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机遇下对农电视节目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电视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同时对农电视又是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同步和谐发展。这对于对农电视节目来说,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要敢于突破目前的困境。对农电视节目的现状1.节目数量失衡据调查,到2003年底,我国共开办电视节目2200多套,但开办专业对农频道的电视台只有吉林、山东两家。在省级电视台中,开办了农村栏目的不到二十家,市、县级电视…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电视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传播信息,提供服务;同时对农电视又是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同步和谐发展.这对于对农电视节目来说,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要敢于突破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内最大的社会群体。关注“三农”,既是电视人实践“三个代表”,改造社会责任之所在,也是电视传媒自身发展的需要。电视媒体如何面对农民,服务“三农”,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独树一帜?这是广大电视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提高对农村电视节目战略意义的认识。对农电视节目是宣传国家对农政策,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精神和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策的有效载体。办好、办活对农电视节目,构筑一个实实在在的对农宣传推广网络,为农村提供一个全方位接触交流的舞…  相似文献   

4.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农村电视覆盖率已达94%,看电视已成为当代农民获取信息和文化娱乐最主要的方式。电视尤其是对农电视节目对宣传和服务三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做精对农节目,使之成为城乡居民愿看、爱看,看了之后有所收获的对农节目,在如今对农电视节目日益成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意义深远。对农电视节目只有努力适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的普及使以电视媒介为代表的大众文化逐渐融人了农村生活。作为农民代言人的对农电视节目,也在时代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新世纪以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对农电视节目推动着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在当前的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11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和推动"三农"发展。未来十年一定是现代农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十年,具有海量级的市场底盘。电视对农宣传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占据电视对农的一片自留地,如何继续高举电视对农宣传的旗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鲜明的存在。《福建农村新闻联播》就是在这片蓝海中深耕细作的一档电视节目,本文将以此为例,予以剖析,望能为业界人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对农节目的特点及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最大的社会群体是农民 ,最受青睐的传媒是电视。90年代中期 ,当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的电视工作者开始用电视来表达他们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关注时 ,中国电视的对农节目便像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在电视屏幕上。全国有十几个省级台办了各具特色的电视节目 ,中广学会还支持成立了对农电视节目研究会 ,对推动和繁荣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几年来 ,以《黄土地》节目等为代表的对农电视节目 ,坚持为农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电视文化业的发展,电视频道及节目逐渐朝着多样化和专业化方向推进,为满足民众需求,各级电视台先后成立了一些专业频道制作了一些专业节目,极大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当前我国县级对农电视节目存在问题众多,如何优化县级电视对农节目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帮助是当前县级对农电视节目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农电视节目的成绩 对农电视节目指的是专门面向广大农村受众,以农村观众为收视对象,从农村观众的视角报道"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及其他问题,力图关照广大农民的兴趣、愿望和呼声的对象性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0.
对农电视节目可以包括各种节目形态,它可以以社教、专题、文艺、影视等形式出现。狭义上讲,对农电视节目特指对农服务类节目,服务也体现着多元化,对农民的致富、技术、教育、娱乐等多方面进行服务.实现电视的综合社会意义。研究电视农业节目定位.必须考虑节目多元化的问题,因为这是对农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孙浩 《声屏世界》2016,(12):56-57
电视作为当代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当前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内容与形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萍乡电视台的老牌农业电视栏目《丰收》的创作着眼,总结分析其成功之处,并从功能、传播效果等方面探究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地市台对农电视节目的现状 目前,对农电视自办节目在地市级广电媒体还不是很多,有的虽已开办栏目,但也似乎只是个"搭配"的角色.就整体现状而言,可谓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对农电视自办节目偏少,甚至"荒漠化"现象突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电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乡村大舞台"这一创新的电视活动为例,从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立足农村受众需求、创新内容和形式,打造品牌四个方面,论述了地州电视台如何办好对农电视节目或活动,使之发挥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类电视节目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农村观众为目标受众群,理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对农舆论引导作用。但省、市、县电视台的农业类电视节目却存在着总量偏少、影响力偏小、对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较弱等问题。笔者在2007年7月、2008年2月主持的《电视对农信息传播》实证调查发现农业类电视节目在农村的收视份额低、知晓度低、认可度低、忠诚度低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5.
县级广播电视台对农宣传报道却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对农宣传报道呢?笔者以为,要切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情为方向,坚持"三贴近",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办出地域特色,适合当地受众口味,满足当地群众需求。1.拓宽服务面是搞好对农宣传的潜力所在首先是宣传内容的拓宽,做到政策性与经济性并重,大力传播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帮助农民了解  相似文献   

16.
王艳 《记者摇篮》2009,(9):48-48
我国有9亿农民是电视受众的主体之一,就目前来看,对农电视节目的制作,还存在着对农民的需求了解不够,节目创作针对性不强,风格不够鲜活,反映农民呼声、为农民排忧解难少等问题。农村电视节目存在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电视频道改革不到位,思想认识和工作指导存在着偏差,致使对农村电视节目受到的关注不够,人力投入有限,资金保障不足,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家最为基础的产业,"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东方卫视的《我们在行动》和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农道》等一大批聚焦乡村、聚焦"三农"问题的电视节目广受好评,让观众耳目一新,并且吸引了大批年轻的观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解决农民实际问题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本文以《我们在行动》和《大国农道》为例,深入分析电视媒体行业在肩负舆论排头兵使命、做好国家政策宣传工作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政策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电视是中国农民最优先选择的大众媒介。作为主流媒体的城市电视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后,如何加大对农宣传的力度、拓宽对农节目传播途径,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到农民的心坎上,必须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关注三农,在贴近地方特色办节目的同时,引导农民增收致富;服务三农,打造群众认可的精品和名牌,制作农民喜欢的电视节目;创新形式,增强农民在节目中的参与意识,将节目办成群众的知心朋友。创新内容和形式,全方位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对农节目的有效传播,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责任。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介与新媒体激烈竞争,给电视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电视节目尤其是地方电视文艺节目的收视率不断下降,面临这种困境,如何才能提高地方电视台文艺节目的收视率?本文分析了地方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现状,找出地方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电视文艺节目打好地方牌,提高其收视率.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创新问题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面临的若干重大基本命题之一.本文力图通过电视节目创新的"中国问题"研究,对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在认识与实践层面存在的三个观念误区与四个突出表现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对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面临的四种客观需求与四种创新风险进行了阐释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