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的老屋     
故乡的那座老屋,如一位暮年老者在记忆里倚杖而立。当老屋作为背景出现在照片上时,许多人都觉得诧异“这屋……”。我就出生在这座老屋里。生我的那一天,正是春光烂漫,那天老屋的  相似文献   

2.
老屋     
父如老屋,老屋如父。光阴似箭,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那伴我多年的老屋被二层高的楼房代替了。回想起来,在老屋里虽说有诸多不便,但有无穷的快乐,老屋像摇篮般地伴我成长。老屋为我们一家人遮风挡雨;父亲以他硬朗的身板支撑着我们这个家。父亲的脊背,正像老屋的梁,它是我们全家的主心骨。听说老屋刚建好的第一年,爸妈结婚了,第二年就有了我。从此,因为操劳过度而过早  相似文献   

3.
父爱     
从出生到现在,大部分日子里,都是妈妈在陪伴着我,照顾着我,因为父亲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所以我总觉得爸爸没有妈妈好,妈妈比爸爸更爱我。但是,在妈妈出差的日子里,我的看法改变了。这个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完不久,妈妈出差去了国外。妈妈出差这两个星期虽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但这段平凡的日子和  相似文献   

4.
老屋琐记     
离开老屋近五年了,心中颇有几分挂念,尤其在这百无聊赖的日子里,对于老屋的琐忆成了我最大的欢乐。老屋与别的农家小舍一样,坐落在半山腰间,虽说没有依山傍水,却也绿树环绕,也就有了几许清雅。至于是何缘故,我是无从得知的,只是隐约觉得当时的人们都讲究什么风水宝地吧。  相似文献   

5.
怀念父亲.竟会让我一时找不到文字的入口处。父亲去世8年,我回到昔日同住的那一座旧房子,还感觉到老屋里每一个缝隙、每一方瓦片都有父亲的手温.粘贴着父亲的声音,恍如昨日。父亲去世之后,我没有一篇文章专门写父亲.我是怕疼痛一旦打开就收不住.只有让哀伤在平时的文字里被一一冲淡分流。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笑     
那年暑假,是我最艰难的日子.由于我升学考试没有考好,父亲非常生气.在那段日子里,他总是寡言少语,做任何事都很恍惚.听母亲说晚上父亲经常在床上翻来覆去,但是他面对我时,脸上总是保持着善意的假笑. 回想起以前的我,贪玩,不思进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我非常懊悔.那段日子里,家人都没有了以往的健谈,我想他们心里都对我非常失望吧,甚至觉得因此他们对我的态度也冷淡了许多.我似乎掉入了一个黑暗的深渊,开始变得暴躁不安,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对父母大吼大叫.  相似文献   

7.
开学第一天     
5月29日 晴 我时常会回忆起我的童年,回忆起在老屋里度过的日子。 我在老屋度过了童年。老屋里住着父亲和四个叔伯几家人,因为人多,爷爷奶奶只好把厨房设在前门的过道旁,卧室则阴暗又潮湿。但他们坚持不更换,说这点苦算不了什么,只要儿孙幸福就好。那时我家住在老屋后院的桂花树旁。两间卧室,一个厨房,一家五口生活得虽然有点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8.
2014年2月17日晚(农历正月十八) 三十五天前,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在这三十五天里,我每天都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以前,我看到文人们诗文里把父亲比作一本书,觉得不好理解,父亲身为长辈,养家糊口,料理家务,教儿育女本。  相似文献   

9.
大约两个月前,我舅舅的小宝宝出生了,妈妈带我去医院看她。一走进病房,我就看见舅妈旁边的婴儿床上有一个小宝宝,她就是我的妹妹。她长着红扑扑的小圆脸,正闭着眼睛在睡觉呢。她的嘴巴一动一动的,喉咙里发出"呼呼"  相似文献   

10.
流泪的蓑衣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相似文献   

11.
如果可能,我真想请求上帝放我到时光隧道里与父亲一晤,我不贪婪,只要一分钟,告诉他,那8元钱是我拿去的。我出生在一个乡下小站里,父亲是小站的铁路工人,也因此,我们过着没有土地的农民的日子。我是我家排行第七的那个“仙女”,而这一切都显示了一种多余。但幸运的是,我的父母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相似文献   

12.
泥土,到处皆有,遍地都是。每当看见这抔泥土时,我就想起了那祖祖辈辈住了不知多少年的老屋;我就想起了与亲人在老屋里畅谈的情景,想起了在老屋里度过的快乐时光。虽然现在的新家宽敞明亮,可我还是觉得没有老屋亲。以前,我总嫌老屋又破又乱,可现在才知道,老屋才是我的天堂———可惜它已不复存在。这抔泥土,才是老屋的象征。水,一杯普通的水,就因为它是故乡的井水,身价倍增。水,还是故乡的甜。多么富有哲理呀!我是故乡的井水养大的,我也要像它一样清澈、透明,把甘甜带给千家万户。每当我看见这杯水的时候,我就想起妈妈冬天在井旁洗衣,那水是…  相似文献   

13.
那把吉他     
俞俊勇 《辅导员》2014,(13):110-110
那把吉他,真的有些历史了。我出生那年,正赶上发大水。父亲从老屋里跑出来,除了怀中的我,他的手里只抓着一把吉他。那便是我与它的第一次相逢。自此,那把吉他便伴随着我的生活。父亲有时会对着家门前的天空与河流,唱《再回首》,唱《蓝莲花》……似乎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力量,莫名而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老屋     
它在那里独守寂寞,那倔强的姿态仿佛在等待,等待子女们回到它怀抱的那一天。那是外公亲手砌起来的土屋,墙上糊满了厚厚的黄泥,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布满皱纹的脸,让人觉得无比亲切。妈妈、姨妈、舅舅都是在老屋里长大的,我和表兄妹们也在那里拥有过无数个快乐的节日和假期,老屋里记载着我们三代人的快乐与悲伤。可是,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老屋,如今却空落落地守在那个村庄。外公去世快10年了。他这一生有6个子女,子女们在老屋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成家后,陆续搬出了老屋,住进了现代化的楼房里,为不用再过穷苦的日子感到开心。他们不停地赞美新…  相似文献   

15.
在打工的日子里,我认识了他,了解了他。 一米五的个头,黝黑的身膀,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高高耸露着,稍一动,就能显示出他那强有力的架势。黑脸膛、尖长的鼻子,一对绿豆  相似文献   

16.
窗里的童心     
老屋的那一扇窗干净、透明,平淡无奇,却珍藏着一个稚童最美丽的回忆。在老屋的那段日子,我体弱多病。早晨,我躺在靠窗的躺椅上,任阳光洒落在我的眉上、鼻尖。我惬意地享受着阳光的温暖,眯上眼睛,尽情幻想着:透过金色阳光能否恍然走出一个华佗,伸手在我的天灵盖上一点,我就变得强壮如牛,那样,我就不再面如土色;那样,我就不再动辄发烧、呕吐;那样,我就能尽情地到楼下嬉闹……我幻想着,童稚的思绪透过窗与阳光缠绵交融,丝丝缕缕,丝滑入扣。临近中午了,从窗外飘来各家饭菜的香味和着老屋街道梧桐树的清新,我深吸一口气。  相似文献   

17.
想起父亲     
每当我回到老屋,迎面就看见挂在墙正中的父亲的遗像:穿着白色的公安制服,大盖帽下是父亲清瘦的脸。目光还是那样明澈而锐利。只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忽而从眼前闪过。这是父亲在得知自己病情后,请单位的同志为他拍摄的。不久,他便溘然而逝。父亲从小惧怕过死。他很坦然地说,人总是要死的。他把自己看作是一粒尘沙,存在和消失都不重要。在最后的一段日子里,病痛的折磨更使他感到生的痛苦,他甚至祈求死神  相似文献   

18.
父爱沉沉     
1989年那个炎热的夏季,我出生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已有两个女孩的贫困家庭,因我的到来而雪上加霜,父母不加思索地把我交给了姥姥。从此,我每天坐在黑暗的老屋里听姥姥重复了几百遍的故事,根本不知道还有父亲这个词。7岁,要上学,父亲去接我回家。坐在自行车后面,望着这个陌生的背影,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走进那个原本应属于我却很生疏的家,看着原本应该亲切却陌生的脸庞,我哭叫:“我不上学,我要回家找姥姥!”姐和妈都来哄我,父亲却自顾坐着给我削好铅笔收拾好书包,然后一把拖起我就向学校走去。既不说话也不理会我的哭闹。严厉、冷漠,是父亲…  相似文献   

19.
老屋     
老屋随着童年记忆的模糊一起老了,最后凋零在记忆中的是一片碎瓦,一块碎砖,枯败的树枝,等待我将它一一捡拾。老屋也曾住过爷爷奶奶,但我出生时爷爷早已去世了,父亲迎娶母亲时老屋便成了他们的新房。红砖为瓦,土坯为墙,红瓦为宇,木格为窗,虽然墙角有了裂缝,但母亲依然欢天喜地,她也终于有了新房。灶台和土炕在农村都是通着的,每每到了冬天,我总是抢在炕头的位置,将褥子掀开,便露出泛黄的报纸、土砌的暖炕。伸手一摸,正热乎着呢。  相似文献   

20.
有山的地方一定有水,有水的地方却未必有山。这是平原。这里没有山,只有水。草长莺飞的日子里,我来到了老屋,与祖母相依为命。老屋外萦绕着一弯月牙儿般的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