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民间泥玩具对民间生活意义重大,它伴随并充盈着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对民间泥玩具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符号的误读或轻视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民间泥玩具的传播与传承。极具生活体验的民间泥玩具具有审美形象的即兴性、色调对比的鲜明性以及审美功能的综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多样、历史悠久、寓意丰富、自成体系,存在于百姓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人美版教材涉及年画、风筝、玩具、剪纸、刺绣等多种民间美术形式。第20课“中国民间美术”是重要且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笔者把教材内容设计为2单元课时,其中1课时将民间年画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山东潍坊杨家埠是中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结合本地区文化艺术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讨民间年画的文化功能、表现特征,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间玩具的民族文化特征较为突出,不仅具有玩耍、审美的基本特点,而且还有教育、陶冶幼儿情操之功能。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旨在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动手创作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进而加强培养其审美能力与美术艺术的创作力,最终达到通过审美的教育形式促进幼儿人格发展的目标。本文就主要针对民间玩具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论述,其目的在于我国幼儿美术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夏艳 《教育探索》2008,(8):14-15
民间玩具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教育、审美、玩耍功能。幼儿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其人格发展的审美教育。利用民间玩具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广泛的兴趣、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玩具集原创性、多样性、地域性、传承性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却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对传统民间玩具的价值重新审定,既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当代人类走出精神与物质的泥沼.本文在于通过探讨中国民间玩具的文化价值,旨在梳理出清晰地脉络,引起社会的重视,更好的促进中国民间玩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间玩具作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以其鲜明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祈求性充实着百姓的生活。民间玩具又有哪些内涵和意义呢?它对现代玩具又有那些借鉴意义呢?下面我们就此闲聊浅谈一下中国民间玩具吧。  相似文献   

7.
杨俐 《考试周刊》2007,(46):156-157
本文作者从玩具传递民族文化功能的缺失,玩具教育功能的曲解,玩具精神培育的弱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社会对儿童玩具价值的冲击,指出传统玩具是民族精神和感情的重要载体,是普通老百姓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民间传统玩具的价值,有选择地制作传统玩具供儿童玩赏,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儿童的游戏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主要从文化内涵、审美功能、科学归纳三个角度对民间中民间美术的色彩的视觉特征进行分析,阐释了民间美术的色彩在新时代下有新的审美意蕴,其对现代设计的本土化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剪纸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民间剪纸所运用的丰富的表现手法,所体现的造型观念,传统文化内涵,都生动地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最为本质的、基础的内核。从中国民间剪纸符号的形式特征、符号语言的意象性特征和符号哲学体系特征三个方面剖析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精神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对传统民间美术造型特征的探索和分析,探求其造型体系中蕴涵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渝东南地区广泛流传着形式短小而又具有独特韵律的山歌。这些山歌在内容、形式和音乐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表现出独特而浓郁的民间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民间化财富。  相似文献   

12.
民间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华侨之乡”——开平,有着独特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经过长时期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开平积淀形成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开平民间信仰文化最显著的特色是信仰虔诚,人神共居,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13.
雷州民间文学的反智意识与崇智倾向并举,反智意识与中国文化中的反智传统一脉相传,崇智倾向则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特别是民间传说中流露出的崇尚教育的情怀,更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流人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4.
许长生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3):74-75,81
郴州民间银器以品种多,技艺精湛,装饰性强,存世量大和地域特色浓厚而著称。郴州民间银器装饰图案往往赋予一定的精神内涵,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河南民间泥塑玩具是伴随着古老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的。然而在当前,其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因此,研究河南民间泥塑玩具的传承、变异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朝贡与民间贸易、东南亚地区的人口迁移及文化交流,中国的食品和饮食文化对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泰国食品与饮食中的"中国元素",说明中泰两国在饮食上的相似性及饮食文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沉积了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民俗载体,蕴涵着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之一。将其纳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可补高等教育之不足,可以传承和保护民族艺术,弘扬爱国情怀;加强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可抑制不良文化侵蚀,塑造大学生身心健康;感悟民间艺术创作精粹,提升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要传承基地。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使人们用一种更广泛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对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保护及传承。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阐述,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背景下传统民族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密切的与劳动人民联系在一起,直接表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广大的音乐工作者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更多优秀的作品,使它在形式或者内容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演变后的民歌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新民歌"。这一词汇曾多次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发展史中被提及和运用,虽然,新民歌的内涵与传统的民歌息息相关,但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及不同的文化大背影下,却有着不同的时代理解和文化传承使命。其中传统民歌与中华民族的各种灿烂文化的结合成了"新民歌"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