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发明与革新》2013,(4):2-2
2000万公里 截至2月28日10时18分,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成功突破2000万公里,标志着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能力实现新的跃升。目前,卫星状态良好,各项飞控事件执行正常,嫦娥二号卫星正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I0012-I0013
在遥远的太空,嫦娥二号又向地球传来了好消息。1月5日23时46分,成功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突破1000万公里。这是中国航天飞控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飞行控制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相似文献   

3.
数字     
5000万公里7月14日1时许,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突破5000万公里,再次刷新"中国高度"。目前,卫星状态良好,正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17种人体肠道内充满细菌,其中的有益细菌有助于食物消化。日本研究人员的一项新发现显示,肠道内有17种细菌能帮助人体调节失衡的免疫功能,防止出现炎症。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0-10
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从172万公里外深空传回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目前,嫦娥二号卫星状态良好,各类飞控事件执行正常,剩余推进剂约115千克。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10,(11):49-49
前不久.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对新闻媒体介绍了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的有关情况。他表示,目前,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进展顺利,嫦娥二号卫星、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正在做发射前的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实施飞行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I0015-I0016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15日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我国嫦娥二号卫星目前在距离地球约700万公里处与“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并利用星载监视相机获得该小行星的光学图像。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该小行星近距离探测,我国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第四个探测小行星的国家(组织)。  相似文献   

7.
金科 《金秋科苑》2010,(22):87-88
2010年10月27日19时30分左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嫦娥二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对月球虹湾区开展高分辨率成像,这是“嫦娥二号”第一次在15公里高度处对位于月球正面的虹湾地区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8.
飞得最远的宇航器 空间的风潮一直是长盛不衰。1972年3月2国首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宇宙探测器—“先驱者”10号。这个宇宙探测器携带有一张地球人类的“名片”,出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和太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10号探测器及探测器的飞行轨迹和地球人类相貌的简图。如果外星人获得了这张“名6.3亿公里)、473.7离地球约为13.510号探测器于1986年6]地球的距离大约有110300万年之后抵达金牛星座。 10号之后,1973年4月5者”1011号宇宙探测器是人类第一1995年9月因为电池耗尽而与地球失去了联系。科学家推算,它已在1990年258.5亿公里)的…  相似文献   

9.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返回地球,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此次“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飞行,也是我国首次完成地外天体样品采集。它完成了一次特殊的使命--将月球原生态土壤带回地球。  相似文献   

10.
玉杰 《知识窗》2007,(12):52-53
在“嫦娥一号”离开地球到达月球的整个过程中,一共有10次重要的飞行控制事件.它们分别为1次远地点变轨、3次近地点变轨、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经过这10次关键的飞行控制,“嫦娥一号”才能最终从地球飞向月球,在今后的一年时间里,为中国人直接了解月球发挥作用。“嫦娥一号”整个奔月过程历时共15天。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嫦娥一号卫星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到现在已经运行了70余天,期间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第一次超过地球以远8万公里、第一次摆脱地球引力、第一次被月球捕获、第一次传回月面照片……,每一个历史时刻都让国人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14日晚,全球迎来近70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看起来比平常大14%、亮30%。乃常见天文现象"超级月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天文现象,在天文学中的准确称谓为"近点朔望月"。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呈非标准椭圆状,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并不恒定,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最近35万多公里,最远40万公里左右。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就有可能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07,(11S):I0001-I0004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多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千米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天宫二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正式入驻太空。这一重要讯息自然让全国人民高兴。与此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我国还有无其他探测器在深空中存活?答案是,有。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那些久居"深宫"的"太空探险家"。早于"嫦娥三号"升空的,是"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二号"被赋予的任务是进一步完成"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使命,同时肩负着为"嫦娥三号"探路的"担子"。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15.
欲上九天揽月,这一直是中国人几千年始终挥之不去的梦想,中国人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如嫦娥一样奔向月球。如今,中国人的这个梦想实现了,嫦娥1号卫星离开地球这个人类的摇篮,成为我国第一个脱离地球引力场奔向38万千米外广寒宫的使者。嫦娥1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相似文献   

16.
减速、下落、撞击……“嫦娥1号”卫星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于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上。在撞击过程中,“嫦娥1号”携带的CCD相机最后实时地传回清晰的撞击过程图像。随着此次“受控撞月”的准确实施,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相似文献   

17.
“嫦娥二号”正在征程.作为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第一步,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的科学探测成果也不断涌现。各种专利十余项,正在申请的有近60项。  相似文献   

18.
旅行焦点 土星旅行前期的一些阶段性标志: 2004年6月11日,遇到土卫九——菲比(最近距离为2000公里,约1243英里)。 2004年7月1日,土星轨道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 2004年12月25日,惠更斯探测器释放。 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探测计划执行。 卡西尼将要在轨飞行4年,在这期间,飞船将会进行75次的环绕土星飞行,并45次飞近泰坦卫星。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类发射的“星际游子”中飞得较远的有四位:“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它们都是人类派往银河系的大使。其中“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是名副其实的先驱者,它不仅是4位“星际游子”中发射最早的一位,而且是人类发射的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探测器。  1972年3月2日,“先驱者”10号在美国发射升空。1973年4月5日,美国又发射了“先驱者”11号探测器。“先驱者”10号探测器于1986年6月飞出太阳系,目前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10亿公里,如果顺利,将在200万年之后抵达金牛星座。“先驱者”11号探测器在1995年9月因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14,(6):12-12
正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探索月球,我国已经具备开展火星探测的条件。叶培建表示,深空探测,必须要走到比月球更远的地方,我国航天人在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