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六日)我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者读者,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但是到人民日报社来,同报社的这么多同志见面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向人民日报社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全国第...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记者祝晓虎报道 当春的讯息翩跹而至,常年奔波在采访第一线的人民日报70多名地方记者欣然来到北京,参加2月19日-20日举行的2001年人民日报地方记者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江泽民同志和丁关根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社社长白克明,总编辑许中田,副总编辑李仁臣、梁衡等编委会成员和各部局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白克明、许中田同志在讲话中,对人民日报记者部2000年的工作、尤其是改革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任务和改革目标。 在过去的一年中,人民日报记者部的整个工作…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庆祝建党80周年,祝贺北京申奥成功,江泽民主席出访欧洲5国,大事、喜事很多。 为了完成宣传任务,努力把人民日报海外版办出“海味”,本月夜班同志进行了大胆而又谨慎的探索。在夜班工作中,我思考了8个问题,写出来,供同志们参考。1.“京味”和“海味” “京味”和“海味”的关系,我这里指的是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关系。 海外版同人民日报有同,也有异。共同之处是鲜明的党性、正确的导向、庄重大方的版面,要登好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党和政府的重要决定、祖国和人民的大事,等等;相异之处是要有“海味…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国际部李芾同志从事夜班编辑工作35年表彰会8月6日下午举行。总编辑邵华泽和副总编辑张云声分别向李芾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社长高狄还就夜班工作发表了讲话。高狄首先代表编委会和报社全体同志感谢李芾同志“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人民日报最辛苦的出版工作”,号召报社全体同志学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热心关注新闻界商恺1958年的夏天,一个突然的“通知”,将我和姚力文同志从人民日报记者部一同调到了胡乔木同志办公室。记得是这年的6月1日,也就是《红旗》杂志创刊的那一天,我跨进中南海内一个挂有“颐园”匾额的幽静小院,这便是胡乔木同志办公和休息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老读者,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但是到人民日报社来,同报社的这么多同志见面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向人民日报社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全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和办报方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报社的许多老同志为办好人民日报献出了自己的宝贵年华和毕生精力.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值得赞扬和学习.近几年来,人民日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全面准确地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业绩和精神风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全国报纸中确实起到了排头兵作用.人民日报编委会和全社同志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精心办报,报纸舆论导向正确,内容更丰富了,办出了新的特色.报社内部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保持了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好势头.中央对人民日报社的工作是满意的.人民日报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信任和威望.希望大家珍惜这种信任和威望,不断改进工作,把报纸办得更好.今天,我想和同志们着重谈谈舆论导向问题.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我曾经讲过四句  相似文献   

7.
我既不会画漫画,也没有研究过漫画,但我很喜欢漫画,很支持在报上刊登新闻漫画。在我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人民日报是比较注意刊登新闻漫画的。我离开人民日报之后,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新闻漫画仍然是比较重视的。十年内乱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时期,充满着荒唐、丑恶、血泪和冤恨。因此,在十年动乱结束之后,拨乱反正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我们宣传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漫画界的同志是站在斗争前列的。那时,人民日报登了不少新闻漫画,而且还出了新闻提画专辑,集中了很多比较好的漫画对“四人帮”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的《要政治家办报》一文被选录在新华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这篇文章原是1959年6月毛主席和吴冷西同志谈话的摘要,看得出,标题系编者所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军报时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背景“政治家办报”这一观点,早在1957年6月13日吴冷西同志去《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毛主席在接见他的谈话中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吴冷西同志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毛主席最后严肃地对我说,要政治家办报,不是书生…  相似文献   

9.
我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老读者,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但是到人民日报社来,同报社的这么多同志见面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向人民日报社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全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报思  相似文献   

10.
我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老读者,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但是到人民日报社来,同报社的这么多同志见面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向人民日报社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全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和办报方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报社的许多老同志为办好人民日报献出了自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七日下午,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同志会见了英籍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女士,主客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韩素音用流利的汉语讲话,间或说几句英语。主人:欢迎你到人民日报来看看。你到中国来过二十多次,是老朋友了。韩:我到中国二十一次了。我看人民日报已有二十三年了,是你们的老读者了。在马来亚住的时候,就看人民日报。有时候看不到,就坐飞机到香港去看。我住在瑞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订阅了七年,有资格做你们的读者。你们报纸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注意  相似文献   

12.
1960年3月,我被调到新华社北京分社(同时是人民日报北京记者站)当记者。调我们这些人当记者,是社长莫艾的主意。他在一次会议上说,从工厂、“农村等基层单位选调干部,是充实记者力量、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初识莫艾 我认识莫艾是在1958年,那年7月,少奇同志到石景山钢铁公司蹲点调查,住了四天。我作为公司党办负责人,担任记录和做一些联络工作。莫艾同志采访了少奇同志到公司后头两天的活动,应公司党委的要求,第一天晚上,他帮助我核对记录。他面带微笑,态度谦逊,待人友善,一点也没有大记者的架子,给我留…  相似文献   

13.
我在人民日报工作40个年头了,读李庄同志最近写的《我在人民日报40年》一文(《新闻战线》1987年11期起连载),倍感亲切。我这里想谈的是李庄朴实通俗的文风,他的连载文章除了内容吸引人之外,还在于读来上口顺耳,意思表述明白通俗。看来,这同他平时提倡“最好尽量用通行的说法来写文章”是一致的。所谓通行的说法,就是文字语言必须接近  相似文献   

14.
40年前,范长江同志曾在《人民日报》任社长,负责《人民日报》的全面工作。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仅仅两年多,就离开了《人民日报》。可是他的办报思想和工作作风,深深留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现在,追忆长江同志,爰择一二,以志永念。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日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许多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大家都在摸索之中,以求努力适应党中央机关报的工作要求;并且希望有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好同志来加强报纸的领导工作。12月间,长江来到报社,向我们进行调查,了解报社的工作和人员的情况。我们如实向他作了简要的汇报。  相似文献   

15.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6月15日)丁关根丁关根同志讲话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受党中央委托,谨向人民日报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是中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有很...  相似文献   

16.
40年前,范长江同志曾在《人民日报》任社长,负责《人民日报》的全面工作。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仅仅两年多,就离开了《人民日报》。可是他的办报思想和工作作风,深深留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现在,追亿长江同志,爰择一二,以志永念。1949年B月,华北《人民日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许多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大家都在摸索之中,以求努力适应党中央机关报的工作要求;并且希望有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好同志来加强报纸的领导工作。12月间,长江来到报社,向我们进行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17.
调到报社工作,使我想起了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和上级党报编辑交往的几件小事,兹录于后,或许对我们从事基层党报编辑工作的同志能有所启示。1998年下半年,我写了一篇评论《首先监督我》,斗胆寄给了《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栏目。“人民论坛”是《人民日报》的名牌栏目,选稿标准较高,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向这个栏目投稿。没想到稿子寄出不久即被采用,随即又被发行量较大的《报刊文摘》在  相似文献   

18.
在政治的“棱线”上 1946年参加人民日报工作以来,“文革”十年,我劳动、挨批,不能工作;在此之前,50年代两年多,也曾一度中断在报社的工作。但始终保有人民日报的“报籍”,这是我的幸运。 1957年11月上旬一天,总编辑邓拓对我说:“苏联要办一个中文杂志——《苏中友好》,要求我们党派一个顾问,带一个专家组去帮助工作。此事由中联部筹办,中苏友协出面。专家组组织好了,少个‘头’,想让你担任。”我对此毫无思想准备,稍加考虑后说:“我不会俄文,也缺少这方面工作经验,如果只是征求意见,我建议另选适当的同志去。”邓说:“几经考  相似文献   

19.
1988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40岁生日。应报社邀请,我荣幸地参加了庆祝集会。会上,我看到了那些饱经风霜的报社老领导,看到了那些才华出众的编辑和记者,也看到了那些勤恳质朴的职工同志,一副副熟悉的面孔,一句句激动的话语,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回想起12年前——在粉碎四人帮最初岁月,受中央委派到人民日报主持领导工作的那段经历……  相似文献   

20.
从1946年在太行山参与创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到1986年从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岗位上离休,我在人民日报整整工作了四十年。四十年事情很多,这里仅说说我个人认为是人民日报几个关键时期的情况和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