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凌丽屏 《考试周刊》2010,(44):45-45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由此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无奈、畏惧。究其原因.在于初高中课标要求衔接不上,导致初高中文言学习断层。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16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阐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相似文献   

2.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学好文言文知识的最关键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诵读教学为主要方式,以理解文言文大意为基本学习任务,在精当、好懂的前提下学习文言常识和文言词汇,在词句篇章的积累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文言文年代久远,脱离了当前生活,好多句子不好理解,导致文言翻译成为文言文学习的难点。文言翻译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一项综合性训练。因此抓好这项工作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重要。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译好文言文呢?清代学者认为要做到信、达、雅。“信”即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相似文献   

4.
怎样教好文言文?笔者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悟出 :文言文语法结构是有限的 ,而文言文词汇却是无限的。教学中固然要注意语法结构 ,但尤其要注意词汇 ,使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理解句意 ,领悟文旨。一、理解生字字义以词汇为中心来进行文言文的教学 ,就好比学习外语必须把重点放在积累生词上一样。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又不能把所有的文言实词不加分析地同等看待 ,否则不分主次的教学 ,会造成少、慢、差、费。文言实词大体可分为“有生命活力的”、“半死不活的”和“已经死了的”三大类 ,这三类词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应…  相似文献   

5.
诵读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启迪思维、开发想象力,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增加积累,还有助于增强说话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诵读法作为读书之法运用于文言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做法。尤其是最近几年,语文界对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呼声逐渐高涨起来,普遍认为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高不在于语文教师的“讲”,而在于学生的“读”。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为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文言阅读能力和文言语感是基本途径,为更好地突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因素,应通过诵读、比较两种手段加强语言教学,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朱家健 《现代语文》2009,(10):65-6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文言句式的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统编版初中《语文》有时会将多个文言文文本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课文,这样的文言文联读文本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文言文联读文本的特点以及文言文教学对“言”“文”统一的追求,在文言文联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关注趣味性、注重不同文本的联结、体现文言与文化的融合。如此,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在自主或合作进行的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增加文言文阅读的深度,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教师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而随着传统文言篇目在部编版教材中的增加,对文言教学的要求也必然有所提高。笔者结合文言文《北冥有鱼》的教学,以王荣生教授“一体四面”的文言文教学理论为方向,以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10.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时是这样说的: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时是这样说的: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寓意。3.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二、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下文言文课堂教学对教学目标理解偏颇的现状,分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提出组建四人小组学习共同体,解决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学起来的老难题。在此基础上读实、译实、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追问深思,主题整合,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发现“我”,找到“我”“,培养我”从而提升文言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在理念上虽已达成“言文合一”“四文合一”的基本共识,但文言文“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者是什么关系,孰轻孰重,却因教师对其内涵理解不同,而在教学中呈现出不同样态。本文基于四点理由,提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文学欣赏”的观点:一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二是前辈语文大家和当代优秀教师都自觉将“文学欣赏”作为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三是新课标及统编教材对文言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文学欣赏”要求;四是素养立意的文言文阅读测评需要教学与之同步。  相似文献   

14.
大纲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理应是重诵读、重思想、重积累,全面提高学生文言素养。但毋庸讳言,不管从“人文”“工具”,或从“兴趣”“方法”“手段”等各角度看,文言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素养”等方面为“分数”而头疼不断;教师在“人文”“工具”两大方面,为取舍而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渔父》是苏教版高中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中的一篇文言课文。作为文言文,教学中将遵循“先言后文”的原则和程序:先让学生学习文言字词句知识.掌握字词句含义,扫清阅读障碍,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学习其中的人文内涵。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16.
【导学航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鸿门宴》一课语言优美,语法现象丰富,情节生动而富有戏剧性,是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典范文本。可通过科学的导学设计,引导学生自觉地梳理知识、解读文本、提升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沈小娟 《语文天地》2009,(12):56-57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结果表明.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特别是文言词汇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文言词汇,理解起文言文来才不至于吃力,学习文言文也才能由浅入深、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那么,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词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归纳了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任伟 《语文天地》2010,(3):38-40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程的阅读部分规定中,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反观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