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广东省商品进出口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进出口商品同汇率之间的回归来探寻商品进出口同汇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影响作用比较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能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变动与进出口量的相关系数不高,说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不高,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通道,尤其在2007年升值速度显著加快,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也随之显现。进入2010年,伴随美国经济的缓慢回升,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双方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2002-2011年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和中美贸易额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相对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初期会引起中国对美国贸易收支的短期改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我国对美国进口数量增加,贸易盈余趋于稳定,中国对美元贸易存在汇率升值的反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3.
根据一般贸易收支理论,汇率是影响一国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一国货币的升值将恶化一国的国际收支.通过实证分析我国1997—2011年进出口的年度数据得出,长期人民币升值将对初级产品贸易带来负面的影响.但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影响甚微.并发现出口退税率的存在是削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影响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与测算(1980-200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情况,本文对1980年至2007年的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动进行了测算。除了对复汇率时期的名义汇率进行了调整计算之外,主要测算了名义有效汇率、双边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由于在测算双边实际汇率之时采用了三个不同指标,因而得出三个双边实际汇率。通过本文的测算可以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双边实际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三个汇率水平的变化,同名义汇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对解释我国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而国际收支依然持续顺差也许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来讲,汇率是影响进出口贸易最为直接的因素之一。汇率变动可以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般情况下,本币升值会提高以外币衡量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以本币衡量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抑制出口促进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但是从宏观上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似乎并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贸易总体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只是到2008年第四季度进出口总额才开始有所下降,但此次下降的直接原因不是人民币汇率,而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并且,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改变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状况,我国进出口贸易仍然持续巨额顺差。因此,汇率的变化究竟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规律是什么呢?论文将对前一时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做一具体分析,希望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引起广大读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一般经济理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是汇率,基于2005年8月-2007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却表明,尽管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人民币汇率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人民币升值对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十分有限.除汇率因素外,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还受到政策、企业自身以及外部环境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元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并采用季度数据研究1991-2005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中韩贸易收支的关系,其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与中韩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关系,但是由于汇率的弹性系数较小,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韩贸易收支的影响有限;短期内,实际汇率变化对中韩双边贸易的作用没有时滞,升(贬)值会立即恶化(改善)中韩贸易收支.据此可以判断,当前人民币缓慢升值会给中韩贸易收支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大连大学学报》2020,(6):36-47
本文通过构建NARDL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如何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与中美、中欧和中日贸易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效应,而在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动仅与中欧贸易存在着非对称效应,而中美和中日无此现象,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没有存在显著的J曲线效应。分时间段来看,人民币对贸易的非线性主要表现在2005年8月到2014年7月这一时期,且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着反J曲线效应,而对欧元区和日本则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9.
贸易开放条件下实际汇率的变动将通过出口价格、出口份额、进口成本等渠道对居民就业产生显著影响.如果考虑到贸易开放程度等因素,实际汇率对居民就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以我国贸易开放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为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制造业就业量下降,贬值则促进居民就业.而制造业出口份额、进口要素投入及国内投资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则将抵消因实际汇率波动对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使得我国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经济的开放促使我国对外贸易量不断加大,贸易额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其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和人民币汇率的现状的相关性的分析,探寻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某外币上升会导致中国对持有该货币的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收支减少,人民币汇率对某外币汇率下降会导致中国对持有该货币的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收支增加。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利弊,从而提出加强人民币汇率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汇率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焦点是人民币的合理估价,而人民币合理估价的形成取决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及相应机制。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基于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正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论和现实已证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只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其实现形式人民币汇率机制,渐露不足,需要调整。因此,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改革和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是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政策学认为,任何一种政策工具的变动都应当遵循政策规律,汇率的变动同样如此。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受其边界条件———购买力平价的约束,今后的客观趋势是升值;另一方面,由中国未来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所决定,人民币则应当贬值。但是,由于我国的汇率政策传导机制已经中断,人民币不宜大幅贬值,更不宜大幅升值。在上述背景下,根据丁伯根汇率政策模型可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策略应是小幅无规则升值,这样既能实现中国多元经济目标,又能抵御国际投机资本对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汇率变化对中国入境旅游美国市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2005.1-2008.12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对美国市场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入境旅游美国市场需求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客源地收入水平及目的地旅游供给水平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在长期,汇率变动会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美国市场需求增长。在短期,汇率作用效果不显著。此外,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客源地收入与中国旅游供给水平对美国旅游者需求都有显著促进作用。美国旅游者对中国旅游产品需求稳定性强,对价格不敏感;需求汇率弹性小,收入富有弹性。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二元VAR-BEKK-MVGARCH模型,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RMB/USD)与上证综合指数每日收盘价为样本,分析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与A-股市场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我们的研究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RMB/USD)与中国A股市场股票价格指数之间的一阶价格溢出效应表现不明显,但存在显著的双向高阶波动溢出效应,且汇率市场对股票市场表现出更为强烈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应用向量自回归EGARCH模型,对中国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研究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和中国黄金不存在收益溢出效应,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对黄金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危机期间市场之间新息冲击的"杠杆效应"减弱,对黄金走势持乐观态度,但波动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从2005年起,人民币就一直面临美国的巨大升值压力。人民币升与不升,一时之间议论纷纷。面对人民币缓慢而稳定地升值,市场在考验中国政府在博弈中取胜的决心,中国政府也在考验投机者继续拖下去的承受能力。从取胜这场博弈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一条底线,就是人民币在一年内的升值幅度不会高于美元的利率。在这个底线之内,人民币在受控状态下逐渐接近使外贸平衡的比较均衡的汇率水平,中国的汇率改革就能够取得比较圆满的成功。面对这种现状,本人从研究中国的汇率改革的背景入手,思索人民币升值及其汇率自由化改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5年7月21日至2007年12月28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数据,建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ARCH(1,0)模型,以说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特征。并通过实证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严重依赖其前期波动,前期汇率数值会全部传导到本期;二是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存在ARCH效应,即人民币汇率的时间序列具有波动异方差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经济背景及经济政策,采用以购买力平价模型为代表的传统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及模型能够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解释。此外,折线回归模型(虚变量回归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确实受到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因素的影响,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跳跃式的发展,呈现出了折线形状,从拟合优度来看,折线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及制度效应。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内物价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显著,真正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来自国外(美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之前,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官定汇率,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建立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实际上钉住了美元.中国加入WTO后,人民币在1996年年底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再次改革,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为人民币最终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了渐近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高额外汇储备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冲击和制约。为此,我国应强化对资本流动的管理,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消化过多的外汇储备,消除高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