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张云 《地理教育》2001,(6):18-18
一、教材分析: 陆地环境是陆地表面形成的地理环境,它由地壳、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共同构成,几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土壤是陆地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是由其它要素相互作用下派生出来的,但陆地又对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自然土壤使得绿色植物得以生长发育;农业土壤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信阳镇地处山东胶南市的黄海之滨,属海洋性气候。海岸线长达15km,退潮水线下降约3km,有广阔的滩涂700多公顷。还有横河、白马河、吉利河三大河流,常年把大量有机物带入信阳浅海内,使近海的水质肥厚、滩涂肥沃,加之周围无化工类工厂与停泊码头,水质基本上无污染,这给各类海生生物创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因此,信阳滩涂生长有大量的蛤蜊、海螺、牡蛎、贻贝、蚬等贝类海鲜;还有各类虾蟹、海胆、海葵、海里、海参等名贵棘皮动物。真可谓海产品种繁多,有很大的养殖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3.
漫画格言人类总是以为自己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其实,无论在体能上和智能上,都会有一些生物超越人类。万物生灵,各有所长。自然界有这样十种生物,它们的综合智能超越人类,它们是:大猩猩大猩猩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无疑它们与人类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它们会制造一些简单工具,它们之间也有着复杂的社群关系。鲸鲸是海洋中形体最庞大的生物,也是比较古老的地球生物。它们能感受到失去同伴的痛苦,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大象大象是陆地最庞大的动物。大象的鼻子像人类的双手一样灵活,能从容地搬动木材,它们有着惊人的战斗力,它们会报复那些…  相似文献   

4.
从陆地到海洋,从高山到峡谷,从植被茂密的热带雨林到茫茫戈壁,都有生物存在。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它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化多端。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描述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等是在生物学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学生要想学好中学生物就得掌握一些相关的实验方法,这些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一定离不开生物教学的主阵地———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周云 《考试周刊》2012,(31):119-120
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看到一些洋流由于受到陆地的阻挡、风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远离海岸的现象,它们使近海的水位比远海低,在近海岸地带垂直方向上出现上涌水流,这就是上升流,它们对近海甚至全球的气候、生物、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陆地到海洋.从高山到峡谷.从植被茂密的热带雨林到茫茫戈壁.都有生物存在.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它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化多端。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描述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等都是在生物学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学生要想学好生物就得掌握一些相关的实验方法.这些方法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生物教学的主阵地——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鳄类是现存爬行动物中最高等的一类.它们的大脑十分发达,龟、鳖、蛇、蜥等都望尘莫及.例如,扬子鳄具有高超的建筑能力,它们挖洞筑的巢,可与鸟类的相媲美. 聪明的鳄类其实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动物.在两亿多年的爬行道路上,它们凭借着超强的适应能力存活至今,堪称"活化石". 鳄类起源于拟鳄类,这是一群最早适宜陆地奔跑的小型爬行动物.后来,拟鳄类的一支演化为早期鳄类中最著名的代表——原鳄类.原鳄类虽然大部分生活在陆地,但已有些种类的趾间有蹼相连,已具备了水栖生活的能力.侏罗纪时,中鳄类从原鳄类中脱颖而出.它们的四肢明显变短,尤其是前肢.中鳄类遍布全世界,它们的体型有大有小,栖息于大洋、浅水、陆地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数学已大量渗透到生物学中,但目前的生物类专业数学课教学里,有关生物学的例子很少.本文讨论了在生物类专业的数学教学中渗入生物知识的意义.给出一个将微生物的繁殖分别与数列、极限、导数以及微分方程有机联系起来的范例,展示了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物学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猜猜谁的嘴     
这长长弯弯的嘴是谁的? 这张嘴属于大杓鹬.在鸻鹬类水鸟中,大杓鹬喙的长度位列第一.因为这喙,它们能深入到泥沙的最深处,捕捉里面的底栖动物为食,这是其他鸻鹬类望尘莫及的.但也因为这张长嘴,对于浅层泥沙和滩涂表面的美食,它们就只能干瞪眼了. 各种鸻鹬类水鸟的喙的长度和弯曲度各不相同,使它们在同一时间、同一片滩涂觅食时,可以各取所需,互不相干,和谐共存. 剑齿虎最大的特点就是发达的剑齿.那么,你知道现在世界上的动物中,哪些也长着伸出口外很长的牙齿?  相似文献   

10.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分析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它们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由于影响因素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即地理环境存在区域的差异性。易错分析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与表现两方面的内容。所谓内涵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表现有:一是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三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由于考查的重点往往在表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因此在分析时要突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制约性。但是考生往往是表述不具体,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不合理。考查中学生...  相似文献   

11.
唐思贤 《生物学教学》1999,24(9):48-48,F003
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在整个生命进化的历程中,动物界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的漫长过程,两栖纲正是一类最早从水中登上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在两栖类的生命周期内,它的卵没有保护装置(无羊膜卵),幼体呈鱼形,无四肢,在水中用鳃呼吸,幼体经过变态,它们的某些幼体器官出现萎缩,而变态成为能在陆地生活的成体。两栖类的成体具有五处(指)到附肢,以肺呼吸为主(它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功能,为水生生物的特征)。这些结构为两栖动物到陆地活动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但它们还不能真正离开水,原因是表皮角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一、陆地(一)陆地的组成要素1.关于陆地组成要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陆地是地壳的一部分B.陆地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C.组成陆地的矿物种类很多,但常见的只有几十种D.石英、云母、方解石、长石都是造岩矿物,而盐、铁矿石则不是造岩矿物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A.石英、石墨、云母B.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C.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D.砂岩、页岩、火山岩下图为“某火山遗迹剖面图”,读图回答3~5题3.图中沉积岩是(  )A.a   B.b   C.c   D.d4.图中玄武岩是(  )A.a…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印度洋地区适合红树林生长的滩涂上,若有效地保护好‘海岸卫士’红树林,能大大减少局部地区在海啸灾难中死亡的人数。”这是我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在海啸发生后的感慨。那么不常被人关注的红树林到底有那些生态作用呢? 红树林并不是红颜色的树林,它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红树林起到了海岸森林脊梁的作用。红树林是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食物链转换,它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  相似文献   

14.
普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城工学院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应突出学科优势,开设特色课程,并逐步形成以"耐盐农作物育种、滩涂植物资源开发和滩涂生物环境保护"为内容的专业特色,在相关学科支撑下开展"滩涂资源产业化"研究为主题的院级特色,集全校相关学科优势,全面开展"沿海滩涂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形成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宗旨的生物工程研究领域的行业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晓春  李杰 《天中学刊》2000,15(2):120-121
森林在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稳定,生物总量最多,它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森林的重要作用早已被人们所重视,它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以恢复地球大气中氧气的正常含量,而且还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等.国内外对森林生态系统与降水、径流、蒸发等关系的研究已很成熟.一般说,雨水落到林地后,有76%被森林土壤存留或被植物的生理作用所消耗.这种分配与无林地大不一样.无林地的降水大部分在短时间内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汇入到江河里.在一般情况下,多林区降雨量要比少林区多8.6%…  相似文献   

16.
1.大陆与岛屿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定的。按照大陆是“地球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的定义,通常把大于等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大块陆地称为大陆。世界上共有六块大陆,而面积达2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西欧所有国家国土总和的格陵兰只好屈居“岛屿王”,也就是说,岛屿就是小于等于格陵兰的小块陆地。 2.海和洋、边缘海与内海海和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洋指  相似文献   

17.
【常考考点】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梳理】环境影响生物分布原因——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影响因素: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对农业生产影响:因地制宜,立体农业、种植制度生物与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比如加酶洗衣粉。那么,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是什么;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有影响吗;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的洗涤效果有什么区别。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该节内容,既可以掌握生物知识,又可以提高一定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强调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生物课外实验是生物实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模式,可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缑琳 《快乐阅读》2012,(35):112
多媒体在当今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充分体现了其优越性。它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并可以有机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向学生传递信息,它的应用可以更新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1.信息时代的要求。学生信息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