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的产学研的合作对于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产业园区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创新型城市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找出和解决昆明市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的问题,本文针对昆明市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趋势下广东省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回顾广东省专业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广东专业镇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产业技术层次低下、产业链环节缺失、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加快产学研合作、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推动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等加快广东省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加快转型升级的问题更加突显。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如何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键还是在于有效地吸引人才、技术、智力,特别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与科技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进一步建立健全全面、系统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和渠道,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体围绕江西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分别讨论了产学研发展的现状、整体框架和功能设计。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构建以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平台的实现有助于各类主体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江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业互联网建设与产业智能化的发展变革,推动江苏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江苏省基于区域产业基础和特色,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建设创新平台载体,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优良环境。提出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服务集群生态系统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6.
产业科技合作对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客观要求,而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则从多方面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基础.在基于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中,不同城市或区域根据自身的经济技术条件,可采用和实施不同层次的创新模式,实现各自的创新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高端海洋产业对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充分认识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我国高端海洋产业发展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从加强政府政策支持、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疏通融资渠道、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立健全高端海洋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大环境,分析构建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必要性,提出打造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的总体结构框架模型、平台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实施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时需注意的问题,对构建区域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产业园区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在聚集优势产业和增长新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产业园区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现下,为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经济跨越式及科学发展,需重视其创新能力建设。文章通过分析湖南省产业园区整体的创新能力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加快园区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如何促进高端人才资源集聚?如何“借智引脑”提升区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引进大校名院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这是浙江嘉兴市科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而在“市校合作”的进程中,浙江嘉兴市科协找到了解决问题“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医疗器械行业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高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持续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从浙江省医疗器械行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并提出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产业园区发展趋势、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和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以产业服务为特色的智慧产业园区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测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和探析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引领作用,意义重大。研究联合体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带动区域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为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视角。选取2014-2019年我国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研究联合体的视角构建涵括产业结构水平、创新驱动水平、数智赋能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寻找其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470,处于中等水平;水平最高的深圳与最低的乌昌石之间的差为0.545,差距较大;东部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南方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平均水平为0.519远高于北方的0.3932,南北方差距明显。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表明:示范区研发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研发创新通过知识发现和技术创造带动示范区产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人才支撑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提升人才存量进而引发“知识外溢”效应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能力与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搭建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牵引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示范区通过吸引资源要素聚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合作能力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整体而言开放合作跟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不大。鉴于此,示范区应搭建完善的研发创新环境、打造致力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研发平台、构建研发人才体系、探索差异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是以建设发展模式为特征,它亟待通过转型升级向优化运营发展模式演进,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取向及路径:一是从文化创意的产业化集聚,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意化演进;二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统园区,实现向基于信息化的文化创意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型园区演进;三是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者,实现向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运营商主体的转换;四是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自我发展,实现向引领区域创新、创意、创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中心演进。  相似文献   

15.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践证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结构升级。本文就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做了初步思考,并形成了《东川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东川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情况、找出园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园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实现跨跃式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数字赋能战略、长三角一体化下,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与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深入产业发展要素与服务模式创新,促使园区与企业"双循坏"转型升级.文章以"长三角一体化""数字化改革"为背景进行高度情境化的区域样本研究,采用实证案例与访谈分析等方法,了解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机制的执行过程,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及...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可靠手段。本文基于系统构建的智能化体系框架,测度了2010-2019年区域智能化水平,并将科技人力资源异质门槛纳入智能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机理框架,通过构建非线性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在不同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异质门槛下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区域智能化水平整体偏低,存在一定发展空间,且地区差异显著。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呈现出显著的科技人力资源异质门槛效应,较低程度的科技人力资源显著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科技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并突破“临界值”,科技人力资源显著正向推动智能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即智能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呈现U型关系。研究回答了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利用科技人力资源实现智能化、帮助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为现有研究提供系统性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论述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分析了科技园在构筑区域科技公共平台、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并提出建设集产学研合作、创新资源聚集、高端产业孵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及区域创新文化培育于一体的生态产业研发创新基地和科技服务业集聚园区.支撑黄河三角洲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视阈下的区域创新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必然趋势和路径。然而,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产业组织特征严重制约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基于此,在对区域创新平台的内涵、运行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证地论证了区域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最后从多层级互动的角度辨析了产业集群视阈下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架...  相似文献   

20.
张艺  陈凯华  朱桂龙 《科学学研究》2018,36(10):1896-1913
本文以中国高铁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案例,试图探究学研机构与企业在参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双方创新能力的演变过程,以揭示后发国家在技术追赶过程中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演进机理。本文发现学研机构与企业在巴斯德象限(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双方共赢。其中,产学研合作推动了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演变(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进优化→技术原始创新),同时也推动了学研机构学术能力的不断发展(前沿技术科学原理的追踪研究→突破性研究→引领性研究)。本文研究对后发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