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八卦掌渊源新探周传良,于翠兰(续上期)四、八卦掌的八卦拳与八卦掌八卦掌又名八卦拳,长期来在武术界的认识是一致的。从认识的范围讲,对于一个拳种的认定,严格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其名称,二是其动作结构特征。而两者又有着差异,因为就拳种名称而言,它一...  相似文献   

2.
黄鑫 《精武》2003,(1):22-23
转掌功是八卦掌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功法,也是最重要的功法。它既足八卦掌的内功,也是八卦掌所有招法拳路的载体,其作用就像水与船一样。没有水,船不能行驶,水浅则  相似文献   

3.
我于1974年从师学习刘凤春刘氏八卦掌。八卦掌为内家拳之一,练习内家拳有这么一种说法:形意拳的手,八卦掌的脚,太极拳的腰。八卦掌的脚的关键是走圈,为了保证八卦掌走圈练习正确、无误,少走弯路,给练习者一个明确的练习方法、规范的动作要求和严格的训练标准是十分重要的。我记得年轻时从师学习八卦掌时,如果在练习上有一点未能达到师傅的要求,师傅会说“挨打了”,并马上告诉我为什么挨打,并纠正我的错误。师傅经常说:差之分毫,谬以千里。  相似文献   

4.
谭大江 《武当》2000,(11):41-41
本刊自今年以来,连续不断接到北京田克延先生的电话,就因为1999年《武当》第一期刊登了云南黄鑫《八卦掌基本知识》一文,其中援引了康戈武先生十几年前(1984年)于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刊发表的一篇《八卦掌源流之研究》,说到“田回之八卦掌学于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佩启先生的大弟子史俊杰”,触及了“阴阳八卦掌”的源流历史和其父田回先生的声誉,田克延先生表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家的权益——他要把黄鑫、康戈武、解佩启等——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5.
王玉松 《武当》2001,(11):24-25
八卦掌是由道家功夫演化出来的拳术。其掌势及内涵都遵循着道。其轨迹是圆。易日“一阴一阳谓之道”,道法自然。道在一动一静间。从八卦掌的整体拳架看,它在最古老最基本的定势八卦掌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钩沉法对八卦掌的源流进行探讨,其结果证明:阴阳八盘掌本来就是八卦掌;八卦掌来自于八卦教;八卦教内部流传的八卦拳就是八卦掌;八卦教是八卦掌形成的重要社会条件,梅花拳与八卦掌具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同喜 《武当》2005,(8):20-22
八卦掌主要通过八大掌式围圆走圆的锻炼,以达身捷步灵、培元固本、以转为变、以走为用之效。而八卦六十四式更强化其八卦掌之所用,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从而使八卦掌的技击效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完善,是八卦套路中的精华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八卦掌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法,经常练习八卦掌,能够增强体质,祛病延年,提高健康水平。一些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肠胃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通过练习八卦掌,疾病得到了治疗,效果比较好。文章通过对八卦掌拳种及其健身功效的简单介绍,增强人们对八卦掌的认识,并希望人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八卦掌的练习中来。  相似文献   

9.
蔡春明 《武当》2009,(4):23-24
八卦掌是以走转运掌为主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掌法,其招法多,实用性强,深得武术爱好者的喜爱。练好八卦掌,用好八卦掌,应遵循八卦掌练习的基本要求,这里谨介绍一些八卦掌基本练法及用法:  相似文献   

10.
李子鸣先生,一代武术大家,梁式八卦掌著名传人,河北省冀县人,生于1902年,卒于1993年,享年91岁。他自幼习文练武,能书能画。16岁,拜八卦掌名家梁振蒲为师,学习八卦掌,终生习练研究,深得八卦掌精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投身革命,在北平借开办宏业酱油厂和元隆商行的身份,开展地下革命工作,掩护了北平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笔者童年时代,随家父尹式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孙宝泰(今年诞辰95周年)习练尹式八卦掌,经他老人家口授身传,结合拜读有关理论专著,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学习札记部分整理如下,供初学者参考,意在使尹式八卦掌在传播中少走弯路,健康迅速地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贾树森 《中华武术》2005,(10):16-17
八卦掌养生功法又名九九功,由两套(每套九节动作)构成。此功法是笔者于1992-1993年在八卦掌训练的基础上感悟所年在八卦掌训练的基础上感悟所得,经十年实践,在众多国内外的学员和患者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今介绍给读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健康和快乐,有兴趣者可试练30天,必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相似文献   

13.
阿辉 《精武》2008,(9):12-13
学识丰富,精力充沛的廖国存先生是香港八卦掌的重要人物之一。精英意识和实干精神使他获得了令人尊重和重视的武术生涯。他为八卦掌在香港的“诞生”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八卦掌推敲     
谈起八卦掌,人们通常说:“八卦掌圭是转圈。”这并不全对。董海川原传八卦掌中,也自复线。“之”字形路线;向靓的连着几步的纵跃步;双脚齐跃向横侧的跳步;一脚尖点地,一腿提膝的拧转窑旋这等等。转圈,R是八卦掌的擅长处,占的比例大,占的任置重要。原传八卦掌之...  相似文献   

15.
刘剑峰 《武当》2000,(11):18-21
八卦掌之所以称掌而不叫拳,是因为它在掌法上独具风格。本文将着重把八卦掌独特的掌法整理成文,献于同道。  相似文献   

16.
蔡春明 《武当》2009,(1):26
近年来,想学习八卦掌的人越来越多,笔者练习形意拳、八卦掌三十余年,总感到练习八卦掌的人张口就“蹬泥步”。当然蹬泥步是八卦掌最基本的步法,要学好八卦掌,就必须要了解八卦掌步法,了解蹬泥步,了解八卦掌膛泥步是由哪些步型组成的,才能少走弯路,步人正道。  相似文献   

17.
八卦转环掌     
宋承敏 《武当》2005,(8):23-24
今流传在丹东的宋派八卦掌,全称“八卦转环掌”,是由宋派八卦掌第二代传人赵彦荣民国初年传入。1920年代中期,赵彦荣在丹东“满州饭店”后面开设“彦荣武馆”,主要教授少林长拳和八卦掌及器械。当时师爷徒弟非常之多,主要是练习长拳,真正学到八卦掌的人甚少。据恩师郎会业讲:在师爷赵彦荣那儿学到八卦掌的人  相似文献   

18.
八卦掌自董海川先师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八卦掌由于历代名人辈出,且风格各异,引起世人瞩目。尹福、程延华、史计栋、马维祺、梁振普、刘凤春、张占魁、刘德宽、宋长荣、宋永祥、樊志勇等八卦掌第二代传人,是八卦门中公认的成就较大的、建树较高的佼佼者。这些人虽然都是董海川的入室弟子,但由于多是带艺投师,且董先师传艺之法多是因材施教,因人授法,善于启发弟子从实际出发,以《易》理悟拳理,定抬式,并不强调动作的一致性,而是以走为母,以变为法。所以在八卦掌第二代传人中自然出现了流派纷呈、不拘一格的现象。但在众多流派中,流传较广、传人较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五大流派,即尹派、程派、梁派、史派、张派。  相似文献   

19.
习练武术,无非是健身、防身、延年益寿。传统的八卦掌含三种功能于一体,集中体现在一个“走”字上。前辈及今日的贤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及层次论说了很多,现在换个角度,看看八卦掌的走与健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八卦风火轮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7,(11):38-39
八卦风火轮是在八卦掌门内流传的一种奇特的双短兵器,它和“八卦子午鸡爪阴阳锐”“八卦钩镰剑”等形状怪巧的双短兵器一样,都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所创传,现在会练的人已很少,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