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几年,只要遇上台风,我都会冲锋在前,用一连串的文字、图片全景式地展示我国气象人在防抗台风中的一举一动. 而在此之中,镌刻的是我从一个简单的记录者到全媒体记者转变的足迹,还有我对新闻事业的追求与热爱.  相似文献   

2.
一个台风大作的夜晚.吴先生在家里一边看着关于台风的警报.一边被窗外的狂风暴雨吓得胆战心惊。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事实:那些让人害怕的台风居然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温柔的女性名字。  相似文献   

3.
浙江易受台风袭击,这是考验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时机.笔者在十几年新闻从业经历中,碰到过数十次台风影响,感觉基层新闻工作者,在台风面前有事可做. 台风登陆前,让"规定动作"软着陆 新闻报道有许多"规定动作",特别是在台风来临,当地党政主要领导赶赴基层组织抗台抢险,一天要跑十来个乡镇或易受台风影响的重点地段,他们讲的话也就那么几句,记者要完成几百字的稿子可能都还要"替领导讲几句".  相似文献   

4.
台风等一些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提前对该类事件的进展、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危机,进行提前研判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9月15日凌晨3时5分,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正式登陆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9月28日4时40分前后,超强台风“鲇鱼”登陆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这两场台风相隔半个月,间隔周期短、破坏力强、影响极大,尤其是超强台风“莫兰蒂”,作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大台风,其破坏力大大超过1999年第14号台风,对厦门造成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鹏 《东南传播》2017,(12):8-10
福建作为一个沿海的省份,台风多发,每年都会有较多的台风登陆,大风大雨影响了福建人民的工作与生活,大家众志成城,防抗台风。作为福建唯一的省级专业新闻频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在台风登陆的前前后后,打破常规,长时间不间断地利用各种传输设备、各种新兴媒体模式,对台风的路径以及福建省内各地市防抗台风的实时情况进行特别直播报道,让大家时刻了解台风动态。笔者很有幸的参与了这段时间的特别直播报道,本文以2016年第一号台风"尼伯特"、第十七号台风"鲶鱼"为例子,谨对这两次防抗台风直播报道进行一次深度的解析,探讨一下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发展,以及新兴媒体技术在传统直播中的融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浙江是台风多发地区,温州更是深受台风之害.每当台风来袭,温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抗御台风的袭击,尽量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电视抗台新闻真实、形象地记录了社会各界预防、抗御、处置、救灾的全过程,具有巨大的保存价值.将电视抗台新闻按照声像档案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既是对电视媒体抗台工作的总结,更是电视新闻媒体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7.
顾怡 《新闻实践》2012,(11):31-32
2012年8月,西太平洋海面上很不太平,前后共产生了7个台风。其中有6个影响我国。5个在我国登陆。台风来袭,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关于台风的最新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都卯足了劲,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公众。但在这样一场新闻比赛中,如果光讲传播速度,报纸肯定不占优势。因为第二天早晨当大家看到报纸时。所了解到的只能是昨晚的台风情况。输掉了时间,怎么办?我们能不能依靠其他?比如更为详尽的科学解读,非常实用的防台手册,或者一种依靠文字传递的温暖情感……以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为例,我们尝试总结这次台风报道的前后经过。  相似文献   

8.
新闻事件回放   2005年8月8日下午,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海边,在台风“麦莎“的肆虐下,海面上20多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呼啸着扑向岸边.突然岸边有一个女青年被巨浪卷进大海.……  相似文献   

9.
饶大师 《青年记者》2008,(15):63-64
苍南县地处沿海,是浙江的南大门,也是我国遭受热带风暴、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接踵而至的台风,苍南广播电视台按照"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工作方针,建立了台风报道应急机制,专门制定了<抗台报道预案>,按照台风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各项任务进行细分,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相似文献   

10.
俗语说,水火无情,洪灾、火灾、旱灾、地震等等自然灾害,往往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然灾害较为频发,特别与台风结"缘"最深.每年五六月至八九月,台风接二连三光顾,狂风暴雨之下,洪水为患,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助虐,房屋倒塌,田园绝收,道路损毁,通讯中断……非亲历者几乎无法感受台风之暴烈.搞好抗击台风的宣传报道是福建各媒体的必修课,也是相互之间倾尽全力竞争角逐的战场.  相似文献   

11.
1939年,谢国民生于曼谷,祖籍广东汕头澄海外砂蓬中村,他的父亲就是著名旅泰侨商谢易初.1922年,一场空前猛烈的台风登陆广东澄海,这场台风给当地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台风过后,为了生存,谢易初只身离开家乡,带着8个银元前往泰国谋生.他身上除了带着菜籽之外,什么也没有.到泰国后,谢易初依靠出售菜籽维持自己的生计.  相似文献   

12.
本期是2005年上海书展特辑. 8月6日书展开幕那天,适逢"麦莎"台风袭击申城,上海展览馆外风狂雨骤,而展览馆里却是人头攒动,一场"阅读台风"呼啸而至.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台风等热带气旋的命名1.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划分为6种类型:中心风力在7级和7级以下的称"热带低压",8到9级称"热带风暴",10到11级称"强热带风暴",12到13级称"台风",14到15级称"强台风",16级或以上称"超强台风"。这几种类型热带气旋在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今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我省温岭石塘登陆。这次台风是1956年以来在我国大陆登陆的最强一次台风。台风袭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传统,团结全省电视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难,迎风而上,迅速投入抗台报道。尤其是在台风登陆前后的11日到13日这三天72个小时内,台风动向瞬  相似文献   

15.
朱达 《军事记者》2006,(9):38-39
突发灾害检验记者应变能力飞机穿过乌黑稠密的云层,高空气流使机身剧烈地震颤着,机身也严重倾斜,广播里播出:“受台风‘格美’的影响,我们遇到了气流,请您坐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带!”今天晚上,台风“格美”将在福建登陆,我受命急赴福建迎战台风。此时,距上次福建抗洪还不到一个月。舷窗外密集的乌云把记者的思绪拉到了一年前。去年连续六次遭受“麦莎”“泰利”台风的侵袭,南京军区部队驻防的闽、浙、皖、赣、苏等地成为台风侵袭的首要目标,山体塌方、山洪爆发、泥石流、堤坝决口、洪灾内涝四处可见。作为一名军事新闻记者,只有对担负的任务和…  相似文献   

16.
今年农历元宵节的前一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一则消息:江苏江都县数十万人观看元宵灯会,因拥挤发生踩死踩伤三十多人(其中已死亡二十一人)的重大事故。电台提请各地注意:元宵节文艺活动务必要做好安全工作,给各地敲了警钟,很有必要。这使我联想起去年七月一家报纸关于台风的报道。这场台风来势凶猛,所过之处墙倒屋坍。这家报纸比较充分地报道了抗台风灾害的事迹,完全应该。但对于台风造成的损失,却一个字也没提。过了几天,国务院民政部宣布:在这场台风中,死亡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另有一千四百人受伤,有两万间房屋被毁,约一千四百艘船只沉没或损坏。  相似文献   

17.
卢俊敏 《新闻实践》2013,(12):12-13
7月14日,今年7号台风"苏力"携着强风暴雨气势汹汹地朝浙南闽北扑来,温州都市报责无旁贷地投入了台风报道之中。我们依托新投用的全媒体中控室平台,对台风"苏力"进行了全媒体报道演练,为广大读者送去了更多更及时的台风资讯,为传统媒体报道台风做出了有益的全媒体尝试。应急预案因风启动在温州都市报新投用的全媒体中控室,有一套完整的《温州都市报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预案》,指导报社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做出相应的报道行动。"苏力"台风作为今年最有可能正面袭击温州的超强台风,温州市启动了三级防汛防台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台风多发地区,温州更是深受台风之害。每当台风来袭,温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抗御台风的袭击,尽量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电视抗台新闻真实形象地记录了社会各界预防、抗御、处置、救灾的全过程具有巨大的保存价值。将电视抗台新闻按照声像档案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既是对电视媒体抗台工作的总结,更是电视新闻媒体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责。台风往往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和损失,社会各界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探索预防、控制和减少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科学方法。这就必…  相似文献   

19.
台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超强台风频频袭击,造成严重损失。如近几年的"云娜"、"麦莎"、"卡努"以及今年的"韦帕"、"罗莎",风力都在15级以上,累计损失达250.07亿元。如何在台风来袭前后,有效地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地报道台风动态,科学防台的知识和措施,抢险救灾生产自救的进程,会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年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在9月19日正面袭击浙江;时隔半月,16号台风"罗莎"又"光临"  相似文献   

20.
1997年8月18日,一个直径1000多公里、中心风力十二级以上的特大台风从浙江正面登陆,给浙江省带来193亿元的惨重损失。为了及时准确地将台风消息、受灾情况、浙江人民抗台自救重整家园的新闻公告全国,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的100多位编辑记者在台风现场、在话筒前、在直播室、在各自的工作岗上,也与台风战斗了十多天。在摇摇欲坠的海堤上,在十二级以上的强风暴雨中,在被化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