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师:今天,我们学习《拉萨的天空》。看老师写课题,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师板书课题,“拉萨”两个字写得大,“的’’字写得小,“天空”两个字用蓝色的粉笔写)师:谁来说说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相似文献   

2.
小芳拿着张老师刚刚发下来的作文簿打开一看,老师写的批语是:“文章写得不具体。”小芳嘟噜着嘴不高兴地对张老师说:“这篇作文我写了五百多字,还说不具体!”张老师笑着说:“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字数多’不等于写得具体。请看下面这两个句子。”  相似文献   

3.
老师们在备作文课时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合适的写作素材而犯愁。我在学校时,什么时候最吃香?备作文课时最吃香。这时,老师们不请自来——请教我写什么,怎么写。有一次写“踏青”,可是杨老师的班里有两个学生没参加,他们写什么呢?我眉头一皱说:“我给他们二人出个题:《那天,家里只有我自己》。”结果这两个人写得还真好!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写字。(板书:不简单)。老师写的字怎么样?生:好!生:老师写的字不简单。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不简单。师:想一想,再加一个字或一个词,我就更高兴了。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真不简单。生:汪老师写的“不简单”三个字确实不简单。师:上课前,老师有句话要送给大家。  相似文献   

5.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全阑著名教师魏书生新接的一个初中班集体中。有一个学生说他不会写作文.魏老师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个行。”魏老师说:“那你的作文就写一句话吧。”于是这位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话:“今天开学了。”到第二次作文的时候。魏老师对这位同学说:“这次作文能不能写两句话?”那位同学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6.
星期五放学的时候,谷老师布置了两篇作文,一篇写人,一篇记事。谷老师还说:“这次留的是小作文,写四百字就好了。”  相似文献   

7.
张娟 《教师》2012,(12):83-84
如今每周四下午写作文已成了一种习惯,而这个"习惯"在当下却"成就"了两种现象:一是老师叫头痛:时常听老师们说:又要写作文了,也不会指导,怎么讲啊,让小孩自己写吧。有了这样的心态,作文课反而成了一些老师放松的时间。二是孩子们怕得要命:不会写,没有东西写,但是慑于老师的"威吓",必须两节课内完成,所以不得"不挤牙膏",有的半天也挤不出一个字来。  相似文献   

8.
陈启骏 《小学生》2009,(4):22-22
嘿,告诉你一件新鲜事:我们学校的老师也要写“作业”啦!这学期,老师的作业还真不少呢:每天要写八个粉笔字,三十个毛笔字,一百个钢笔字,还要画两幅简笔画。“作业”虽然挺多,但老师们毫不马虎,都积极认真地完成。  相似文献   

9.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读!(生齐读课题)课文中有些词语,老师分了两行,你按照老师的格式写下来。写完了立即举手。直接写词语。不写拼音。  相似文献   

10.
师生合作学习--现代教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格情境上课铃声响过之后,江老师说:“昨天,大家对《江畔独步寻花》一课都进行了预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先学前两句,看看这两句写什么。你们先默读几遍,边读边体会,想好了就可以举手发言。”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就举了起来。生1:“头两句,写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满’字是写花多,‘千朵万朵’也是写花多,多得把花枝都坠低了。”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说的,诗中写的是‘压枝低’,写花多得把花枝都压低了,是花在上面。他说‘坠低了’,虽然也是说花多,但那是花在下面……”老师:“我也同意xx同学的…  相似文献   

11.
张小明在语文作业本上写了这样两句话:我不管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埋头一口气写起来。不管怎么困难?我们也不怕。老师看了,用红笔在两个“?”的旁边画了两个“?”。为什在“什么”、“怎么”这两个疑问词后面用问号还会错呢?张小想来想去,老是想不通,于是跑去问老师。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指着鲁迅先生写的《故乡》里的句话叫张小明看: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一会儿,老师说:“鲁迅先生写的这两句话,虽然用了疑词,但都没有…  相似文献   

12.
小翔:老师,以前每个单元的习作,总告诉我们具体要写什么内容,这次习作为什么写什么都行?老师:现在你们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过去你们已经学会了各种类型的作文。这次习作,就请你们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小翔:太好了!我想编个科幻故事行吗?老师:行!(小翔拿笔就写,被老师制止。)老师:小翔,别急。老师先考考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各种类型的作文应该怎样写吗?小翔:这个难不倒我。写人的文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记事的文章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事物有条理地写…  相似文献   

13.
小鼹鼠:羊老师,语文老师又要我们写想象作文了。 羊老师:那好呀,写好想象作文也是将来开拓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辽宁教育》2010,(1):121-121
老师甲正在评阅高考英语试卷,忽然大发雷霆:“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烂的作文。” 老师乙:“写的什么事?” 老师甲:“写了一个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英语作业     
甲老师在批改英语作文。忽然大发雷霆:“我从来没有看过那么烂的英语作文。”乙老师见状,问:“写的是什么啊?”甲老师:“写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中考作题目是“我的人生储蓄罐”,其中有一篇章,阅后令人难忘。“在我的人生里,藏着我初中生活时对两位老师的情感。”在中作对比着写了语老师和数学老师:“语老师凶神恶煞,数学老师英俊潇洒”。中具体写了两件事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段: 师: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这个“险”是生字,左右结构,左耳刀,两笔写成,注意左窄右宽。  相似文献   

18.
上周我校举行了一次写字比赛,担任评委的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写得一手好字的李老师任教钧班级却输给了写字平平的张老师任教的班级。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决定暗暗观察这两个班级的写字训练的指导方法。一个月来,我终于发现了张老师的成功来自于他遵循了写字训练的传统规则:描红——仿影——临写;而李老师的训练步骤是:读帖——临写,花了不少时间在赏字、解字方面…显而易见,描红对于学生掌握汉字结构,规范汉字笔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可笑星     
学语言就是要多听英语课时,老师完全以英文讲解,学生不大听得懂,要求他加一点中文补充。老师站在训练学生听力的立场上说:“不要害怕听不懂,学语言就是要多听。你们每天听我说英文,时间长了自然就明白了。”这时有个学生忽然说:“可是我每天听小狗叫,也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可笑级别:借口小华不爱上课,总是找各种借口请假,有一天他又想请假了,假条上写着“出殡”两个字。老师说:“都上初中了,假条都填不清楚,回去写清楚。”第二天小华又把假条送回来,得意的说:“老师,这下子你该准假了吧!”只见假条上大大地写着两个字…  相似文献   

20.
谈谈写总结     
学生:老师,您说写总结究竟是为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老师:写总结首先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下一阶段行动,使之更趋于理有效。每一次总结,都必将为你构筑起人生的一个平台,并铺垫起你一个更高的平台。其次也便于别人了解你的学习、生活、工作,获得理和支持。两个人工作实绩相当,勤于总结、善于汇报的人必然比默默工的人更容易被认可。所以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看路时,既要瞻,又要回顾。这回顾,就是总结。学生:写总结有没有固定的格式?老师:写总结没有固定格式。不过,写总结常用的格式有条款式,将要讲的内容分成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