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基于我国农业进入一个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的新阶段,中央作出了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的重大决策。2000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再三强调,要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粮食和其它土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进入小康,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应当和可能进行战略性的调整。这一历史性跨越,小仪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也对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鄢美丽 《新闻世界》2012,(7):284-285
现代农村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农村社会结构和生产力发生了变化,农村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农村逐渐城市化,农村中的意见领袖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相应的分层和细化。农村意见领袖分层为"多元性"意见领袖和"单一性"意见领袖,并且农村意见领袖细化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中。  相似文献   

4.
一目了然     
把握好当前新农村建设报道的重点第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报道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向、新作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培训农村劳动力、培养新型农民等,都是报道的好主题。第二、报道国家和各地政府调整建设资金投向和结构,由过去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气象、好做法。第三、积极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而鼓与呼。推进城乡义…  相似文献   

5.
苗馨 《大观周刊》2010,(41):99-99
本文就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紊质和效益,分析了现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门坎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粮食和其它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据此,党中央认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提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次“战略性调整”,不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适应性调整,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宣传中央的“战略性调整”,今年3月,广西日报及时组织专版《怎样把握“战略性调整”》,以署名评论带头…  相似文献   

7.
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山西省实施对农村经济结构的相关调整始于80年代初,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1998—1999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排在全国第20位之……  相似文献   

8.
郭素华 《兰台世界》2007,(23):18-19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目的在于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形态转变,促使从业人员由农业向非农产业集中,农民由农村向城镇集中,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文明由城市向农村拓展、辐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相互交融和协调发展,各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郭素华 《兰台世界》2007,(12S):18-19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目的在于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形态转变,促使从业人员由农业向非农产业集中,农民由农村向城镇集中,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文明由城市向农村拓展、辐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相互交融和协调发展,各种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向多种产业并存过渡。随着农民经济生活的逐渐复杂化,农民的经济观念也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信息意识是现代经济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大众传媒是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处在现代化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农村经济生活的现状分析出发,探讨一下图书馆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经济职能问题和图书馆实现这一职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及为此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一、“信息障碍”已日益成为农村经济生活中的首要问题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乃至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据198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乡镇企业的年总产值达到2,481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乡镇企业的总数有11,094多个,职工达6,4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8%。  相似文献   

12.
经济报道已成了当今新闻单位的重头戏。但是,近年来县广播电台记者在向本县经济部门,尤其是乡镇企业采访时,常会遭到冷遇,而省市以上新闻单位记者去采访时,却常会受到热情接待。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县台的同志作一番思索。时到今日,农村已走上了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农村经济结构和??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历来封闭的农村也开放起来了,许多生产者和经营者陆续登上了全国乃至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是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个中心,搞好并加强县乡村三级农科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充发发挥网络在加快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是服务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提起农村报的办报思路,任何一位稍有新闻知识的人都会说,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在可读可用上下功夫。但在具体怎样服务,如何才算是可读可用这个问题上,则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个人以为,可读可用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读者结构和索质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读者结构的变化。这里所说读者结构的变化主要是指农村报读者群结构层次的变化。由于改革开放及市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如何做好农业和农村的宣传报道?我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时俱进,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拓宽新视野,扩大报道面。这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形势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阶段,各地都在坚持以市场改革为取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形成以乡镇工业为主体、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效益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回建 《档案天地》2009,(3):47-53
一、散居回族村庄经济结构调查分析 散居回族村庄经济是散居回族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统计.全国共有回族人口9816805人,其中居住在农村人口5369712人,占回族人口的54.70%。可见,居住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回族人口还占很大比重.而散居回族中村庄经济发展也是其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17.
郝周成 《新闻世界》2011,(1):177-178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发展滞后的具体情况,农村网络信息建设是经济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只有农村、农业实现信息化经营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由中宣部、农业部主办的向西部贫困乡镇赠送《农村经济技术社会知识丛书》和“双思”教育声像片仪式,为新世纪的“三下乡”活动拉开了序幕。 这次向西部贫困乡镇赠送的,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村经济技术社会知识丛书》,是为提高我国广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私营经济研究的可喜收获──《中国农村私营经济研究》评介杨欢进由潘石教授主持的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农村私营经济研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对中国农村私营经济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力作。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现实经济研究领域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辑出版的机关刊物,在探索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观点,并通过对农村社会问题的激烈论战,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政策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仍然具有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