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球村里的众多发明大多源自中国人,如令西洋人倾心恋慕的屏风。中国有关屏风的记录可溯至公元前4世纪的周朝,但描述其具体样式的文字至汉代才出现。7世纪时,使用屏风已很普遍,成为唐代家饰与隔间装置的风尚。之后,屏风传入日本并获得长足发展。中式屏风功能比较单一,主要用于替代帷幕或墙围,因不常搬动。故多为厚重的木料结构;而和式屏风,则讲究细节品位,逐渐衍生高、矮、双扇、六扇、八扇、单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屏风一、屏风的起源《物原》说:“禹作屏。”此说虽早,但无据可证。《三礼图》说:“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此说虽有根据,但还有比其更早的记载。《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恋人     
余振 《滇中文化》2000,(4):36-37
时间2000年9月地点兰的宿舍人物兰,女,城市青年明,男,城市青年(幕启:台中沙发,台左茶几,摆花瓶、录音机,台右丝织屏风。兰身穿练功服,在节奏明快的音乐声中练习健美操,时而停顿,时而重复。明上,手拿影碟。敲门。兰侧耳听,不管它,继续练习。明又敲门,兰将录音机声音调小。  相似文献   

4.
请帮个忙     
薛琴 《滇中文化》2005,(4):18-20
时间 当代 地点 张大爹家 人物 张大爹——男.50岁农民 张大妈——女,50岁左右(张大爹之妻) 吴干部——男.30多岁.某信用社主任 [舞台上一幅小康人家摆设.一面屏风上贴着一幅对联,屏风前,桌子一张,椅子两把。(张大妈一边摸头发,一边上。见老头儿迟迟没跟出来,对里面喊道。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将要提到的长谷川等伯,其代表作之一便是这幅《松林图》屏风,它曾令我激动不已,并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两扇既可独立存在,又可对接一起的六折屏风,总长694厘米,高156厘米。这幅近7米长的巨作,为金泥地纸本,上施之以单纯的墨色,配以几方精巧的朱红印章,金、黑、红三色的主次搭配,再加之简练的构图,从而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远处放眼望去,整个画面呈一片朦胧,在这朦胧氤氲之中,聚五攒三若隐若现地显出几簇松林,沿着松林延伸的趋向,观者的视线被逐渐引向画面中央,  相似文献   

6.
梁平 《滇中文化》2002,(3):43-43
红塔区李棋镇下赫村农民企业家、省劳动模范曾为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建设捐资过的优秀共产党员李自祥私人投资一千多万元新建造的万荷园占地30亩。公园大门楼上写有“万荷园”三字,系革命老前辈、解放前曾任中共云南省地下党负责人、现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九十多岁的名书法家李群杰所题。步人大门,首见高大的龙图屏风墙上的对联:“振民族精神自强,展乡村风貌独有”。屏风墙背面有原玉溪地委书记段毓华为万荷园落成的题诗:“十八春秋艰苦尝,自逢改革好时光,祥云霭霭笼田野,瑞气浮浮出赫庄,菡萏花开莺燕舞,万里景美蕙兰芳,天下同乐儒商愿,乐建瑶村意兴长。”  相似文献   

7.
联语趣谈     
联语趣谈尤磊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与诗为近,但终究不同于诗。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灵活鲜明,雅俗共赏,能写景,能抒情,能言志,能记史,能褒贬,能慨叹,能讽刺,能鞭挞,故而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世说新语》载,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与荀...  相似文献   

8.
舜象故事的母题蠡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舜象故事的母题蠡测陈星灿舜象故事①最早见诸《尚书·尧典》。经先秦诸子比如《孟子》和稍後的《史记》的传播,到了魏晋已经是家喻户晓,以至於在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上差不多描绘著这个故事的完整画面②。历代的研究者或著眼於这个故事的道德解释,如《孟子》,或...  相似文献   

9.
吴超平 《世界文化》2009,(11):50-51
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威廉·萨姆赛特·毛姆(1874—1965)是少数游历过中国的作家之一,中国是其创作中的一大元素,中国人的身影时常闪现在其作品中,如小说彬色的面纱》、《人性的枷锁》、《信》,戏剧《苏伊土以东》以及札记《在中国屏风上》等。毛姆的作品有助于西方读者及今天的中国读者对20世纪初中国的想象。然而,在既定的帝国主义霸权话语的前提下,毛姆的作品只有话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北京人民大会堂有一幅落地屏风铁画<迎客松>,产地是安徽芜湖.1964年,我国文学大师郭沫若在视察安徽省芜湖市工艺美术厂时为该厂生产的芜湖铁画题词:"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图画,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1980年秋,我国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路经芜湖参观铁画后,挥毫题词:"精神万古,气节千古."2006年5月20日,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培田的忧郁     
培田是闽西连城县的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有条不小的河流,河流四季清澈见底。若在以往,河里便有着数不清的小鱼。河水环绕村庄而过,像腰带一般。腰带外面便是屏风一样的青山,青山曾覆盖着风吹过也不见痕迹的茂林与修竹。房子一律朝向这片青山,在青山与河流之间还有一片稻田。房子背后还是青山,这片青山远望去便似一只卧着的老虎。  相似文献   

12.
泛论中华钱币文化张善熙一、我国钱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中华钱币文化,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老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我国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历代财政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一道屏风似的苍山,一块碧玉似的洱海,在山海之间,沃野千里,春风浩荡。这是大理在整体上给我的印象。我相信,这也是为南诏先民们所感动的大气象,否则,他们也不会把王城从巍山迁到大理来了。  相似文献   

14.
艺术资讯     
南京出土清代民窑精品青花10月30~11月2日,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在雨花台区徐家洼发掘一处清代家族墓地。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造型优美、做工精致的青花“将军罐”,堪称难得一见的精品。这件青花罐仅高20多厘米,但造型挺拔俊美,罐体腹部描绘了两支盛开的牡丹花。这种瓷罐的盖子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因此文博界形象地称其为“将军罐”。经专家鉴定,这件器物的年代应为清代早期,是康熙盛世时期的精品,虽为民窑生产,但品质上乘。双面苏绣屏风“唐寅山水画”亮相苏州近日,标价高达26万元的双面苏绣屏风“唐寅(唐伯虎)山水画”亮相苏州一家工艺刺绣店。…  相似文献   

15.
当年,一个叫西德尼·比切尔的人把萨克斯带到了爵士乐队,人们猛然发现——这里才是萨克斯应该呆的地方。从此,人们称西德尼·比切尔是萨克斯之父。尽管他不是萨克斯的发明人,但他给萨克斯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一个能充分释放能量的空间。经过一代代萨克斯手、爵士乐手的努力,如今萨克斯在爵士乐中已成为一面魅力四射的旗帜。它吸引着无数热爱爵士音乐的人走近它、拥抱它。好的乐手都是吹爵士音乐的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国第一代涉足爵士音乐的萨克斯管演奏家陆廷荃。实在太大了。我们的其他乐器与国外相比虽也有差距,但出国参赛也…  相似文献   

16.
罗开玉 《寻根》2003,(1):68-71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虽较为短暂,但“三国文化”却特别引人瞩目。在我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遍布世界的华侨、华裔中,三国文化、三国故事、三国人物,几乎老幼皆知、家喻户晓。近年来,三国文化又借助电子网络,向欧、美、非洲等地快速普及。毫无疑问,三国文化是中华文明在全世界宣传最持久、影响最深远、普及最广泛、最能为各国人民接受的一个分支文化。大家何以对“三国文化”如此痴迷呢?我认为,“三国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它的主题思想是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高度结合。将“三国文化”与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南北朝、…  相似文献   

17.
羯鼓漫谈     
在我国绚丽多姿的民族乐器花园中,有一种乐器极盛于唐代之后便逐渐湮没,这就是羯鼓。不过,今天人们还是能从敦煌壁画或五代前蜀高祖王建(907-918年在位)墓中的浮雕一睹羯鼓的风采,但想要亲耳聆听它美妙动人的声音,恐怕是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18.
敦煌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坤 《寻根》2005,(4):23-29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敦煌古代遗书总数超过5万件,从内容上讲,它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最直接、最珍贵的材料,而从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字本身来讲,它同样是我国文字书写艺术史上难得的珍品。因此,作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9.
从利玛窦携天主和圣母的画像到达华夏大地时算起,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400多年了,如果从最早中国画家所做的绢底屏风油画《桐荫仕妇女图》算起,也200多年了,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艺术家创造性的努力,特别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油画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数代油画家的不懈探索与革新,继承与创造,逐渐从幼稚到成熟,油画作为异质化进入中国化母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昆曲     
吴新雷 《寻根》2003,(1):77-83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或译为“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杰作”)的名单,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榜首,消息传来,戏剧界人心振奋!那末,昆曲为何能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化瑰宝呢?它的历史源流和艺术特征是怎么样的呢?昆腔、昆曲、昆剧的历史渊源昆曲发生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昆山的千墩是昆腔起源于民间的实证之地,而元末千墩人顾坚是最早的见证人和原创歌手。又据周元在《泾林续记》中披露,明太祖洪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