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择题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2秒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2秒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D.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D.3s末的速度3.6m/s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时间2t停止,则汽车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B.加速度的大小相等C.位移…  相似文献   

2.
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典型运动问题:物体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用图1描述该过程,设AB段和BC段的加速度、位移、时间分别为a1、s1、t1和a2、s2、t2,物体从A到C的总位移和总时间分别为s、t,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3.
对人教版教材实验进行改进,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利用Excel软件处理纸带数据,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和速度位移关系,拓宽小车运动实验的教学功能,深化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例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4s后停止.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的位移与4s内的总位移各是多少?解析题目中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一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比为1∶3∶5∶7…,故题给物体在第1s、2s、3s、4s内的位移分别为14m、10m、6m、2m.该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2m,4s内的总位移为32m.例2子弹垂直射向三块平行叠放的厚度相同的木板,并刚好能穿透第三块木板.设子弹在三块木板中受到的阻力相同,则子弹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应为…  相似文献   

5.
直线运动中的匀减速运动是匀加速运动的逆过程,但在匀减速运动中要考虑物体在速度减为零时,所受的力是否延续.例1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m.则物体加速度大小为多少?乍一看,该题很是普通,直接利用公式即可.  相似文献   

6.
张西星  王玉景 《物理教师》2003,24(10):29-31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生实验中,要求学生通过对纸带打出点的分析,计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这已成为考试的热点之一. 根据实验数据求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依据是:以加速度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s1、s2、s3、……sn,则有:  相似文献   

7.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同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又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即(v)=v1中=s/t=v0+v1/2.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vs中=√v21+v20/2.而对速度单调变化的直线运动而言,总有这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小于这段位移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 例1质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9 s的位移为1.7m,其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  相似文献   

8.
设物体以初速度v1、加速度α1从零时刻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以大小为α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v2.设整个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则其位移s可用v-t图上OACBT所围的面积表示.  相似文献   

9.
一、运用逆向思维求解在运动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求解的方法,可以使繁题化简,难题化帮助我们解决思维定势上的一些问题.例1一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它在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通过的位移是多少?解析:如果设汽车刹车时的速度为v0,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再运用运动学公式可以进行求解,但过程非常繁琐.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就很简单.因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与匀加速直线运动互为逆运动,该车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可对应其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第1 s内的位移,由公式s=at2/2,将a=2 m/s2,t=1 s  相似文献   

10.
往复运动处理方法田旭东(江苏省溧水县文化学校,211200)在直线运动中,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又反向加速,这样的运动通常称做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内容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动量、...  相似文献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为负,加速度为负,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在一些辅导书和习题集中常出现变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问题,要准确地分析变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需要用到微分方程的知识。那么中学阶段怎么分析、判断变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呢?下面列举两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有一类“刹车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做减速运动的物体停止后不再运动,也就不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刹车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是需要先明确刹车时间,但有时刹车时间不易求解,阐述如何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而快速解题。  相似文献   

13.
一、逆向思维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1=v0 at,位移公式s=v0t 1/2at2,以及重要推论v2t-v20=2as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最基本的公式.一般来说,利用这三个基本公式可以求解所有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以上公式中涉及的五个物理量,每个公式中各缺一个,解题时,题目中不要求或不涉及哪个物理量,就选用缺这个物理量的公式,这样可少走弯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个公式都是矢量式,如果物体不是做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是做加速度不变的往复运动,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反,此种情况下,完全可以把整个过程作为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处理,将各物理量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这样解题比分段考虑方便.  相似文献   

14.
例1 汽车进站时,刹车后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前进了9m停下,求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解析(1)顺向思维: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末速度vt=0,加速度a=-2m/s2.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解题中,若涉及到两个以上的运动物体时,其“速度相等”往往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性条件.而这个条件往往是隐含在问题中的,本文就此问题谈谈浅见.在追及问题中,速度相等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条件,例如: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恰好能够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为:当追及者恰好追上被追及者时,两者速度相等,即追及者速度大于被追及者速度时,能追上,反之则追不上.再如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追上之前两者间距离最大的条件为:追及者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提到的"两段"运动指这样的运动: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在另外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许多看似复杂的运动问题经过转化即可变为此类问题,这类问题有典型的特点和动力学规律。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只要从模型的特点入手,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模型:物体从静止开始先以加速度a_1做匀加速运动,运动时间、位移分别为t_1、x_1,后以加速度大小a_2做匀减速运动直到  相似文献   

17.
题已知一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为a.试证明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t/2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题给出的是一条很重要的运动规律,由于跟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把物体的运动看作直线运动给出了证明,使得许多师生认为这条规律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成立,甚至有些权威资料撰文认为:题中“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应改为“物体做匀加速直  相似文献   

18.
一、运动的相关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是常见的相关分析问题.追及和相遇问题实质是研究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的运动关系,所应用的规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此类问题应注意:(1)特别注意明确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时间  相似文献   

19.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s=aT2,a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下面举例说明此式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物理问题的讨论,揭示一维情形下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并应用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解答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26题.1一个物理模型设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计时开始时,甲、乙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甲物体的初速度为v01、加速度为a1;乙物体的初速度v02、加速度为a2.设两物体都运动了时间t.试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讨论其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