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作业中,有一道习题的正确率惊人的低,只有18%.这道题是:"有一个整数,把它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10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是( )."学生的主要错误答案是99999.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改写”与“省略”有哪些区别?我觉得很难回答完整,请给予答复。———江苏张老师答:区别有三点。一、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或用亿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省略”是把比万或亿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二、方法不同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去掉,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就行了。例如:把9500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500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在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时,经常遇到“改写”与“省略”,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为:⒈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而“省略”是把比万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⒉方法不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把26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60万;把比万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的数是几,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例如:把364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36万,而把365000省略万后…  相似文献   

4.
汉语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半靠复句。复句中的分句常有省略成分的现象,特别是主语承前省略。最常见的主语承前省略,是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略。如:“我万料不到她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表示承前省略主语) 《祝福》中复句的主语承前省略,除了如上面一例的一般方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省略的成果基础上,从语境的角度研究汉语言语中的省略问题提出了语境是省略的根本原因。并据此,将汉语中的省略分有大语境省略、小语境省略,从而使汉语中一些难以解释的省略现象得以解释。本文将虚词省略纳入小语境省略中,将大语境省略分有3小类,暗示性省略、顺接性省略、欲言又止的省略。  相似文献   

6.
欧阳美 《考试周刊》2012,(10):79-81
省略是一种自然语言现象。动词短语省略近年来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焦点之一,该省略现象以多种形式存在于英语并列句中。动词短语的省略有两种条件限制,即句法省略和语义省略。由于句法限制不能完全允准动词短语的省略,在语义限制的基础上论证了省略的动词短语实质上一个动词的代形式。  相似文献   

7.
韩延明 《考试》2011,(2):22-23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主语省略省略主语有承接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例如:  相似文献   

8.
张晓华 《考试周刊》2009,(26):216-217
主语大量省略是日汉两种语言的共同特点之一。主语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对话省略、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叙省略等。本文拟就日汉主语蒙后省略做些初步的比较与探讨。所谓主语蒙后省略,是指主语在后面出现,前面却省去不说。日汉主语蒙后省略尽管在分类上大同小异,但在表现形式及具体应用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日语发达的助词体系以及日汉复句组合的方式不同导致了日汉主语省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读写方便,人们常常把一些较大的数进行改写或求近似数(也就是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比如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或者是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这个大数的近似数。该怎样改写或省略呢?请看下面的例子。例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相似文献   

10.
经常阅读文言文会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语句简洁明了。探讨其方法,可归结为各种各样的省略,包括谓语的省略。通常,人们认为谓语是不能省略的,谓语省略往往导致语句不通顺。但是文言文谓语的省略是有条件的。大致有三种情况:①描写句经常省略谓语。②为了行文结构整齐而省略谓语。③根据前后句的动词省略谓语。此外尚有目的不明确的谓语省略,留待今后研讨。  相似文献   

11.
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为了使语言简洁明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后边句子里的主语往往可以承接前边句子里的某个成分或前边成分里的某个词语而省略,这在语法上叫做主语承前省略。主语承前省略主要有四种形式,即承前主语省略、承前宾语省略、承前定语省略和承前状语中的某个词语省略。 (一) 承前主语省略。这是最常见的省略形式。它的特点是,后边句子里的主语承接前  相似文献   

12.
省略精讲     
为了避免重复,突出关键词语,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在句子中有时就省去了一个或几个句子成分。这种语法手段就称为省略。省略是重要的修辞原则,因此,只要不损害语法结构,不产生歧义,能省略的就应省略。高考中对于省略的考查常体现在复合句的省略、动词不定式的省略以及交际用语一些习惯性的省略中。一、省略的目的省略多见于非正式的文体,尤其在对话中,省略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英语中的省略一般说来有三个目的:1.避免重复,减少累赘。省略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重复,去掉不必要的累赘和繁琐。  相似文献   

13.
省略在英语运用中.尤其是在交际对话中普遍存在,因为它可以避免重复,突出关键词语,能做到言简意赅,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在历年的高考题中也屡见不鲜。省略有词法上的省略,也有句法上的省略。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十多首近体诗。因近体诗的字数有一定限制,语言要特别精炼,故常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量词、介词等语法现象。这给教师对诗句的深入理解和透彻的讲析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对课本中近体诗的省略现象,作一粗浅分析。 (一)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大多是承前或蒙后。这有两类:一是省略诗句的主语。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省略了主语“楼上的人”。再是省略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如“不知转入此山来”和“遥知不是雪”。前句在“不知”之后省略了“春天”,意当为:不知春天  相似文献   

15.
省略     
一、省略的目的 省略多见于非正式的文体.尤其在对话中,省略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英语中的省略一般说来有三个目的:  相似文献   

16.
省略是各国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其表现为词语的省略、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在日语中,词语的省略有其自己的特点,这与日本文字、词汇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日语中有平假名、片假名、汉字及罗马字四种文字,构成的词语有「和語」、「漢語」、「外来語」、「混種語」等,因此,日语中词语省略的种类繁多、复杂。文章主要对日语中词语省略的种类、略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分析、说明,从中找出省略的特点、规律,以便对略语更好地把握、运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A5):34-35
省略表达是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人们往往通过省略共知部分,以求简明扼要。省略表达在日语中尤为突出。日语属于黏着语,助词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难发现,日语中有很多省略表达是以助词为中心的。本文试图分析以助词结句的省略表达,探讨日本文化的特点,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书面语是用手写用眼看的语言,是主流社会广泛运用的沟通交流的工具。该文通过调查聋生的日记和笔谈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聋生书面语表述中普遍存在着省略现象,其主要类型有:句子主干的省略、修饰成分的省略和其他省略。在归类分析的过程中,指出了各种省略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结构上看,主语承前省略的成分不是单一的,可以是承前主语省,也可承前非主语省。从内容上看,主语承前省略一般是可以根据语境明确还原的,有时由于表达的需要,省略还原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表达上看,主语省略是连贯语义的一种组句手段,省略是同层次内的省略,不能跨越层次,否则会导致文气不畅。  相似文献   

20.
汉英语篇中省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略现象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在汉英两种语言使用广泛并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省略现象仍然有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