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千百年来,嫦娥奔月的传说妇孺皆知;而今,嫦娥"三姑娘"真的驾到月宫,还带着一只能走会跑的"大兔子"。2013年12月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月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的结构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着陆器,另一个是巡视器即"玉兔号"月球车。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已成功软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并于15日释放了"玉兔号"月球车,然后月球车在月面进行巡视考察,着陆器就地开展探测工作。我们人人都见过的大月亮,到底有什么值得科学家折腾的?接下来,我们的"玉兔"要进行怎样的月球大冒险?不妨让我们追随"玉兔"的脚步,跟它一起到月球上瞧瞧吧。  相似文献   

2.
苏轼游月宫     
正苏轼写完了《水调歌头》后,忍不住想去月宫看一看。于是他驾着遁光直奔月宫。月球的神仙们久闻苏轼的大名,他们知道苏轼已经下榻月宫,纷纷来到月宫。嫦娥娘娘盛情款待了苏轼,还请他品尝天间美味。一桌菜上齐之后,苏轼傻眼了,这一桌菜全是石头做的!苏轼硬着头皮尝了尝,牙齿被磕得"咯咯"响,只好对娘娘  相似文献   

3.
“嫦娥三号”任务及其初步科学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自2013年12月成功着陆月球之后,已在月球停留超过3年时间,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与此同时,"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的8台科学载荷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为推进"嫦娥三号"任务科学探测数据的应用和研究,力争出好成果、快出成果,中科院在"嫦娥三号"任务执行前集中全国优势力量组建了由科学家、科学载荷研制单位技术人员和负责科学探测数据处理的地面应用系统技术人员组成的5个科学应用核心团队,并设立"‘嫦娥三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重点部署项目。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嫦娥三号"任务核心科学家团队在月球地形地貌、浅表层地质结构、月基天文观测以及地球等离子体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据新闻媒体报道,我国计划于2020年左右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探测器将登陆月球的背面。一旦任务成功,"嫦娥四号"将成为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登陆的探测器。消息传出,引起科学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因为神秘的月球之背即将揭开面纱,而一些流传已久的传言,也注定要不攻自破。为什么"嫦娥四号"会选择去月球背面着陆,月球背面隐藏着哪些未解之谜呢?我们今天就来一次月球背面大揭秘。传言中的外星人基地一直以来,在网上经常能看到关于月球背面的各种传言。  相似文献   

5.
正皓月当空,曾经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陶醉,也因此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吟月的诗篇和遐想!我国"嫦娥"系列探月卫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月梦想,开启了人类月球科学探测的新征程。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嫦娥五号"将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从月面起飞,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然后采集并带着2千克月球土壤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同学们,让我们跟着"嫦娥五号"一起去看看月球月貌吧!  相似文献   

6.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返回地球,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此次“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飞行,也是我国首次完成地外天体样品采集。它完成了一次特殊的使命--将月球原生态土壤带回地球。  相似文献   

7.
1.嫦娥五号,完美完成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任务 2004年正式启动的嫦娥探月工程,计划通过"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方位研究月球.随着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T1试验器等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嫦娥工程成功完成环绕和着陆两大月球探索使命,并实现了人类首次软着陆和巡视月球背面的壮举.  相似文献   

8.
伊群 《今日科苑》2006,(6):29-30
前些时媒体报道,我国的探月航天工程进展顺利,“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的各项关键技术已获得突破性的进展,预计将在 2007年升空探月。报道说,“嫦娥一号”探测飞船将绕月飞行8-9天,完成几大科学任务: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及月壤厚度; 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及分布特点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成功完成月球采样任务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其组成部分之一的轨道器,已于2021年3月15日在地面飞控人员精确控制下成功被日地拉格朗日L1点捕获,成为我国首颗进入日地L1点的航天器。2011年8月,嫦娥二号探测器从月球轨道出发飞过日地L2点,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天宫二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正式入驻太空。这一重要讯息自然让全国人民高兴。与此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我国还有无其他探测器在深空中存活?答案是,有。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那些久居"深宫"的"太空探险家"。早于"嫦娥三号"升空的,是"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二号"被赋予的任务是进一步完成"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使命,同时肩负着为"嫦娥三号"探路的"担子"。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经过长达23天的探月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顺利"回家",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嫦娥飞天,举世瞩目。嫦娥五号以完美的表现惊艳全球,在中国探索太空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随着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往返距离近80万公里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任务正式开启。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07-I0008
【导读】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自12月2日由长征三号乙改二号型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以来,经过两次轨道中途修正、近月制动、降轨和动力下降等阶段,于14日晚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正式“落户”在月宫“新家”——虹湾。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地在月球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登月的国家。人类最近一次登月行动是37年前的苏联探测器"月球"24号。为什么时隔三四十年后,人类的目光又一次重新聚焦月球呢?这与月球作为太空探索"前哨",  相似文献   

14.
<正>2004年初,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绕月探测一期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是整个月球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就像其他国家都为自己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一个名字一样,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嫦娥工程"。实施"嫦娥工程",将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比如,月球上大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个待在遥远太空中的探测器,如何能频繁被人们提及?在这个问题上,"嫦娥四号"用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努力工作,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这不,"嫦娥四号"又一次因为重大发现登上了各大版面的头条,这一次是关于月球深处的秘密。"嫦娥四号"的重大发现北京时间2019年5月16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嫦娥四号"的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团队通过"嫦娥四号"的探测数据发现,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低钙辉  相似文献   

16.
月球车之最     
正随着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释放月球车"玉兔"二号,至今已有7辆月球车在月球上留下了车轮印记。月球车的学名是月面巡视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专用车辆,可分为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两类;按行走方式,月球车可分为轮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月球车     
刘宇 《百科知识》2014,(1):22-25
正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肩负首次登月任务的探测器"嫦娥"三号送入轨道,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区软着陆。这是中国第一次将自己设计的月球车送上月球。"玉兔"号月球车究竟什么样?它与国外的月球车有哪些不同?它将完成哪些科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自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载着宇航员首次登上人类梦寐以球的月球以来,太空学家们逐步揭示了月宫的神秘面纱,意欲将它建成可供人类生存的"第八洲".目前,以日、美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逐步解决未来在月球上生活将会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正继2016年美国在NASA空间站培育出第一株在外太空开放的百日菊之后,中国的土豆和拟南芥两种植物的种子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于2018年登陆月球表面。届时月球上将开出第一朵土豆花或拟南芥花。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它的白天持续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而接着就是两周的黑夜。那里没有碳,而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元素。寻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24日下午6时5分,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举世瞩目下成功发射,载着中国人千百年的梦想向月球飞去,11月5日11时37分,"嫦娥"完美入"宫",开始了我国的首次绕月飞行。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在此之际,我们特邀国家级航天研究员尹怀勤先生撰写此文,以期能让广大读者对"嫦娥"有所了解,并感受她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