲,大学教师流动要从教师自身层面、大学层面、国家层面及微观管理层面等加以完善和改进,其中既有理念上的也有现实上的,有管理上的也有文化上的。  相似文献   

13.
Using a quasi-random allocation of students to classes in a French university, we are able to estimate peer effects and teacher effects, with a specific attention to non-linear peer effects. We find that teacher effects are strong, as found at other level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but that peer effects have very limited impact. This implies that restricting student access to some universities is of no benefit to remaining students in term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contrast, attention to teacher performance should be strong at the higher education level.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考核评价政策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显著影响。目前,绩效评价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主流,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深远。探究当前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如何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对S大学的实地调研发现,教师评价制度有赖于建立“层级管理-量化的相对指标-外部裁决”的管理技术,施予青年教师结构性压力,使其产生“适应顺从”的惯习,影响其专业知识、专业自主、专业伦理和专业情意。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研究发现:评价制度与场域内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形塑青年教师自我认知与行为选择方面具有一致性;应采取优化资本配置、调整学术人员惯习、关注学术场域内发展性评价等策略提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一般对教师都有最低课时工作量要求,但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致多数教师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文章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从学生、教学督导、同行专家、管理者四方面,构建理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15名相关专业基础与专业课教师按照上述评价体系进行评价,权值按学生0.5、督导0.25、同行0.1、管理者0.15核算,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得分高者确实是大家公认的教学上的“名师”,学生评教与督导组评教的成绩区分度大,二者几乎正相关。采用该评价指标对同一名教师担任的3门课程逐一评价,其评价的结果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是高校教师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教师个人基本信息、教学、科研工作、荣誉获奖、学术交流等方面内容组成,在教师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专业建设、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探索教师业务档案建设的内容、重要性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师业务档案建设及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教,目前正处在一个问题诸多,饱受质疑的时期,这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过度管理、大学内功利性管理等不当方式有很大关系,应借鉴“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精髓进行大学治理。作为政府和社会,应积极履行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大学内部,应依据大学组织特性,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强化教师和基层办学单位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主体性,构建大学自治、自主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环节。美国圣马特奥社区学院教师评价制度由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术自由"为重点的评价目的、以"终身制教师"为核心的多类教师评价对象、以"一般标准为基础、具体标准为补充"的标准、以"超出预期、达到要求、需要改进、不满意"为评价等第、以"期待改进、提高绩效"为目标等五个方面构成。其经验启示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应考虑教师权利、尊重教师个人差异、注重教师绩效改进和挖掘评价结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非正式学习是大学教师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丰富大学教师的洞察想象能力、提高综合交叉能力、发展知识谱系能力、增强学术自主能力、促进合作分享能力、提升反思批判能力,对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为了促进大学教师更好地开展非正式学习,实现其学术创新,社会、政府和学校应该从转变学习观念、优化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能力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10年在全国40余所大学采集的教师和大学本科生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中的生师互动模式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已开始出现功能分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院校及教师职业分化是影响生师互动的直接因素和变量;生师互动与学生成长、学习收获和就学满意度直接相关;生师互动作为教育场景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深受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和教师职业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