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博物馆运动的发展,观众逐渐成为博物馆活动中新的重点,而博物馆观众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就观众的类型而言,按照需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但在观众实践调查中,存在着标准性观众、典型性观众以及真实性观众这样的潜在类型划分;就观众研究内容而言,满意度和大数据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文章讲述了当今社会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作为文明教育的基地,如何提高观众接待的质量以及观众的参观质量,为观众创造良好的参观氛围提出了首先要做的事情:改变观众由原来的等候排队购票或领票的方法为由观众自行在电子触摸屏上点击后自动出票的方法,既给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个印象又为博物馆的观众统计管理及观众接待工作的安排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欧美博物馆观众人数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留住核心观众成为西方博物馆界的当务之急。而我国博物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出观众结构问题的隐忧。“经常性观众”成为探讨这些问题的重要基础性概念。为此,我们在界定“经常性观众”概念和爬梳其研究传承的基础上,针对南京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钱学森图书馆的来馆观众开展定量研究,围绕经常性观众的构成情况、影响变量以及变量与经常性观众的关系进行频次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博物馆绝大多数观众是非经常性观众,据此提出针对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观众的不同策略;主张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将非经常性观众变成经常性观众,并以此作为长期目标,促使参观博物馆渐成日常。否则一旦“博物馆热潮”消退,将会不断失去观众,从而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造成灾难性打击。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电影观众审美的质性研究较多,而有关中国电影观众审美的量化研究阙如。本研究立足于中国观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探讨了北美电影感知价值与观众忠诚的关系。在研究模型设计上以观众忠诚为自变量,以电影感知价值为因变量,以观众满意度为中介变量,辅以人口学变量相关要素为控制变量。通过SPSS软件对643份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自变量、因变量及中介变量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影响,且观众满意度在北美电影感知价值与观众忠诚这一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果作用。针对北美电影在华市场的“遇冷”现状,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注重电影感知价值、扩大观众满意度的产业驱动效应、尊重观众文化个性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观众参观时间是博物馆观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观众对展览的关注程度。本文利用跟踪观察法调查了2014—2019年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生态厅的观众有效参观时间以及展板和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观众有效参观时间总体偏短,且在不同人群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展区差异明显。在影响观众有效参观时间的重要因素中,标本大小和标本珍稀度是关键因素。观众对展板和多媒体的利用率均较低。为提高观众有效参观时间,建议为观众提供讲解、合理分配展品、适当延长展线、展板和多媒体要少而精且内容应及时更新等。  相似文献   

6.
在竞争激烈、收视率成为电视台生命线的当下,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制作观众要看以及爱看的电视节目,成为电视编辑的首要之责.观众需求存在复杂性,不同层次观众有不同需求,观众需求存在多元取向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在此情况下,电视编辑应满足观众需求,全方位提高自己,形成自身良好的理论素养、知识素养、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观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认识观众成为博物馆工作的必要基础,也是评估优质展览的标准。本文从博物馆观众研究定义的演变、观众分类分层的理论梳理出发,结合互动体验模式及研究方法上的"以观众为中心的评估层级"模式,从行为、知识获得和情感测量三方面对湖州博物馆《吴兴赋》展览进行观众实例研究。同时,在不断演变的观众研究理论上,从行为主义到诠释批判再到后现代主义,我们必须在观众研究过程中更加重视地方、社区及个人体验。  相似文献   

8.
浅谈电视人的观众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人的观众意识,是以观众为本,全心全意地为观众着想和服务于观众的思想意识。它要求电视人心中时刻装着观众,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尽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种观众服务意识主要体现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彩、质量优良的电视节目,并把观众愿不愿意看、喜不喜欢看作为节目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2008年贺岁片<集结号>热播后,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影片的前半部分,残酷的战争场面让观众震撼,壮烈的战斗场景让观众感动,激烈连贯的情节不让观众有喘息的机会,便引领着观众的心绪过渡到了影片的下半部.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浙江广电集团成立五周年。经省广电局批准,集团在2006年11月3日-8日主办了中国(浙江)电视观众节。观众节活动围绕"回报观众,回报社会"主题,为观众度身打造了观众最喜爱的十大电视剧和十大广告排行、十大剧献、集团开放日、百名主持人走进观众、观众嘉年华、互动联欢会、广告钱塘盛会、全球通·激情飞扬大型主题晚会八大项目。作为"观众自己的节日",得到了全国观众的热力追捧和积极响应,在全省上下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全国各地直接参与观众节各项活动的有近8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1.
陈敏 《新闻传播》2023,(9):15-18
近年来,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发展期,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影片质量来说,都有长足进步。这其中离不开观众的参与。观众的需求是电影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观众群体中的接纳度,并由之产生的反馈,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生产的走向。在电影的传播流通环节,观众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影经历百年,中国电影观众始终陪伴左右。但目前研究中国电影观众的文献不算太多,对于中国电影观众如何认知电影,如何参与电影,还有很多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空间将器物与观众型塑为被动观看的"物"与主动观看的"人"。现代性社会赋予了博物馆公共性与文化性的属性,而博物馆空间中的器物则被表征为满足观众文化需求与感官体验的物品,观众亦成为了器物表征的建构者。在博物馆现代性的影响下,观众通过自身的观看方式改变着器物的表征方式,并改变着博物馆、器物与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的观众,是生活于现代性社会中的群体与个体,是博物馆发展与现代性社会发展契合过程中的观众。博物馆在型塑器物表征的同时,亦在将观众型塑为器物表征的建构者。  相似文献   

13.
新闻记者一向被世人视为无冕之王,电视台总编室手握节目播放与否的大权,则更是王中之王了。正因如此,电视台常常表现出一种王者之气:电视台播放什么,观众就要看什么,电视台主宰着观众,观众十分被动。尽管近年来电视频道增多了,观众可以在众多的频道中进行挑选,但这并不能表示观众就是主动者了。因为从观众与电视台各自的整体角度而言,观众仍是被动的.这有些像西方社会的工人,不能挑选被剥削,只能挑选被谁剥削,观众也不能凭可以挑选某家电视台而对于电视台整体而言采取主动措施.而事实上,观众在看电视的过程中消费了时间或金…  相似文献   

14.
东方电视台请观众点播。他们设立了“电视剧观众点播剧场”,广大观众对此反映强烈。有线影视频道请观众评分。他们推出“一周影视剧排行榜观众评分活动”,根据观众投票评选出一周最佳剧目、最差剧目及前4名排行榜,每周进行公布。这一活动已获得观众的积极响应。上海电视台则是请观众审片。他们建立了“观众审片组”,请市民为选片、播放出谋划策。这些措施说明电视台在荧屏竞争中已逐渐树立起“观众是主人”的意识,这无疑是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播出是吸引观众的基本要素,也是电视广告成功的核心。因而,在激烈竞争的电视系统中,各个电视台和频道在节目上使用各种竞争性策略来吸引观众,留住观众,谁能争取到较多的观众,就意味着谁更成功。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观众研究是博物馆实践及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中国观众研究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现阶段国内观众研究实践的发展脉络、现状及趋势,另一方面有助于探索观众研究的学科体系。本文以1984年至2020年2月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19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将这些成果划分为“观众研究”“观众评估”和“理论方法”三个类别,来阐述国内博物馆观众研究的发展特征。结果显示,在国内的观众研究发展结构中,“研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评估”上升趋势显著,对“理论方法”的讨论趋于平稳。国内观众研究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源于内在的学术与实践经验自然累积,另一方面源于外部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施加的强烈催化。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日益紧密。本文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得出观众感知体验上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满足观众文化需求的发展对策,以期形成博物馆与观众的良好互动态势,让更多观众分享博物馆文化,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秀娟 《今传媒》2016,(3):79-80
本文以影片《午夜狂奔》为例,从三方面分析导演如何吊足观众的期待视野,如何将观众的期待视野得以满足和提升.文中从对演员的选择和人物形象的颠覆,从动作戏中激烈场景间的对比,从镜头间剪辑速率和景别取舍等来刺激观众的感官来分析,使观众在心理与生理上获得宣泄和满足.最后导演抓住观众的心理,在情感升华中提升观众的观影满足感.这种导演与观众间的博弈是该影片获得成功的秘诀,对以后其它影片的成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观众体验是博物馆等机构为观众提供的核心“产品”。然而现阶段,如何定义和测量体验,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简·帕克和罗伊·巴兰坦,在基于博物馆观众研究和休闲旅游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用一个更广泛的视角重新定义了观众体验。与此同时,提出了观众体验的“多切面模型”,用于描述和测量观众体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这两个观众体验的重要成果,并基于这一成果,探讨观众体验与学习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视媒体特别是电视新闻栏目,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逐步调整与观众关系,让观众拥有了更多参与机会。电视从以前的单方面表达,向与观众互动中表达、观众参与中表达转变。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