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汉语的研究起步很晚,老一辈语言学家黎锦熙,张相,吕叔湘,等是这一学科的先驱者,此后断断续续有些研究的论著发表。五六十年代有两部重要的著作发表: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华书局,1953)和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订本,1981,上海古籍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正黄征、张涌泉先生所著《敦煌变文校注》(以下简称《校注》)卷五《维摩诘经讲经文(一)》有一句:"狂痴心,煎似锅,焰焰添莘(薪)天猛"。其中的""字,虽然经过蒋礼鸿、黄征、张涌泉等先生反复考释,但仍未得到确解。《中国语文》2005年第3期发表蒋宗福先生《释敦煌变文""字》(以下简称蒋文)一文,  相似文献   

3.
俗语词零札     
露柱《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卷六《丑女缘起》: 两脚出来如露柱,一双可(胳)膊似粗椽。(800页)这是形容丑女的脚胫、胳膊粗大难看,如同柱子、椽子一样。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  相似文献   

4.
在蒋礼鸿先生书斋兼卧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先生手书的大字条幅:“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正是蒋先生宽阔胸襟的真实写照。先生为人一向刚正不阿,淡泊名利。他从不为自己争名夺利,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与学习。蒋先生从事教学工作将近60年,他的学生中已有人成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可说是桃李满天下了。蒋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1978年秋天,我考入杭大中文系以后不久,就听说系里有位名叫蒋礼鸿的先生学问很好,特别在敦煌变文语言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四年以后,我报考汉语史专业的硕士生,排名招生导师之首的就是蒋先生。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与先生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博士毕业论文《<世说新语>语词研究》也是在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些年有幸列先生门下,面聆教诲,耳闻目睹了先生的道德文章。了解越多,崇敬愈深,真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写下这篇短文,以作对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2005年《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佟克力先生的《伊犁资料与研究综述》一文,对伊犁研究的重要资料的钩沉,做了相当的努力,给读者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对建国以来有关伊犁民族文化史资料的介绍,相当充实,比较系统。这是多年来读者一直期盼的文字,它的发表是很及时也十分有意义的。但细读佟文后,觉得还有些重要的资料未能收录介绍,有些言论似有偏颇之处,愿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7.
情交两代     
蒋礼鸿先生与先父任心叔(铭善)先生是故友。虽父亲先生两年毕业,在之江文理学院教过蒋先生,但两人在学问上经常切磋,早已结为至交。1994年10月蒋先生卧病于浙江第二医院,我去探望,他拉着我的手沉缓地说:“从1936年认识你父亲起,到他1966年去世,我们前前后后有三十年之交。”其实,蒋先生与父亲的情谊岂是这可数的三十年?父亲过世后,蒋先生最关心的是他遗著的整理出版,当然也关心我的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8.
陈白沙先生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今年,是陈白沙先生诞辰565周年,我们这一期学报发表有关陈白沙先生的一组文章,以表示对故乡名人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蒋礼鸿先生主编的《敦煌文献语言词典》作为研究敦煌文献语言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为敦煌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拟指出其词目释义不当、取词不当等疏漏之处,以供其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蒋礼鸿先生主编的《敦煌文献语言词典》作为研究敦煌文献语言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为敦煌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拟指出其词目释义不当、取词不当等疏漏之处,以供其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语言学家魏建功的专辑在《文教资料》1996年第4期、第5期刊出后,受到许多读者的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陈新先生、南京大学教授鲁国尧先生、吴永坤先生等多次来函来电对这组资料给予热情鼓励,同时,也指出资料中的一些笔误和校对错误.在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下面特对这组资料作一勘误,以便研究者利用.  相似文献   

12.
《敦煌变文集》卷四所载《降魔变文》,由王重民先生根据六种敦煌写本校录。其后徐震堮先生《敦煌变文集?遣拐芳啊对俨埂?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及附录《〈敦煌变文集〉校记录略》,又续加补校。笔者再为摭拾若干条,以为续貂。《变文集》校记引丁卷异文有须改正者,一并附焉。引文出自《敦煌变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  相似文献   

13.
继王重民、王庆菽等六先生辛勤耕耘校录成书的《敦煌变文集》出版后,蒋礼鸿、徐振堮、项楚诸先生续作,成就可观,有功于变文研读自不待言.今天,研读变文的条件已自不同于当年.笔者在前辈及时贤的鼓舞下,东施效颦,试为补遗拾阙,惟识者正之.本篇为王庆菽先生校录的S.4571号卷子.为便于排印,凡无异议之俗字别体及原校,  相似文献   

14.
刘培育 《教育》2011,(26):49-50
1987年,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一个颇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金岳霖先生》的文章,在知识界引起了反响,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金岳霖热。据说,这篇文章还收入了中学课本。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说,他和王浩是好朋友,"相当熟",王浩是国际知名学者,而他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岳霖的"。接着,汪曾祺发表了  相似文献   

15.
蒋礼鸿先生所著《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下简称《通释》)一书,初版于一九五九年三月,至一九六二年六月,即出了三版。近年来蒋先生对这部书又不断地进行修订补充,于一九八一年四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加以重版,是为第四版。四版比三版增加了一百余条词目,在篇幅上,比过去增加了一倍(三版凡十五万九千字,四版三七万五千字)。肄习之余,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谨提出来向蒋先生和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16.
诗歌《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代表作。闻一多先生于1922年7月赴美留学,1925年5月离美返华。这首诗,最初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4月8日出版的第3号上,诗后注明写作日期是1925年4月同时发表的,还有一首《黄昏》。(参见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的《闻一多全集》“年谱”,以下不注明出处的引文同此) 1925年4月,诗人明明还在美国。但不少评论似乎都忽略了这一点!北京出版社《阅读和欣赏——现  相似文献   

17.
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六位先生轮校编成的《敦煌变文集》,给敦煌变文的研读开拓了大道通途。但变文难读,待校之处仍多。徐震堮、蒋礼鸿、郭在贻、项楚诸先生续加补校,成果辉煌。然未竞处仍存。谨以《维摩诘经讲经文》五篇  相似文献   

18.
伯安立说     
语文教育家陈伯安先生,打算把他几十年来关于文化教育的思考,用哲理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计划写100篇,然后定名为《伯安百说》。本刊得知伯安先生这一宏大设想之后,便捷足先登索取了他最先出手的六说,分别发表在本刊今年第1期和第3期上。文章发表之后,读者反响强烈,众口一词称好,并有多家报刊进行转载。于是,本刊决定继续发表伯安先生的这组文章。敬请广大读者关注。伯安立说 陈伯安作者小传陈伯安,生于1944年,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987年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历任武汉市长虹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3页:“山顶洞人已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会制造骨针,把兽皮缝成衣服。”这一表述很容易使人误以为山顶洞人“开始”采用“磨制”技术制造石器。事实上,山顶洞人只会采用磨制技术制造骨器,还不会采用磨制技术制造石器。1975年第12期《文物》发表了一丁先生《从我国一些旧石器文化资料看早期原始社会的发展》的文章,在论述山顶洞人及其文化时指出,“山顶洞人重要的工具是石器和磨制、打制的骨器”。一丁先生还进一步指出:“磨制骨器技术的产生,表示生产工具的重要进步,为磨光石器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另外,1976年…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张纯修先生在贵刊今年第3期发表的《(少年飘泊)问世之始末》一文中,以蒋光慈同学的身份,回忆了有关蒋光慈的生平和创作史实,应当说,这是研究蒋光慈的第一手资料。但是很遗憾,该文在述及蒋氏的生平和创作中,出现了不少漏洞(甚至可以说是不实)。该文发表后,我委婉地以“补正”的形式,将其中几处重大讹错予以澄清,以引起读者注意。贵刊对此亦比较重视,特地将拙稿转张纯修先生,张先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