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气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现有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足,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平台-模块"结构的进阶式课程体系的思路.该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础、职业技能、岗位对接和拓展学习4个平台,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核心技能课、专业技术课、职业考证课、岗位综合实训课、顶岗实习课等9个模块.在课程开发中,应注意不能割裂基础课程与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分析要抓主线、挖细节.  相似文献   

2.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平台+模块"立体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能力拓展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基本素质拓展、专业素质拓展、职业素质拓展)、集中实践教学模块等。通过高职医学相关专业的实践,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做法是:根据电子技术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其中的通用知识和技能设计为宽基础课程,包括通识学历课、通用专业课和通用技能课三部分;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具体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为活模块课程,设立若干和实际岗位对应的专业方向,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某一具体方向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4.
地方财经类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规范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高等教育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的新形势、新要求,作为地方财经类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近年来在课程体系规范和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理念,构建柔性化课程体系,按照"2+2"模式建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本科生前两年按照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在所有经济管理专业统一建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基础教育平台,以夯实基础;后两年建立专业课程模块,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志趣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新媒体专业美育类通识课程"中西文化比较",既承担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如果以新媒体专业能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打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壁垒,从专业核心能力出发,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支撑与展示平台,进行互通互融,从课程定位、教学目...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就拉开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序幕,2000年之后,通识教育的任务开始由素质教育通选课承担。在经历了从"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到"专业教育基础"的初步实践之后,通选课试图通过精品化手段以及与大类平台课的结合,寻求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衔接与相互促进。2010年之后,北京大学开始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未来,包括通选课、通识核心课以及政治理论课、公选课在内的北大全新通识课程体系将寻求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其融合路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对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时要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定位。本文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语言技能、商务技能、职业基础、职业拓展"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职业能力需求融通整合至职业基础课程,将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和内容融入职业拓展课程。  相似文献   

9.
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职业大规模交叉融合,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更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高职院校需要以专业群为单位探索课程体系建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依托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人才需求重新规划课程体系,通过分析群内各专业及课程的共性与差异性,按照"基础通用、专业平台、发展导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旅游酒店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思想,构建以职业岗位发展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由酒店服务实务、酒店督导实务、酒店经理实务和企业实践构成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认识实习、酒店服务技能、企业实践、酒店管理技能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SC-SMP"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多元化就业岗位格局,服装表演专业应实施“一目标、分阶段、多方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基本能力训练课、专项职业能力课和选修课模块构成。这六大课程模块将服装表演专业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和专业方向技能培养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统筹考虑"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3+3"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的衔接,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浪费,促进人才培养递进衔接。  相似文献   

13.
周静 《成人教育》2014,(1):61-63
按照湖北省技能高考要求,针对机械类专业,从专业类别、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标准四个方面探讨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提出了按照"2+1"+"2+1"分段模式,将中高职课程结构按文化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拓展课三个模块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需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及专业群课程分析基础。本文以装饰专业群为例,阐述"平台+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平台+模块"能有效整合专业群资源,把专业技能要求和学生软技能要求融合、融通,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就业能力含义及构成的基础上,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构建了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职业课程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核心课程,与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三大就业能力相对应。同时还提出了与课程体系配套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教学组织和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针对光伏人才紧缺和传统培养方式质量低、成本高的问题,研究、构建面向光伏产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双元制"岗位能力导向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质课程模块、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岗位技术技能强化课程模块、职业持续发展课程模块。在此基础上,介绍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教学管理是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和手段,它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30年来"基础"课课程体系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教育教学管理也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探析"基础"课教育教学管理的变革可以得到一些深刻启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提高需要高校教师与教育部门"双向推进",教学内容要随"势"而进,教学方法及手段要随"时"而新.  相似文献   

18.
“1+X证书制度”有助于推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必将带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在“1+X证书”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遵循“厚基础、宽岗位、活技能”的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即综合素质课程模块+语言技能课程模块+若干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融合,能够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调查发现,江苏省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认识不足,缺少专项能力提升课程,分阶递进式的创新创业素质课程仍是空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未能有机融合,实践教学安排有限等方面。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为依据,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构建了一种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模块"的形式。其中,"平台"分别是指素质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课程划分为3个子模块,融入素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平台之中。  相似文献   

20.
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可以构架为"一条主线"、"三大模块"和"五个结合"的综合体系.其课程体系开发以会计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其中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包括<收银员基础与技能>、<出纳员基础与技能>、<会计与实训>、<税收与实务>、<财务实务>、<审计与实务>6门核心课程,并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来设计核心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