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小说家爱丽丝·默多克具有鲜明的艺术和道德哲学思想,在她的小说《钟》中,她多处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以钟为线索,描写了伦理道德与人物内心之间的斗争;并采用多重视角演绎了作者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王福贵 《科教文汇》2009,(36):231-231
《萧萧》是沈从文湘西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在表现手法上交错运用了多重对比,有力表现了沈从文一贯追求的一种对“人生形式”及“人性”的探索。人性的矛盾与无奈在对比中真实彰显。本文试图从作者对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来浅析《萧萧》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徐朋林 《科教文汇》2008,(18):165-165
和谐思想在《论语》中就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和谐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谐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个人身心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等。用传统文化来充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郑茜 《科技风》2012,(17):205+215
《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是《史记》中流传最广的篇目之一,司马迁通过选取典型事件,描写尖锐的矛盾冲突,提炼精准对话,刻画传神的细节,相互对照衬托以及疏密相间等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李运河 《科教文汇》2008,(24):219-219
《重过圣女祠》是李商隐爱情诗中的一首,也是其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这首诗相对于《锦瑟》等难解之作而言,还是比较好懂的,但它的句意的解读、艺术手法的解读、主题的解读还是有一定深度的,特别是它的主题至今仍有争议,如此等等,因此对它的解读仍有不断进行并深入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魏开阔 《科教文汇》2009,(2):222-222
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核心和主线,通过对《理想国》正义思想的分析,可以归纳梳理出其正义思想的内涵。柏拉图的正义思想不仅对西方政治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人类寻求社会正义与和谐的价值目标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成歌 《科教文汇》2008,(32):274-274
人说文学和音乐是姐妹艺术,诗歌和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国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借鉴古代《诗经》里的《蒹葭》一篇创作的歌曲《在水一方》将音乐和诗词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如诗如画飘渺朦胧的唯美,也体现了诗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一首好诗词,体现的不仅仅是它崇高的文学价值,更体现了它的音韵美和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8.
纵观和谐的源与流可以发现,和谐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声乐相和,音调相谐是和谐的本义,也是和谐思想的萌芽;先秦时代是和谐思想的形成阶段,核心为自然无为,中和位育,这阶段的和谐思想由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统一,被延伸到人类社会当中,用来表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国家治理、平定天下的一种理想状态;自秦汉到明清是和谐思想的成熟阶段,核心为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这阶段的和谐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普遍的价值取向;清末及近代是和谐思想的发展阶段,核心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阶段的和谐思想已经不局限于伦理方面,它已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是一个将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倩 《科教文汇》2009,(25):239-240
《熙德》是古典主义戏剧作家高乃依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突破性的创作手法、鲜明的政治思想与理性的指导精神极具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色,是一部蕴含古典主义文学元素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0.
盆景与园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立足于盆景与园林的同源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盆景与园林的美学思想,在形式美原则的基础上探讨盆景与园林造景艺术手法之间的异同,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姜嫄 《科技风》2015,(7):192-193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灵魂人物,其唯美主义思想也是贯穿该运动的指导核心。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理论主要包括艺术的独立性、艺术的无目的性、艺术与现实和道德的关系等。本文试结合其代表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总结出王尔德主要的艺术观点,为研究王尔德其人或者唯美主义文学思潮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赵瑾 《科教文汇》2009,(29):256-257
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中,中国古典园林构成自己的系统,形成了独特的造园艺术手法、艺术风格与风貌。其通过对自然美的集中与概括、意境美的创造与追求和人格美的寓意与象征,表现出丰富的美学意蕴,充分体现了人与艺术的和谐。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十分可贵的美学思想,使我国传统美学得到丰富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张松林 《科教文汇》2009,(24):251-251
《白鲸》传达了浓重的和谐思想,这种思想跟《圣经》中的和谐观密切相连,也表达了作者探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之道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最具代表性的英文小说之一,一直以来其颠覆性的形式让批评界惊叹,而其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对于揭示作品主旨思想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空间层面、词汇层面和叙述层面象征的剖析,探讨象征主义手法对于揭示和深化小说主题思想的功能和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宋屹 《今日科苑》2011,(18):38-40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艺术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山水绘画、诗词、中国古代美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鲜明的艺术特征,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追求"意境"情景交融,赋予园林艺术以灵性,古  相似文献   

16.
小说《祝福》为鲁迅先生所著,鲁迅的笔锋很犀利,他总是用很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描摹那些草木无声息的产生,无声息的消失,鲁迅先生的作品批判性的居多,文字上又黑又硬,精神上又是绝望中带有希望,《祝福》这篇小说是比较典型的悲剧,在悲剧的艺术领域占据着比较领航的位置。本文就是对鲁迅先生的悲剧艺术手法和小说《祝福》在悲剧艺术领域的位置结构,进行理解和剖析,对悲剧艺术的进一步深刻的研究,进而去体会鲁迅先生所要表述的悲剧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7.
答浩 《科教文汇》2010,(26):56-58
《庄子》是一部玄妙幽眇的哲学智慧,奇特恣肆的审美想象和挥洒自如的文学才情的完美组合,作为中国古典散文艺术的高峰,学界对它的评价已成共识,但也尚有待完备之处。为此,本文想从文学和思想两方面综合分析和辞令写作手法寓言等方面细致介绍来一一把握《庄子》的散文艺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秀华 《科教文汇》2008,(9):161-161
哈代结合英国小说艺术传统与现代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德伯家的苔丝》作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在叙述和描写层面体现了哈代精湛的语言艺术。本文从叙事艺术特色、场景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讨论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所表现出的高超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事物矛盾的基本法则,探讨声乐教育中辩证法的运用,在声乐训练中让学生树立辩证的思想方法;自如运用辩证的技术方法;正确处理歌唱技术与艺术表现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也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吴越王钱镠重视水利建设,把握人水和谐的丰富内涵,积极营造人水和谐的良好环境。他既是人水和谐的倡导者,也是人水和谐的积极实践者。本文从钱镠整治水利的历史功绩,试图分析他的人水和谐观,从而进一步探讨他"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