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人的角色由他的社会地位所决定,人在社会上总是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这一教育角色,在新世纪应该是三种角色的结合:教师角色、班主任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班主任应由传统的教师向辅导员的观念转换。不同的观念导致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是明显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角色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这个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班主任首先要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增强角色责任感;同时要做好学生的角色规范建设;并且正确运用角色期待,启动学生的内驱力;最后妥善处理角色冲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试论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角色应该是学科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这三种角色的结合。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角色冲突。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班主任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转换教育观念 ,运用个人魅力 ,通过多种渠道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干部的角色意识,要求班主任对学生干部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工作安排上要正确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同时,应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建立学生干部的档案。  相似文献   

5.
杨蕾 《教师》2012,(27):16-17
班主任怎样通过角色改变来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怎样做到关注与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通过思索与实践,我得出的经验是——用心用情,适时而变。用心,即花心思、动脑筋,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出正确的角色定位;用情,即用真情、去体会,感受学生的情绪变化,抓住最佳的转变时机;两者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管理。结合以往的工作经历,我总结出班主任基本上要做好以下四种角色改变:一、住校生活中,班主任是解决矛盾的“大管家”  相似文献   

6.
李冬灵 《职业技术》2006,(12):150-150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在院领导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执行着;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是学生的第二家长。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学校组织中处于特殊地位。下面谈谈本人在班级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高校班主任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一方面,要传授好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本领;另一方面,要作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作好班主任工作,特别是细致入微的作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教师应努力当好三个角色,即当好“导师”角色,用丹心引路;当好“父母”角色,用热心育人;当好“朋友”角色,平等沟通。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容忽视的。通过班主任采用多种形式,变换多种角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育者在管理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等观点的论述,阐明了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正因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班级学生的教育成长,需要班主任在传统与现代的教育角色中交融与适应,顺利实现向班主任新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关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过于强调班主任角色的复杂性,这不利于找准实施教育的出发点;一是偏于班主任角色的抽象化,这不利于找准实施教育的落脚点。其实,没有必要强加给班主任诸多“理论”角色,从教育的实施者着眼,围绕教育本质,贴近教育实际,  相似文献   

11.
陈全 《考试周刊》2011,(46):225-225
班主任应树立"多角色意识",在学校中应担当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的导师、纪律的管理员、父母、心理"医生"、沟通的"艺术家"、"维权"的代言人、学生的榜样等角色。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42):25-26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心理发展以及行为习惯和素质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班主任是他们在这个阶段接触最多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他们青少年阶段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引路人,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初中学生成长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比较敏感,再加上时代发展下各种各样的诱惑加持,传统的班主任的工作模式已经逐渐地无法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初中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提高势在必行。本文首先讨论了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现状,然后阐述了初中班主任进行角色互换整合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高鲲 《教育探索》2002,(2):64-64
角色一词原本是指戏剧舞台上的人物,角色的行为由剧情所规定。社会本身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将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班主任的角色形象是指符合班主任角色要求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学识和组织才能等在班主任身上的外部表现。21世纪班主任这个角色的基本形象应该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师表楷模的角色形象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对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及人生追求等有着直接的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实质…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班主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班主任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等学校,班主任的工作肩负多重角色:所学科的教师角色,学生班级的领导者角色,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协调者角色,团队工作、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者角色,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和学生职业选择的导向者角色。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学校中,部分学生学习被动,缺乏主体意识,缘于学生对自己的学生角色意识的认识产生偏差。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要通过三条途径:在认知心理上唤醒学生的需要意识,激发学习的愿望;在教学内容上还给学生选择权,唤起学生参与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利用角色转换,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校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障碍,主要是因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欠缺。班主任不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优势需求、不顾及学生心理感受的枯燥说教和唠唠叨叨、居高临下的权威思想和强迫思想、教育的主观化和定性化倾向、角色固着和角色错位倾向等造成与学生沟通困难;学生的自闭、自卑、逆反和自傲等心理倾向,而不愿或不敢与班主任沟通。对此,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责任心,真正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多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交流,并注重沟通交流的策略方能实现教育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管文荣 《班主任》2000,(3):39-40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班主任与其他人群比,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这是与他们的工作性质分不开的。班主任有多重角色身份:他们既是学生的老师,具有权威性,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和亲人,具有平等互助的关系。在工作岗位上,班主任要随时进行角色转换。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处理好与家长、任课教师、领导及家里人等多方面的交往。所以,班主任经常会出现心理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是班级这个最基本单位的灵魂和核心。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要求,班主任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示范作用、沟通能力、博爱精神、心理辅导能力等。只有具备相应能力,班主任才能担当好相应角色,才能发挥相应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入职员工在身份转换的同时,积极实现心理角色的转换,从学生角色顺利过渡到职业角色将有利于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关注心理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缩短整个心理调适期,将有助于新入职员工成功实现心理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