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雪 《百科知识》2013,(23):8-10
目前尽管有一些艾滋病疫苗试验正在进行,但还没有一种疫苗能进入实用阶段,而且一些疫苗的试验结果表明疫苗不仅不能保护人们免受艾滋病病毒(HIV)的攻击,反而更容易让人受到感染。因此,与多数人的期望相反,艾滋病疫苗的研发现在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甚至让人陷入绝望。不过,在失望之余,对动物的艾滋病疫苗研究出现了一些亮点。  相似文献   

2.
新闻     
科教大事:最新科教新闻大多数科学家对HIV疫苗前景感到悲观根据《独立报》进行的一项史无前例的调查,大多数参与艾滋病研究的科学家认为,现在研制艾滋病病毒(HIV)疫苗的前景比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12,(21):112-113
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10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外壳上一个易被攻破的弱点,这能够解释之前相关试验中一种艾滋病疫苗的有效性问题,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底,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布里斯班的VaxGen生物科技公司宣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艾滋病疫苗AIDSVAX的检验结果,AIDSVAX疫苗是首个获准进行大规模人体临床试验的艾滋病疫苗。但遗憾的是,疫苗没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在接受AIDSVAX疫苗接种的3330人中,5.7%的人在3年内感染了HIV病毒,这一比例与注射安慰剂的人中感染HIV病毒的比例相差无几(注射安慰剂的1679名受试者中,感染HIV的比例为5.8%)。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令人类恐惧,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试图降伏这个病魔。借助科学手段,抗艾滋的疫苗和药物不断取得进展,人类战胜艾滋病的曙光初现。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05,(4):56-57
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第一个艾滋病疫苗日前在广西南宁投入临床研究.该疫苗抗原基因来自我国流行的B/C重组亚型艾滋病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艾滋病毒主要是通过自由流动粒子在人体内进行扩散的。这些粒子将自身附着在一个细胞上,接管其复制机制,然后制作出自己的诸多副本。2004年,科学家发现艾滋病毒在细胞间的转移可以通过病毒突触发生,但他们无法了解为何这一过程在病毒扩散中如此有效。基于上述认识,科学家开发艾滋病疫苗的努力基本都集中在启动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自由流动的病毒蛋白上,但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4,(7):28-28
继比利时之后,德国汉堡与波昂两所大学的教学医院受国际艾滋病疫苗研发组织所托在德国进行艾滋病疫苗的人体临床试验,这个疫苗试剂的预防对象主要针对在发展中国家感染人数最多的艾滋病C型病毒,在动物试验中这个疫苗试剂有正面结果,因此主持人体临床试验的德国医生Jan van Lunzen对人体临床试验的结果也持乐观的看法,这是自去年另一个艾滋病疫苗AIDSVAX失败之后第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 这个疫苗试剂的主角为tgAAC09,由Targeted Genet-ics公司与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Columbus Children ResearchInstitute研发,tgAAC09是将由腺病毒改造而成之载体病毒  相似文献   

9.
经过方案优化、伦理审查、试验准备和受试者招募等程序后,我国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试验今天在北京佑安医院启动,这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复制型活病毒载体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因而受到国际艾滋病疫苗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自艾滋病30多年前出现以来,开发有效的艾滋病疫苗便是科学界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其进展一直比较缓慢。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透露的信息表明,艾滋病疫苗的问世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首个艾滋病疫苗研究独立实验室11月12日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启使用.这意味着美国新一轮的艾滋病疫苗研究项目拉开序幕。国际艾滋病疫苗启动计划艾滋病疫苗设计与研发实验室将是首个进驻纽约科学中心或是BioBAT的实验室.纽约科学中心是布鲁克林军方延伸的科学研究中心。该实验室约38,000平方英尺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实验室首先研究的项目将集中在复制型艾滋病疫苗载体上.将对现有的载体进行全面的筛选.从中选出安全、稳定、特异的复制型载体,用于运载艾滋病疫苗的抗原。将有2千万美金注入实验室,在未来的4年时间,实验室将招聘40名科学家,并建立一个实验动物中心。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3,(12):48-49
不久前,我国科学家首次宣布,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这是由浙大一院与香港大学联合研发的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株"。该成果打破和改变了中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外国提供的历史,为及时应对新型流感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首次摆脱外国疫苗依赖症今年3月,我国首先发现一种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可  相似文献   

13.
林颖 《科学中国》2006,(8):13-13
5月2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来自一个国际艾滋病研究小组的最新论文。研究人员证实,困扰人类的艾滋病病毒起源于一种聚居在西非国家喀麦隆的野生黑猩猩身上。这个发现将为研制抗艾滋病药物和疫苗的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便利。  相似文献   

14.
杨景玲 《科学中国》2007,(12):59-60,63
艾滋病是全世界最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之一。1981年,科学家在偏僻的中1981年,科学家在偏僻的中部非洲地区第一次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自那以后,这种病毒横扫全球,在很短时间内就感染了数百万人。目前,艾滋病已夺去了2800万人的生命,仅在2005年就有360万人死于艾滋病感染。虽然有许多病例未上报,但是这种传染性疾病无疑正在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3,(6):45-45
第一种用于第三期临床试验的艾滋病疫苗的测试结果已于2月24日由该疫苗的制造公司(VaxGenInc.)公布。其结果表明这种疫苗似乎对美国人和欧洲人没有特别的预防作用,却能给黑人和亚洲人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张路 《百科知识》2009,(24):4-6
艾滋病的治疗在2009年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表达。一是疫苗,二是药物。前者有了一点希望,后者缺口仍然很大。 疫苗:从绝譬到曙光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于1997年提出,要在8到10年内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此后,尽管美国和世界各国都在争分夺秒争相研制艾滋病疫苗,但一直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17.
<正>一般来讲,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动物细胞中存活,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最近有科学家发现,一种常见绿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能导致人类大脑功能下降。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原本是非人类特异性病毒,但它们进化出了特定能力,成  相似文献   

18.
阎庚 《世界发明》1997,(3):17-17
病毒往往被称为“生物学的杀手”,但是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试图把它变成对付羊口蹄疫的疫苗。也许有一天,这种探索能为人类制造出疫苗。美国政府所属的纽约梅鸟动物病防治中心的研究人员修改了一种病毒。以使它们不能侵染动物身上普通的细胞。  相似文献   

19.
法国艾滋病毒研究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能运用有些艾滋病人长期不靠药物治疗也能对抗病毒侵扰的事实,研究出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以造福大部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条新闻,说的是婴儿的胎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过滤艾滋病病毒。由此,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联想:能否把胎盘上能够过滤艾滋病病毒的半透膜与血液透析机相结合,把艾滋病病毒从人体中过滤出来?我的理由是,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进行传播、扩散,因此,可以利用血液循环进行体外过滤。此外,艾滋病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很短,所以不必担心过滤出的艾滋病病毒的处理问题。如果一次不能完全过滤艾滋病病毒,就需要在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周期内进行多次过滤,把病毒完全过滤掉,然后向人体植入新的免疫细胞,恢复人体免疫系统,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