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晶是1984年底才发现的,由于它不具有通常晶体的平移周期性,又显示5次、8次、10次、12次等所谓的“不允许的”旋转对称性,因此在固体科学界产生很大的震动。起初,它被认为是界于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物质态。深入的实验与理论分析指出,准晶中原子的位置也有长程序,只是只有准周期性而无周期性。这就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和定义晶体为有严格位置序的固体,空间点阵如周期性都不是晶体的必要条件,旋转对称也不限于由周期平移所限制的1,2,3,4,6几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在1984年发现5次旋转对称,1985年初独立地在过渡族金属合金中发现准晶。在这之后,又首次发现8次对称准晶,在10次对称准晶和12次对称准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出色工作。我们在准晶的晶体学和合金学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国际前列。在1989年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来,研制出毫米级大小的AlCuCo10次准晶,用经典的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它的结构,测定了周期方向(10次轴方向)与准周期方向传导性能的各向异性,研究了准晶与有关晶体间点阵与原子位置间的对应关系及连续相变过程,这些都是有创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I0003-I0003
<正>[导读]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在确定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后,科学家发现其超导电性和反铁磁共存。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铁基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其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零下233.15摄氏度)以上,在确定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后,科学家发现其超导电性和反铁磁共存。  相似文献   

3.
五次对称与准晶的发现准晶(Quasicrystal)是准周期晶体(Quasiperiodic Crystal)的简称。顾名思义,它仍然是晶体,只不过是其中的原子分布不象传统的晶体中的那样具有周期性,只有准周期性。Hauy在18世纪末研究方解石时,认识到无论是六角柱方解石,还是菱面体方解石,都是由很多的菱面体单元(晶胞)在三维空间中周期性排列而成的。Bravais在1850年总结出晶体的平移周期性,也就是说,晶胞在空间中的周期排列方式只有14种,可用14种空间点阵概括。受周期平移对称性的约束,晶体的旋转对称只能有1、2、3、4、6五种(1是旋转360°复原,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温流变实验,揭示了合金凝固温区不同阶段的流变特性;提出准液相及准固相为五元件流变模型,而其过渡温区为六元件流变模型,并获得了相应的微分型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5.
高倩 《百科知识》2011,(22):7-9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揭晓,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因发现了准晶而独获此殊荣。诺贝尔奖评委会称,"与此前人们认为的原子在晶体内呈对称模式分布的理论不同,舍特曼揭示出原子在晶体内的堆积形态可以不重复"。  相似文献   

6.
我国准晶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的一些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国际领先的学术成果“总体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一些重要方面始终保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是1992年初由国内知名物理学家、学部委员章综、柯俊、甘子钊和其他专家教授组成的验收评议会上对由学部委员郭可信主持的重大项目“准晶的结构与物性”给予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卢国平  吴韩英  刘万强 《科技风》2013,(13):140-141
以前,我们研究了金属镍与Ti45Zr35Ni17Cu3准晶合金球磨时,球磨时间和镍添加量对合金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具有电催化活性的金属球磨明显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Jurczyk等报道了与镍粉球磨改善了Laves相(Zr,T)i(V,Mn,C)r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Zr0.9Ti0.1(Ni0.57V0.1Mn0.28Co0.0)5与Co3Mo合金球磨,明显改善了电极的活化性能。Jaki指出,根据BrewerEngel理论LaNi5相对于氢分解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用Zr和Al少量取代LaNi5合金中的La和Ni可明显增强电极循环稳定性和高温性能。因此,选择了Ti45Zr35Ni17Cu3与30mass%La0.9Zr0.1Ni4.5Al0.5准晶混合球磨,进而研究了球磨时间()t对合金的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准晶体的发现给科技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颠覆了传统晶体学理论,成为各领域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其具有的独特性能,也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其研究的热情。本文从准晶的发现、准晶理论基础、准晶性能和应用三大方面阐述准晶体,使人们对准晶体这种新型材料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一.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二,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实现商业运营;四、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开通;五、“探测二号”发射成功,“双星探测”计划实现;六、纳米“超级开关”材料研制成功;七、高精度水下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八、我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难题;九.我国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十、我国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获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保护知识产权有哪些法规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83年3月1日起施行。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5年4月1日起施行。1...  相似文献   

11.
有色对称在矿物晶体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有色对称的概念。用有色对称的理论解释了晶体结构中的有序-无序和某些类质同像替换等现象。利用有色空间群讨论了转变前后的两种空间群的联系,并得出了某些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1984年,中国学者在云南澄江寒武纪地层发现一批丰富多彩的古化石群,迅速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美国《纽约时报》据世界一些著名科学家联合建议,将此列入本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德国古生物学家赛拉赫(Seilacher)等著名学者认为,“寒武纪大爆发(CambrianEx-plosion)”是生命历史中最伟大、但也是了解最少的一次生物事件,而中国澄江动物群拥有解开这个谜的线索。1寒武纪大爆发——生命进化史中的突发生物事件科学研究发现,在具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上,只是到了距今约35亿年前的某个时候才有了…  相似文献   

13.
Ti基准晶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而成为具有前途的新型贮氢材料。Ti45Zr38Ni17准晶最大吸氢量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约等于2,明显高于普通金属间化合物贮氢材料,但其平台压力低,氢很难放出。为了改善准晶的气态放氢性能,Takasaki等采用机械合金化及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Ti45Zr38Ni17准晶粉末。该粉末达到最大贮氢量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等于1.5,这可能是由于准晶中含有少量的Ti2Ni型晶体相的原因。同时,在充放氢过程中,准晶相不稳定。Majzoub等采用电化学方法氢化Ti45Zr38Ni17准晶,贮氢量最大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为1.9,并且在充氢过程中无晶体相生成。到目前为止,准晶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在本章中,将研究Ti45Zr38Ni17Cu3准晶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时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为了对比,也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相关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张成珍 《今日科苑》2001,(12):45-45
美国科学家发现火星上的冰融化后将覆盖整个星球表面。我国科学家认为,最终确认水的存在只需三至五年。  相似文献   

15.
第三世界科学院(简称TWAS)第二次大会1987年9月14至9月1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50多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科学院正、副院长、政府代表及联合国和国际组织代表、部分国家驻华使节等中外人士300多人参加了大会。第三世界科学院于1983年11月在意大利成立,是一非政治、非政府、非营利的,由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家建立的科学组织,它的成立旨在加强第三世界科学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扩大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科学界的影响,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TWAS的成员由创始院士、准创始院士、院士、准院士、通讯院士、准通讯院士组成。目前各类院士近百人,有14名院士是我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当一些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克隆”出动物时,另一些科学家则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基因研究来探寻人的生命极限,就是人究竟能活多长?100岁,150岁,甚至200岁?探寻生命极限必须首先破译这样一个生命之谜:人为什么会衰老?其次才能研究推迟衰老的方法。对衰老问题的研究始于1961年,但在开始时,科学家一直为这一问题所困惑,即衰老是从哪一部分开始的,是细胞本身还是由细胞构成的较大的组织?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下述实验:他们从胎儿组织中取来细胞并保存在培养液中,结果发现细胞不断分裂,在总共进行了100次左右的分裂后,…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人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里:每片雪花的晶体是对称的,一只蝴蝶的双翼是对称的,雨滴和行星是球形的,晶体有着某种网络形的对称,星系呈螺旋形的对称,海浪的起伏在空间上是对称的,而大多数动物,如鹰、鲱鱼、大象等则是呈左右两边对称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当我们站立时,则有一个完美的对称形体。 为什么自然界如此偏爱对称?又有谁设计了这么多的高度完美的对称?科学家对这一自然之谜提供的一个简单答案是:也许它们是由大量同一的“零件”构成的。大自然本身是在宇宙“生产线”…  相似文献   

18.
章磊  梁华铭 《大众科技》2005,(10):191-192,195
文章应用复变函数法和解析函数性质研究了10mm十次对称准晶的裂纹问题.特点是把二维准晶的弹性力学问题转化成一个平面应力问题,进而把平面应力问题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化简为一个高阶偏微分方程.借助Hilbert问题的理论推导了双共线裂纹的应力精确解,并描绘了趋近裂尖处的应力分布曲线,从而揭示了准晶类机械材料的裂尖应力的奇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科思 《金秋科苑》2009,(1):50-50
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像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  相似文献   

20.
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的一片沼泽地,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怪现象,那里的青蛙有很多是五条腿的,有些甚至长出6条腿、7条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