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微扰理论和数值研究方法,讨论了调频光场作用下激发-电离物理模型中失谐量对双光子电离光电子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失谐量影响激发态的粒子在缀饰态上的选择性布居,从而对双光子电离光电子谱的特性起到调制作用;正失谐有利于将粒子布居在下缀饰态,而负失谐则有利于将粒子布居在上缀饰态.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扰理论和数值研究方法,讨论了调频光场作用下"激发-电离"物理模型中失谐量对双光子电离光电子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失谐量影响激发态的粒子在缀饰态上的选择性布居,以此对双光子电离光电子谱的特性起到了调制作用.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正失谐有利于将粒子布居在下缀饰态,而负失谐则有利于将粒子布居在上缀饰态.  相似文献   

3.
对原子和分子混合共振四能级系统的量子干涉增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在单模强激光场作用下发生碰撞能量转移,使粒子在相应的能级上产生重新布局.并在一定条件下导致缀饰态能级交叠.结论与实验观测一致。  相似文献   

4.
该文分析了一个四能级原子系统受到两束相干光的共同作用时,在缀饰态表象中计算能量和能级状态波函数,同时分析缀饰态能级与基态之间跃迁发生的相干效应,应用此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辐射场中原子系统的各相干效应.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双模光场与级联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子粒子布居相干捕获条件,讨论了虚光子过程对粒子布居相干捕获的影响,这种影响导致了系统的量子噪声。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强度的同步辐射光及光电离质谱和阈值光电子谱,研究了O2 分子的真空紫外光电离, 获得了许多Rydberg 态的信息。将850A 1010A 范围内O2 的Rydberg 态进行了新的归类:H,J振动系列;首次标识出740A 800A 范围内的Rydberg 系列,它们是I、I′和I″的高振动Rydberg 态;另外,在560A 600A 范围内发现O2 分子存在“窗口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7.
利用缀饰态表象讨论了二能级原子系统的跃迁过程;从量子干涉的角度对原子跃迁过程给出了非常清晰的理论描述.在其表述中揭示出脉冲面积在量子干涉效应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相位因子功能,表明了激发光场的演变对原子跃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一种新型光电子光谱仪被用来分析钠的多光子电离的光电子能量和空间分布.本文基于光电子成像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分析电子发射的动力学过程.以钠原子为例,利用共振多光子电离的方法研究并分析了电子初始角分布以及投影到探测器上的图像.结果表明,不同的初始条件(静电场能量和电子发射的初始动能之比),影响所获得的角分布以及探测图样.  相似文献   

9.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ROHF/LANL2MB水平上,对Cu(Ⅱ)-VO(Ⅱ)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的单、三重态的平衡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电子自旋布居高度集中在O(5)和V(6)原子上,只有少许电子自旋布居在Cu(1)和其他原子上,Cu(1)原子和V(6)原子的自旋布居符号相同,体系中存在较强的自旋离域效应.体系的前沿轨道主要由Cu原子和V原子d轨道和配体原子的p轨道组成,这种组成有利于桥配体与磁中心之间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10.
运用密度矩阵运动方程,探讨了调频光场作用下二能级原子系统中的原子跃迁过程,并利用布洛赫矢量模型方法对其演化过程中的粒子布居几率振荡现象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调频效应使得系统粒子的布居几率出现了振荡现象.布洛赫矢量的演化过程表明,粒子布居几率的振荡现象反映的是系统粒子数转移、色散和吸收三者之间动态变化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当所用激光辐射中的电场与氢原子中电子在基态所感受到的库仑场强度相当时会出现多光子电离现象.此时单个电子与场相互作用的微扰描述可以用隧穿描述取代.在隧穿描述中,一个或小于一个光学循环中,电子逃脱被束缚住的库仑场,产生新的原子波包.这些波包受到激光场的强烈影响,"颤动着"并且有可能被加速又返回母离子而产生再次碰撞过 程.实验上能探测到阈上电离峰和光电子动量谱.我们将介绍这些效应的理论解释发展过程和电离的动力学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虚光场效应对双模光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子粒子布居相干捕获的影响。这种影响导致了系统的量子噪声。  相似文献   

13.
对60 A GeV 16^O-Em诱发乳胶核反应产生的慢粒子多重数分布和慢粒子多重数关联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射弹诱发乳胶核反应慢粒子的多重数分布与射弹能量、质量无关.60 A GeV 16^O-Em诱发乳胶核反应末态灰径迹粒子、黑径迹粒子及重电离粒子的多重数分布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离化态类氢离子电离能与电离度的关系及类氢离子的新势函数模型 ,对离子激发能级进行了相对论效应修正并计及了电子自旋轨道耦合的影响 .给出了计算高离化态类氢离子软X射线谱的简捷方法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非相干布居数转移和相干布居数转移技术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绝热快速通道(ARP)技术控制基态原子的相干性及其布居数在不同能态间的转移,并运用密度矩阵方程与麦克斯韦方程联合的自洽方程数值解,获得了实现原子布居数在不同能态间完全转移的条件,只要选择好两脉冲的输入次序和延迟时间,就可以很好地控制粒子数,以达到我们所需的各种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高-Q微腔中两能级原子集体激发辐射光强的崩塌-回复。使用Secular近似,给出了对于激子粒子敷态和相干态情况下,微腔中光强的解析表达式。同时,得到了回复时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子极化子数、失谐以及原子与场之间的耦合常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根据前驱玻璃和纳米晶结构玻璃陶瓷中Er3+的强度参量,分别计算了各能级间的跃迁几率,建立了描述动力学过程的速率方程,证实了纳米晶结构能有效增加4F9/2能级的粒子布居数,同时减少4I9/2能级的粒子布居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半经典理论,以A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为例,研究了电磁感应透明的物理机制.通过暗态、缀饰态和密度矩阵方程三种理论,解释了当激光场与原子系统相互作用时,原子在光场诱导的跃迁通道间发生量子相干效应是出现电磁感应透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系统尺度L=8的一维XXZ环形自旋链中的两体和多体量子纠缠以及两体量子失协,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温度和粒子间隔对纠缠和量子失谐的影响.结果发现,同种情况下,三体和四体纠缠比两体的更加“强壮”,且在低温条件下,利用多体纠缠可以探测到系统发生量子相变的临界点.与纠缠相比,量子失谐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存在,且在相变点处总是表现出尖峰行为,这使得量子失谐在探测相变点方面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半经典理论,分析了三能级原子系统中电磁感应透明的原理,并通过缀饰态理论,解释了光场与原子组成的相互作用系统中发生量子干涉效应是出现电磁感应透明的原因.此外,光速减慢现象会伴随电磁感应透明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