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树民 《金秋科苑》2010,(20):170-170
"以人为本"是各行各业发展的要求,时代进步的人文体现。"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它要求我们的工作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本质在于激励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引导人们去实现预定的目标。在我们的事业中,人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是办好图书馆额关键。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既是先进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其核心"以人为本"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例,论述了"以人为本"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3.
白西乔 《科教文汇》2013,(20):188-189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尺,又是社会繁荣的助推器。而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基石。树立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根本,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张晓蕊 《科教文汇》2012,(10):38-39
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日益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这种高效管理模式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使高校教育管理达到最佳效果。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认为应该从高校本身、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四个维度出发,让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智 《科教文汇》2010,(22):167-168
坚持"以人为本"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所在,是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佳切入点。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关心、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促进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奕 《科教文汇》2012,(17):180-181
"以人为本"理念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与高校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开展息息相关。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存在着"以人为本"理念缺失,导致工作开展效果不佳,难以取得突破。要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则必须依托"以人为本"理念,突破传统模式,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真正做到"为广大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7.
邱亚男 《科教文汇》2012,(21):17-17,26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把"科学发展观"当做教育中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统筹各种教育方法,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本文从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教师综合素质、对现有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清俊  王玲娟 《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80-280,29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要贯彻执行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源问题的大政方针,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土地执法监察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苗淑敏 《内江科技》2009,30(10):6-6
本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切入点,分析了"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图书馆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必然要求。阐述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服务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读者提供准确、周到、热情、便捷的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王玉彬 《科教文汇》2012,(1):65-65,7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高校的教学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其主动学习及创新能力,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林蓉 《科教文汇》2011,(18):32-33
教育承担着"使人成为人"的特殊责任和使命,这使教育具有被敬畏的神圣性,值得被敬畏。但目前,因为种种原因,教育并没有被真正敬畏地对待。不被敬畏的教育,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使教育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的目的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韩晋芳  董亚峥 《学会》2012,(12):3-8,33
"人民团体"是公民社会中结社活动的产物,是我国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所使用的"人民团体"概念,存在着多重界定,涵义与指代范畴不明确。本文在梳理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社团管理文献的基础上,辨析"人民团体"的指代范畴,揭示了民国时期与当前所指"人民团体"的不同,阐述了"人民团体"的主要特点,并说明了中国科协与其他人民团体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叶子犀 《科教文汇》2014,(16):198-198,200
教学管理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几方面管理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存在重知识轻文化的现象。根据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笔者认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始终把“人文关怀”视为基本坐标和基本理念。本文将以人文关怀的含义和高校教学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从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着眼,阐明人文关怀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14.
150N时代探析     
文中首先对150法则(邓巴数字)进行了介绍和考证,指出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得人类保持稳定社交关系的最大值突破了150的限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现在人际稳定关系数目已经处于150-300之间的结论。并由此提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150的新时代,当前正处于150X2时代。文中进一步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应该还可以进入150X3时代,甚至更高些,因为一个人管理社会关系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随着每个人社会关系的扩大,六度分隔理论的"度"数会降低,社会网络会更加扁平化,人们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信息的流动将更加通畅。  相似文献   

15.
蔡丽 《科教文汇》2011,(18):116-116
相对于我国传统教师角色的简单化倾向,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角色有了新的期待。从"独白者"到"对话者",从"施教者"到"引导者",从"经验者"到"研究者"——复杂性理论为我们审视师生关系中的物理教师角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杨晓丽 《大众科技》2013,(12):225-226
根据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现实状况,提出工会组织在培训、教育、宣传工作中应发挥引领示范和激励的重要作用,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三个转变”,使民生水利的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山西临县碛口古镇黑龙庙的山门戏台具有“窑洞内外不一样”、“戏台唱戏不费力”和“山西唱戏陕西听”的奇妙声学效应。通过实地考察,运用声音的直射、反射、共振等声学原理,从声源、声音传播和接收三个角度对黑龙庙山门戏台的声学效应进行探讨和分析。文章认为“窑洞内外不一样”是庙院内窑洞对声音的汇聚、共振及扩散传播的表现形式,“戏台唱戏不费力”是庙院内声音混响的反映,“山西唱戏陕西听”是庙院声音在庙院结构及其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声学效应。  相似文献   

18.
陈杰 《科教文汇》2014,(31):118-120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本文着重从美国社会历史背景、塞林格的心路成长历程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其作品孤独主题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以质量取胜已成为当今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美国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的零缺陷管理主张“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符合承诺给顾客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理想国》看西方个性化教育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婧茜 《科教文汇》2013,(14):59-59,63
提起西方教育,人们头脑中首先闪现的是非常注重个性培养。教育挣脱了千篇一律的束缚才能使每个人的潜能得以发挥,所以个性化是创造力的源泉。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个性化教育已经启蒙。本文从《理想国》出发,主要着眼教育问题,看西方个性化教育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