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的引发剂用量、淀粉/单体比例、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等因素进行了实验考察,确定了合成玉米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了吸水率为400g.g^-1~600g.g^-1的高吸水性树脂.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奖励》2008,(4):41-41
该项目利用热带玉米群体,经过多年大胚籽粒轮回选择和适应性、农艺性状改良,选育出云南省独创的高油高淀粉玉米种质,成功地拓宽了高油玉米的遗传基础,解决了长期困扰全世界高油玉米种质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匮乏的重大技术难题。利用云南省独创高油高淀粉玉米种质选育出云瑞21,据国家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其全籽粒粗脂肪6.06%,粗淀粉72.25%,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高淀粉高油玉米品种,属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上有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3.
抗性淀粉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性食品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理功效和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基于抗性淀粉的定义、抗酶解机理、分类,分析了抗性淀粉的摄入量与生理学特性的关系,比较了几种常见的抗性淀粉检测方法,并详细概述了抗性淀粉在现代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抗性淀粉含量的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报道了水分散体系高温溶胀、常温碱分散体系强碱溶胀作用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制备方法.采用偏光显微镜对多晶态向非晶态的变化进行了确认,提出在一定条件下,高交联木薯淀粉可以由原淀粉多晶颗粒态制备成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5.
高取代醋酸酯淀粉膜的制备及其耐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醋酸酯淀粉膜。利用扫描电镜手段考察了醋酸酯淀粉取代度、铸膜液溶剂及铸膜液浓度等因素对醋酸酯淀粉膜制备的影响并研究了该膜的耐水性能。结果表明,醋酸酯淀粉取代度越大,铸膜液溶剂挥发速度越低,铸膜液浓度8~20 wt%,能制备出较好致密性的醋酸酯淀粉膜。在水中24h后膜失重率约为13%,高取代醋酸酯淀粉膜具有较好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末高吸水性树脂发展起来。它是从1961年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所首次将淀粉接枝于丙烯腈开始发展的,碱水解的淀粉接枝共聚物具备超吸水功能,真正高吸水性树脂是源于Gugliemelli等人成功地解决了淀粉接枝丙烯腈共聚物的碱水解问题,高吸水树脂材料诞生了。但随着高吸水性树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又发现了很多吸水机理,在此基础之上大量地提高了吸水树脂的吸水能力,从而使其应用更加之广泛。  相似文献   

7.
淀粉改性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酯化反应,在淀粉链上引入不饱和的单体,以N、N-二亚甲基-二甲基丙烯酸酰胺为交联剂,并添加膨润土,制备成淀粉-丙烯酸共聚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实验确定MA与淀粉的质量比、交联剂的性能、引发剂的浓度以及膨润土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3个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为材料,在不同氮水平下,研究施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硫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与氮施用水平有关,在高氮水半下(N128)施硫可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尤其是更有利于高蛋白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在高氮水平下施硫也有利于降低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改善淀粉组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的葛根淀粉磷酸酯的糊粘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沉降稳定性、糊化难易程度、耐糖、耐盐和抗霉菌的能力。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葛根淀粉磷酸酯更容易糊化,透明度高,沉降稳定性好,冻融稳定性提高,抗霉菌能力变化不大,糊粘度减小。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葛根淀粉磷酸酯的糊化变得容易,耐盐和耐糖能力提高;透明度先增后减。取代度的变化对沉降性和抗霉菌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这一实验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化学性质,来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按实验要求,取1g干淀粉放在烧怀里,加清水100mL煮沸,作成浆糊备用。这种方法费时间,还有两个明显的缺点:①浆糊遇碘显紫红色,这与学生从小学以来一直接受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认识相矛盾。②浓稠的浆糊中,由于含有较多的淀粉,所以在与唾液淀粉酶发生反应时,需要较长时间,有时唾液少了还难以消色(碘液在淀粉液中显什么颜色是由淀粉液的浓度决定的。浓度低时显蓝色,浓度高时显  相似文献   

11.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不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测试方法。对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不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α-中温淀粉酶生物活性对非晶颗粒态淀粉作用能力高,使用较少量的酶作用于非晶颗粒淀粉。在颗粒表面上可以观察到明显变化.非晶颗粒态淀粉颗粒由于存在爆裂口。所以酶对非晶淀粉作用均从爆裂口开始,逐渐由爆裂口开始均匀扩张,颗粒模糊,最后颗粒消失,不同时间、酶量、温度对酶降解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温度可明显加快酶降解速度,酶量的增加同样对酶降解产生显著影响.时间的延长也可以使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但变化较慢.  相似文献   

12.
宋正恩 《河西学院学报》2003,19(5):30-31,12
介绍了两种新的淀粉粘合剂的制备方法,该产品制法简单、稳定性好、粘度高、渗透性强、成膜性较好,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生淀粉糖化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523原生质体为对象,经激光、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出高产生淀粉糖化酶突变株黑曲霉NL-3,其生淀粉酶活力为156μ/ml.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起始pH4.5,30℃,72小时.K~+、Mg~(2+)对NL—3产生淀粉糖化酶有促进作用;Z_n~(2+)对产酶有抑制作用.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为:以玉米淀粉为底物时最适温度50℃,最适pH4.5;以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为底物时最适温度60℃,最适pH4.0—4.5.酶在60℃保温15分钟,玉米淀粉为底物的酶剩余活力80%.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为废物的酶剩余活力98%.  相似文献   

14.
1.实验目的关于土豆中淀粉的检验,在高二化学新教材(两省一市本)的实验十三(第302页)中做了这样的安排:用小刀切一片马铃薯,在上面滴一滴稀碘酒溶液,观察实验现象.按照“理想”应该出现明显的蓝色,但是事实上蓝色很难出现,即使出现了,色调也很不理想(近乎紫黑色).于是我们反复探索,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在于土豆中的淀粉以团粒状被包络在由纤维素、木质素、蛋白纤维等组成的网络中,从而造成了“现象不明显”;同时由于淀粉团粒中混有大量支链淀粉,故而显示紫色,本实验通过加热使上述“网络”被破坏,并使土豆中直链淀粉优先溶解分散,从而确保了加碘后蓝色的出现,进而使土豆中所含淀粉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该成果属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研究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新品种的选育是在青海省科技厅的资助下,由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马铃薯育种栽培研究课题组承担并实施完成。采用高原四号做母本,玛古拉(magura)做父本进行杂交培育而成。于1999年11月25日通过青海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第四次会议审定定名,是青海省唯一的一个高淀粉品种。青薯2号的最大优点是高产、抗病、优质。主要表现在:①淀粉含量高:淀粉含量高达22.86-25.83%。②产量水平高:一般亩产3000公斤,最高产量4192公斤,增  相似文献   

16.
在淀粉粘合剂中加入聚乙稀醇和脲醛树脂等水溶性高聚物进行改性,并加入适当的填料和催干剂,制得了稳定性好,粘接强度高,干燥时间短及成本低廉的复合淀粉粘合剂。  相似文献   

17.
安康市红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安康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引进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并通过开展不同品种、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海拔高度和3413肥效对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红薯淀粉含量的测定等一系列试验研究,总结集成出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含有强的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本文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原理、性能特征。重点介绍淀粉系、纤维素系、合成树脂类吸水树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毕赤酵母重组菌GS115-Ch—Glu菌种进行发酵脱毒条件的优化,为大规模发酵重组毕赤酵母获得高表达目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以毕赤酵母重组菌为实验菌株,分别以葡萄糖、乳糖、玉米淀粉、蛋白胨、甘油、玉米淀粉+甘油为碳源,研究不同碳源对菌株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毕赤酵母重组菌的最适碳源为玉米淀粉,最适浓度为2.5%。  相似文献   

20.
淀粉们,过年好!(虽然西西在写版首语的时候给大家拜的是一个大大的早年,不过拿到杂志的淀粉看到西西的祝福时,恐怕已经是拜晚年啦!)新的一年到来啦,淀粉们又大了一岁,而我却又老了一岁(哭)……压岁钱有多少?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欢迎来信向西西交流汇报使用压岁钱的心得!有细心的淀粉还使用Excel表格管理他的压岁钱呢,真不愧是我们少电的读者,水平就是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