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他曾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并于2019年9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黄河流域正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篇章,这不仅为沿黄河城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对沿黄流域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他曾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并于2019年9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黄河流域正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篇章,这不仅为沿黄河城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对沿黄流域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尹恒 《陕西档案》2023,(1):27-28
<正>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本文以民国时的陕西黄河档案为载体,阐述了黄河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不懈,  相似文献   

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发展研究,需要覆盖全流域的高质量科学数据支持.针对黄河流域基础科学数据碎片化、零散化、难整合、难集成、难共享、难以系统支持科学研究与应用等问题,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联合沿黄若干机构,收集来自于统计年报、文献文档、政府数据、调查考察、试验示范、"空天...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24日至9月9日,河南日报《焦点网谈》版连续推出了《"面"对河南》、《"面"向全国》、《"面"对挑战》、《"面"临机遇》大型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和强烈反响。随后制作的《"面"对河南》大型网络专题,还荣获2010年度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这组报道是怎样产生的?当时为什么要策划这样的选题呢?  相似文献   

6.
01 引言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滋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一直具有突出地位.万里乘风潮涌阔,千秋大河又一载.现如今,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养育了全国12%的人口,灌溉了全国15%的耕地,创造了约14%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腹地和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7.
王厚军 《出版参考》2021,(1):45-46,51
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水利出版人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和任务.本文从探讨解析黄河治理历史文化的价值特点、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黄河文化的价值转变等理论研究出发,结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在开展黄河文化出版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以期为聚焦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版界同仁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16日至18日,《河南图书馆学刊》编辑部邀请黄河流域有关图书情报期刊编辑部的同志到我馆小聚,恳谈各自的办刊经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张欣毅、《晋图学刊》的富月娥、《山东图书馆季刊》的韩淑举和王慧,与《河南图书馆学刊》的陶善耕、王国强、刘永、严真等亲切会见。《中国图书馆学报》的刘喜申也从北京赶来,与大家见面。大家各自介绍了刊物的基本情况,并就办刊宗旨、稿件来源、用稿原则及期刊经营等问题交流看法。大家希望在保持各自特色的的前提下,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黄河流域的区域理论优势。17日下午,刊人们与河南…  相似文献   

9.
王长杰 《今传媒》2007,(8):9-10
2006年12月5日,《大河报》联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策划发起了一场援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型活动--"大河特别行动·援建新农村都来出把力".从活动开始的12月5日至12月28日援建项目现场对接,本报在要闻版连续刊发活动稿件16篇,其中整版报道5篇.  相似文献   

10.
每到岁末年初,推出"年终盘 点"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自觉动作, 各报差不多都这么做。经认真策划, 我们在2004年12月推出《今年收成 如何,且听农民细说》系列报道, 从12月8日到29日连续刊登了10篇文 章和3幅图片,真实盘点了永康过去 一年来"三农"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1.
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成就了自身“中华民族摇篮”的美誉。研究地方新闻报道中黄河形象的变迁,对于进一步构建黄河形象、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梳理1949年到2019年间河南日报关于黄河形象的重大新闻报道,可呈现出黄河形象系统的动态建构过程和黄河流域发展的时代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悠久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2.
贵阳晚报记者罗万雄怀着关心母亲河的强烈责任感,沿黄河断流区进行徒步采访考察。 黄河断流,世界瞩目,更为中华儿女所关注。今年2月,新华社播发了黄河断流200多天的消息后,罗万雄心中萌发了采访黄河的念头,以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从4月26日开始,他徒步考察了黄河断流处开封、济南、滨州至河口段等处,行程约2000公里,并写出了《京都喜访张光斗)、《胜利油田一吨水换一吨油》、《黄河河口记》等文章,陆续电传回报社刊登。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0月28日至12月1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陆续播出12期系列节目《聚焦中国物流困局》,《央视财经评论》《中国财经报道》《资讯》等栏目进行了联动报道。11月30日《经济半小时》报道,河南永城一辆大货车被运政、路政部门相继罚款,女车主被逼无奈喝药自杀。记者走访时发现,当地"规矩"是必须出示"月票"(每月给路政3000元)和"年票"(每年给运政3000元)才放行。11月14日,当事女车主交了"月票"和"年票",但还是被扣,继续罚款。  相似文献   

14.
<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覆盖菏泽全域,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和平台。黄河档案是黄河流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形式不一、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它们既是黄河文化的历史记录与物质承载体,又是弘扬发展黄河文化的重要媒介。[1]档案管理部门应深入挖掘利用黄河档案资源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信息,探索符合菏泽实际的新路子、新机制、新方法,把稳档案文化的建设方向,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主动融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5.
加强策划:从"初试水"小规模策划到立体策划媒体建党70周年报道有了一定的自觉策划意识,一些主流大报开辟了一些小专题、小专栏,但报道篇幅不大,一般每天保持在1/4到1/2版,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开设"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专题,组织了一些理论文章;《北京晚报》1991年6月25日头版头条开辟"七一寄语"专栏,刊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北京市领导同志为纪念"七一"撰写的短文或题词.媒体集中主题报道建党当时还是较新事物,为此,新华社专门配发文章给予新闻界以高度赞扬.由于那时"新闻策划"处于导入期,策划水平有限,规划掌控力不够,因此媒体运作时间大多从6月下旬开始到7月2日结束,传播信息量及力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
黄河档案主要涉及治黄实践、治黄英雄故事及治黄古籍文献等资料内容,以文化记忆视角审视,可发现黄河档案具有储存记忆、丰富黄河记忆谱系、建构民族身份认同等功能.基于新时代对黄河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重新寻访和激活其丰富的生态、"根""魂"与经济精神等美育价值,让黄河档案的美育价值发挥时代效用,这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宝勤 《新闻知识》2015,(4):110+109
2014年12月4日,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通报"2013年度全省报纸传播创新案例"评选结果,由《各界导报》申报的关于陕西省政协常委会议"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专题报道,获评"2013年度全省报纸传播创新案例"。《各界导报》这组专题报道之所以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事先提出一套打破常规、独辟蹊径的报道思路,拟定了一份兼具服务性、民生性和操作性的新闻策划。一、报道概况  相似文献   

18.
长庆油田继2003年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之后,连续4年平均年递增230万吨以上,到2007年12月20日,年油气当量达到2007.7万吨,成为中国陆上第三个特大型油气田。《长庆石油报》加强策划,落实责任,高密度、大容量地持续报道这件大事,以舆论强势引起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关注:12月20日-22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工人日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和中央人民政府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300多个网站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东去,奔流到海。站在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岸边,目睹波涛汹涌,一泻千里,我们深深为之动容。也许正是受到黄河这条巨龙的启悟,1995年8月1日,在黄河流经的重要城市郑州诞生了大河报。仅仅3年,这张由河南日报社主办的报纸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奋勇搏击,创造了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2009,(8):67-67
本刊讯 6月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系列报道《黄河日记》在西宁正式启动。据了解,《黄河日记》将以黄河为主线,组织采访车队沿黄河进行一万多公里穿越式的采访,重点对黄河流域的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