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0,(2):36-37
茶可以提神,所以就能醒酒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酒醉的过程。人在喝酒的过程中,酒精逐渐被消化系统吸收,血液中酒精浓度逐渐升高,就会出现"醉酒"现象,轻则兴奋、话多、愉悦,也就是平常饭局上所称的"到位",重则头晕、呕吐、昏睡,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喝倒"。正常情况下大部分酒精和普通食物一样在小肠中被吸收,还有一小部分直接会在胃中直接被吸收。随着停止喝酒以及时间的推移,肝脏会将体内的酒精以稳定的速度分解,血液中酒精浓度慢慢回归正常,上述酒醉症状才  相似文献   

2.
人进餐后,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开始了小肠内消化。从外界摄入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主要靠小肠运动来完成,把复杂的食物成分变为简单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经过上皮细胞吸收入血液和淋巴,为人体所利用。小肠非常有规律地昼夜工作,一旦小肠运动减弱或停止,人就会得病,这就是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所以,维持正常的肠道运动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09,(3):14-15
为什么吃饱了就困? 吃饱后,进入胃内的食物要被胃进一步搅拌和粉碎,同时要和胃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充分混合,然后被送入十二指肠,进一步进入小肠充分消化和吸收。在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一方面,胃和肠的运动加强,另一方面,消化腺的分泌增强,体内的血液必然要向胃、肠部位集中,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于是胃、肠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从而导致流向头部和四肢的血液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自然就会感到困了。  相似文献   

4.
正死亡之旅当我们死了会发生什么?嗯,这取决于我们到底在哪里。一具被冷藏并装在棺材里的尸体,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被完全分解。但如果我们的尸体被搁置在荒郊野外,那么基本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在死后几分钟内,二氧化碳开始在我们的血液中积累,导致细胞爆裂,喷出大量的酶类,它们将消化我们的身体组织。半小时内,血液开始往身体最低点汇集,而身体的其余部分变苍白。与此同时,体温慢慢下降,尸体变得僵  相似文献   

5.
饮食不健康可能会引发可怕的病症,同样饭后的一些小习惯有可能成为你健康"杀手"。吃水果:很多人都喜欢饭后吃点水果,这是种错误的生活习惯。食物进入胃以后,需要经过1到2小时的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前吃进的食物阻挡,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时间长了,会引起腹胀、腹泻。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的食物中混入了微小的塑料纤维,而且它们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这是真的吗?食物中的微塑料到底是不是人类健康的新威胁呢?微塑料纤维哪来的塑料是现代社会无法替代的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许多塑料材料不易降解,如果没有回收再利用,它们就会成为环境垃圾。随着雨水冲刷,这些塑料进入河流,最终进入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富贵病"之一。人们对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根据最近的医学报道,有一点需要我们事先提防:流行感冒会引发糖尿病。我们吃进去的淀粉类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了葡萄糖,然后经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这就是所谓的"血糖"。血糖随着血液循环运  相似文献   

8.
正英语中有一些关于"肠胃"的俗语:当面临一个艰难的决定时,要"跟随你的肠胃"(Follw your gut),意为"听从你的直觉";或者当面临考验勇气和决心的时候,那就是"肠胃的检查时间"(gut check time)。新的研究表明,这些俗语竟然惊人地正确。我们确实有一个存在于肠胃的"第二大脑",它与做决策等活动相关。这个"大脑"叫做肠神经系统,是分布于肠内部和周围的网络系统,由大量类似于脑部的神经元和神经递质构成。  相似文献   

9.
正假如,有一天,在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机器人,洗碗做饭,收拾房间,承担所有的家务;在每个公司,大部分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做,人类可以完全摆脱苦力劳动。这样的未来,会不会对你很有吸引力?但要想进入这样一个梦想中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得先教会机器学习。让机器自我学习就像每个人在获得技能前,必须经历过学习训练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细胞没有获得充分的葡萄糖所致,而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会给我们一些症状的表现信号,警示我们注意糖尿病的入侵。1.频繁出入卫生间你最近是否经常进出卫生间?是否感觉到一整天都在小便?当血液中的血糖过多,小便就会变得更加频繁。如果胰岛素不存在或者失效,肾脏就不能过滤葡萄糖并使其再回归血液,肾脏此时只  相似文献   

11.
<正>有的人不想吃饭,有的人却暴饮暴食。每5个人中就有1个正在遭受肠胃不适带来的苦恼,大家的肠胃真的有这么不好吗?作怪的幽门螺旋杆菌研究表明,亚洲人的胃普遍比欧美人的要小,但是说到亚洲人肠胃不好,更可信的理由还应归结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高感染率。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侵袭胃黏膜的细菌,饮用不卫生的水或者吃被感染的食物都会造成感染。自从证实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导致胃癌的研究获得2005年诺贝尔奖,幽门螺旋杆菌备受学术界关注。幽  相似文献   

12.
人类急需能被生物分解的塑料如果古罗马时期的人就会制造塑料,那么,我们现在还得为这些垃圾头疼。因为大多数的塑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被分解,而确切时间究竟是多少目前尚不清楚,也许要花上数千年。  相似文献   

13.
葡萄糖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能够制造葡萄糖。当我们吃了食物在嘴里咀嚼的时候,食物中的淀粉受了唾液里淀粉酵素的作用,开始变成葡萄糖,於是我们感觉到甜味。淀粉到了胃肠里,受着胰脏制造出来的酵素作用,进行糖化:在小肠壁由血液吸收後,输送到身体全部作为营养料。普通人体血液里常含有千分之一的葡萄糖。在我们身体组织内,葡萄糖和肺部吸进的氧气进行缓和的氧化作用,发生热量来维持体温和活动所需的能量,自身则分解成为水和碳酸气排出体外。剩馀的葡萄糖也会在肝脏内逐  相似文献   

14.
水的智慧     
我们的水龙头会不会有一天就干了?如果你照着我们提供的节水小建议,那就不用担心了。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有很多海报或标识上会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当你看到这双眼睛时,你是否觉得有人在盯着你看,而你又会不自觉对其做出回应,行为会变得小心翼翼或者不够自然?那么,这种感觉是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人类的"凝视探测"现象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随时会受到不同的强大动物的威胁,一旦被动物发现并盯着人类看时,其可能就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因此这种被人盯着看就像是  相似文献   

16.
丽娜 《今日科苑》2009,(13):22-24
你知道吗?当铁锅与铝勺搭配使用时会产生化学反应,促使更多的铝离子进入食物,危害人体健康。你知道吗?玻璃餐具也会"发霉",玻璃中的硅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白色碳酸结晶,人一旦食入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6,(7):25-25
烧烤是一种自古就有的、简单的烹调方法.当食物被火烤过之后味道就会变得异常诱人。所以对烧烤设备进行改良最好是在保持烧烤本质的前提下,使用现代材料对古人的做法进行升级。硅胶做的刷子能把酱汁刷得更浓稠、均匀,而专用手套可以帮你防止细菌侵袭和高温灼伤。我们燃烧木炭实际上得到的是红外热辐射,但是如果我们直接用打了小孔的钢材和一层玻璃来产生它的话.你就会发现.每次烧烤聚会你都能把肉烤得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09,(5):55-55
一般饭后你会做什么呢?是吃水果、喝茶,洗澡还是唱歌或者散步呢?很多人只关注食物中的营养,却不知饭后保健也同样重要。其实,只要足够细心,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饭后小行动,也可以为你的健康加分。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吃素的越来越多了.一些保健学家和营养学家都认为吃素有许多好处,并把素食比喻为血液的净化剂.这是因为血液是人体的命脉,只有血液保持弱碱性时,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而荤食的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分解时,产生硫酸、乳酸等多种酸性物质.如以食肉为主则血液必成酸性,这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妨害着身体各器官的机能,以致引起疾病;多食蔬菜、碱性食物,酸性物质就会被迅速中和成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使血液保持酸碱平衡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20.
正吃辣往往被认为会刺激肠胃,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的最新报告却说,辣椒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它的辣椒素或有助于预防大肠癌。在我们的感觉神经元中,有一种名为"TRPV1"的受体,能够感知热、酸、辣等有可能伤害细胞的刺激。这项研究发现,肠内表面也有这种受体,它能遏制肠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后者与肠内的细胞分裂密切相关。通过长期激活"TRPV1"受体,能使其发挥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