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习惯使我们对地球吸引着地面上一切物体的现象,看成是非常自然而且极普通的现象.可要是说,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所有物体之间都是互相吸引的,那就有一部分人不是十分相信了.因为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没有见过类似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万有引力定律不在我们周围环境里经常表现出来呢?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桌子、西瓜、人体互相吸引着呢?原因就是,对于小物体来说,万有引力太小了.  相似文献   

2.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经典的,经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对论形式,并通过力场加以解释,对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实质性问题以及力场的实在性问题作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谎言     
任秋凌 《课外阅读》2012,(13):46-48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现在了解的历史离真相越来越远。以马可.波罗为例,他的亚洲之旅似乎是自己的杜撰;还有,艾萨克.牛顿并不是在被苹果砸到脑袋之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但他经常用苹果解释万有引力,久而久之,人们便误传苹果帮助牛顿了发现这一定律。有时候,即使最谨慎小心的历史学家也无法看到真  相似文献   

4.
卞明华 《新高考》2006,(9):16-20
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则是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间均存在的相互吸引力.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历来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牛顿引力论与爱因斯坦引力论均对万有引力进行了描述和研究,然而两者的理论体系却完全不同,因而对实际现象解释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通过以下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理论比牛顿理论更广泛、更精确、更先进.  相似文献   

6.
高考“万有引力”内容中的知识点是: 1.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GM)/(R2),通常和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内容综合.这里,重力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学和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邻居向我询问一件事情:他在家里与儿子玩小船模型时,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两个泡沫小船有相互吸引的现象,这在物理学方面如何解释?是不是我们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因为问题太突然我一时无言以对,只是告诉他万有引力不会有那么大,不能使两个小船产生明显的吸引现象。对于该问  相似文献   

8.
一天邻居向我询问一件这样的事情:说他在家里与儿子玩小船模型时,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两个泡沫小船有相互吸引的现象,这在物理学方面如何解释?是不是我们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因为问题太突然我一时无言以对,只是告诉他万有引力不会有那么大,不能使两个小船产生明显的吸引现象。对  相似文献   

9.
万有引力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明显的作用力,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在地球的引力中出生、生活、成长、衰老、死亡,在自然界的四种基本作用力中万有引力的规律也是最先被发现的.学习与研究万有引力的规律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年后,卡文迪许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将扭秤的扭转角度巧妙地“放大”,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并测出了引力常量.这表明光学知识在“特殊”测量中有着广泛应用,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万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现代空间技术的理论基础,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计算天体和卫星类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十点:一、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条件例1设想地球没有自转,向下通过地心把地球钻通.如果从这个通过地心的笔直的通道的一端无初速释放一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到地心时,它与地心之间的距离为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r2m,r等于零时,地球对质点的万有引力为无穷大B.质点运动到地心时,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零C.质点在所述的管道中将做往返…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邻居向我询问一件事情:他在家里与儿子玩小船模型时,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两个泡沫小船有相互吸引的现象,这在物理学方面如何解释?是不是我们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因为问题太突然我一时无言以对,只是告诉他万有引力不会有那么大,不能使两个小船产生明显的吸引现象.对于该问题我通过反复琢磨反复实验,发现原来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起的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不仅能够使漂浮物相互吸引,而且还可产生相互排斥.下面就液体的表面张力对漂浮物的相互排斥和吸引进行其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1998年物理科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B级要求),与之相关的重力的产生、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等内容亦属上述要求。近几年来.高考连续考查这部分内容(96年未考),且不断加大考查力度,从选择题(93年、94年、95年)、填空题(97年)发展到计算题(98年)。鉴于此,我们总结出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的解题技法,以飨读者。一、解题应知万有引力是宇宙中基本的相互作用力之一,是整个力学部分的重点知识,定量地描述万有引力的大小的规律即万有引力定律,它把地球上的力学推广到天体上去,从而使人类认识到天体跟地面物体遵循同样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中阶段我们必须熟练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内容,灵活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与天体运动相关的问题,逐步深化理解,融会贯通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现将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运动问题中的处理方法及常见题型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一、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天体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1.近似化处理原则。在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星球运动时,需要进行近似化处理,即将星球的运动看成匀速  相似文献   

15.
万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考纲要求考生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下面举例对万有引力定律核心考点的应用进行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核心考点1:宇宙及星系 我们生活的地球与月球构成地-月系统,太阳与地球等行星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组成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组成星系团、超星系团.这样由小到大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构成了宇宙.  相似文献   

16.
缪纯丽 《物理教师》2009,30(12):24-25
高中一年级学过万有引力后,有学生问:“我们地理课中讲到海水的潮汐是由于万有引力引起的,请老师跟我们解释一下.”对于这一问题,还得从天体的运动和万有引力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天邻居向我询问一件这样的事情:说他在家里与儿子玩小船模型时,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两个泡沫小船有相互吸引的现象,这在物理学方面如何解释?是不是我们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因为问题太突然我一时无言以对,只是告诉他万有引力不会有那么大,不能使两个小船产生明显的吸引现象.对于该问题我通过反复琢磨并在实验室做了好几个实验,发现原来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起的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不仅能够使漂浮物相互吸引,而且还可产生相互排斥.下面就液体的表面张力对漂浮物的相互排斥和吸引进行其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万有引力定律”一章中,中心内容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物体在仅受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公式为:GMR2m=mvr2=mω2r=m(2Tπ)2r.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R与r是一样的,并且写成一样的字母.这就造成了,认为R与r是相同的物理量的误解.而实际上,这两个物理量的物理意  相似文献   

19.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且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与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我们知道,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差别很小,在一般  相似文献   

20.
万有引力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主干知识.牛顿对物理学所做的伟大贡献在于他让人类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正是我们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笔者认为正是牛顿对引力问题的研究,促使他理清了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让人类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它对人类认识世界不仅在过去和现在,甚至在遥远的将来仍将发挥作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