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抄公”不劳而获,固然可鄙。可是,“文抄公”也有“屡犯”与“偶犯”之分。报告文学《一个“抄袭专业户”》(见《野草》1986年第8期)中的“文抄公”秦汉,为了出名捞利,两年抄袭别人作品二十多万字,拿着自己的“大作”到处招摇撞骗,对这样的文坛败类应该严厉制裁.但是对于那种上稿心切的“偶犯”者,要以帮助教育为主,不一定要一棍子打懵,“再踏上一只脚”。朱伯儒同志抓到偷自己钱包的小偷之后,不是对他拳打脚踢,而是把小偷领到自己家里,进行耐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5,(6)
一封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台湾来信(摘要)“文抄公”搅得清净的报人刊人心烦意乱,搅得圣洁的报海刊坛不得安宁,却屡禁不止。发表于1993年《文博》增刊号《玉器研究专号》上署名潘守永的《先秦玉琢发现与研究的回顾》一文,某些重点和看法抄袭自台湾学者邓淑苹女士《...  相似文献   

3.
《编辑之友》2001,(3):56
我国历有不屑作文抄袭之传统,故有"文抄公"之喻.查<现代汉语词典>,对文抄公的解释特别加括号注明有戏谑意.戏说者,大约是为了保全一点文人的面子,但既为文抄公,在圈子中怕也不好挺直腰板的.社会发展至今,文章抄袭已经不仅仅关乎个人品质,也涉及侵权问题了--这点众人皆知无需细说.从学术研究看,反对抄袭,实际是建立学术规则、净化学术市场的大事(是否可称市场另当别论).这就要求编辑认真把关,但更要求作者自律、自重.  相似文献   

4.
最怕张怀庆     
据说“新闻编辑怕克里空,副刊编辑怕文抄公。”不知别人有何体会,在我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中,最感头痛的便是文抄公。每日伏案审稿,沙里淘金,偶或读到一篇佳作,击节赞赏之后,常常把它推上头条位置。然而过不了十天半月,便有人来信揭发,说是“抄来的”,于是我便写信把文抄公批评一通,自己免不了跟着写检讨书,违心地承认自己“水平低,识别不了抄袭的稿件。”照例我应该吃一堑长一智,但事实上半点“智”也长不了,文抄公的东西还是不时地在版面上出现,我也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检查自己“水平低”。  相似文献   

5.
书业内外     
“抄袭事件”牵连出版社呼吁建立诚信档案据《青年报》报道:最近书坛“抄袭事件”一时间成为谈论热点,郭敬明、成君忆等写手身陷抄袭官司不能自拔。资深出版人李孝国认为,尽管在书海中搜寻所谓“抄袭”线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鉴别图书独创性是出版社不可推卸的责任,编辑是预防“抄袭”的重要“把关人”,但这“把关人”的能力却逐年下降:一些编辑只纠正稿件的错别字,编辑成了校对;还有人什么书都编,其实对许多领域的出版物了解甚少。  相似文献   

6.
不承想,有人可以偷文赚取稿费为营生,更不承想,偷文已如此肆虐,无法无天。笔者写文章才几年,因文抄公猖獗,现在已不敢轻易下笔,因为每写出一篇文章,都立马被文抄公抄往有关报刊发表,其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里不妨听笔者细细道来── 笔者曾写了一篇叫《“告示”违法,你可知道?》的文章。文章发表后,仅笔者见到的抄袭者就有十几个,如被一个署名为“松涛”的抄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被江西赣江县委的潘其彪抄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被江西戈阳法院的金肖洪抄在《法制日报》办的《法制与新闻》杂志上发表,被四川邻水…  相似文献   

7.
为治“文抄公”献一策王洪武提到“文抄公”,作者头疼,编辑也头疼。虽然有些报刊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但收效甚微,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分析其原因,“文抄公”“病重、顽劣”固且是一个方面;愚以为报刊的“药方”不力、未能抓住要害,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方面。譬如:“...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一位在报社工作的朋友说,尽管他认真负责把关,伹仍不免有少数抄袭之作“漏网”见了报。他为之感叹“真是防不胜防”。我认为这责任主要不在编者。因为现在全国报刊如林,编者怎么可能都一一浏览到呢!要根除此弊,唯一的良策是希望少数文抄公(其中有些是通讯员)自尊自爱,不要为了追求名利而做有损报纸声誉和自己人格的蠢事。殊不知抄袭之作即使逃过编者的眼睛,但滑不脱广大读者的明眸。此类事例报端披露的还少吗!  相似文献   

9.
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收视率屡创新高,其同名原著小说却深陷“模仿”和“抄袭”质疑之中,而被热心读者打抱不平的就是“大风刮过”的小说《桃花债》.3月11日,网络作家“大风刮过”带着新作来到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对于自己被动牵扯进“抄袭”风波之中不再沉默.她坦言很多人是被“写作软件”误导的.(《金陵晚报》,3月12日)  相似文献   

10.
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有句名言:“我讨厌抄袭自己”。在艺术领域,艺术家尚且致力于冲破自己的模式,那么在以“新”为本的新闻领域,就更应锐意求新了。可惜,在新闻界人们虽然对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已经深恶痛绝,但对“抄袭自己”的做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我们经常使用那么几种文体,提起笔来,就易囿于“俗套”之中:写科技人员攻关,总忘不了写这个人读了多少本书,不厌其烦地在文章中开列一串书单子,写通讯,不看事件的结局有无吸引力,动辄采取倒叙写法;写消息,不论需要不需要,非得在导语后面过一个“背景山”。甚至在语言上也“抄袭自己”。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以后,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训诫:“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在一些人看来,抄袭似乎成为写文章时天经地义的行为,于是,写作不在深入调研和独立思考上下功夫,却练就了娴熟的抄功,以至有的工作报告“上下一般粗”、有的理论文章官话套话一大堆。本来,新闻作品由其本质决定,应是最少抄袭的几率和成分的,但最近读到的两条消息,引起笔者对新闻写作中抄袭问题的思考。一是美国一家主流报纸近日披露,该报一名被提名参评普利策奖的老记者,在其文章中有抄袭和编造内容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戒绝剽窃     
红旗杂志第16期《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专栏中《“金无足赤”及其它》一文,是谈人才的,看后叫人大失所望。因为文章不仅没有讲出什么新的道理,而且是抄袭的。其中关于唐太宗“用人如器”的一段议论,竟是人民日报1980年1月23日《今日谈》专栏中杨柳榭同志写的《用人与用器》一文的抄录。当然,写文章引用同样的史料无可厚非。不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1980年第11期刊登了李良荣同志论《时间性·时效性、时宜性》的“问题研究”文章。在谈到新闻的“时间性”和“时效性”时说:“时间性是指事实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效性是指新闻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社会效果”。文章注意到“时间性”和“时效性”之间的差别,这不错;但为了不把这二者“混为一谈”,却硬把它们截然分割开来,我认为是值得商讨的。文章说:“不同的生产方式对新闻及时性的标准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由于  相似文献   

14.
<正>"文人无行,莫甚于抄袭,不仅盗人之名,而且窃取别人的智慧财产,完全是盗贼行径、所以现代文明国家无不重视抄袭问题,凡涉及抄袭,即严肃对待,毫不假借、"以上文字见诸于2014年2月19日《文汇报》所载汪荣祖的文章《抄袭之风何时了》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转摘了该文部分文字,编者给加了一个非常犀利的题目《抄袭  相似文献   

15.
报刊上屡见揭露抄袭行为的文字,但抄袭者至今仍屡见不鲜。我想,除抄袭者自身的原因外,恐怕还与我们报刊对此措施不力有关。重庆日报的《星期天》涂山副刊于去年12月18日声明:欢迎曾寄过抄袭稿的同志于一周内来信宣布稿子作废,自觉改正错误,如过期不告,将登报公布。说到做到,该报在今年1月15日果然开辟了一个《抄袭榜(之一)》,公布了一“过期不告”的抄袭者的姓名及其抄袭行为。此举在读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有的读者说,抄袭者是为出名才这么干的。《抄袭榜》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7,(2):112-113
电视低俗化 捉奸镜头令人发指,赵忠祥痛斥抄袭,不宜动辄“封杀”“禁播”《超级女声》,“13亿人看3个人电影”应改变,阅读危机当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生活中“大显身手”的倒爷,如今在新闻圈子里也倒腾起来了。广西某地两名“新闻倒爷”,从报上抄袭他人写的新闻,写上自己的名字或署以化名,“倒”到其他报上发表,捞取稿费,影响极坏。其中一位,看到《广西日报》上刊出“广西赖氨酸厂在南宁建成投产”的消息,抄袭后投到《湖广信息报》。因“倒爷”身处贵  相似文献   

18.
维护学术规范是编辑的重要职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学术腐败现象映衬出执行学术规范的不足  自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抄袭剽窃事件被披露后 ,我国学术界早已存在的学术腐败现象开始公开暴露在世人面前 ,众多影响较大的事件频频曝光。如 :杨敬安先后发表在《自动化学报》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上的文章 ,系严重抄袭国外的学术论文[1] ;署名“李仕峰、顾冠群”的论文被人指证剽窃了国外论文 ,东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卷入其中[2 ] ;以及“基因皇后”事件等等。还有更多的学术腐败现象没有被发现。在中国科协 2 0 0 3年学术年会上 ,邹承鲁院士将当前存在的科学工作违…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看了《新闻记者》1987年第一期潘敏写的《稿酬也应按质论“价”》一文,觉得似曾相识,经查,果然是抄袭之作。该文曾以《短篇与稿酬》为题刊登在1985年第3期《新闻知识》上。抄袭者不顾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把别人的“建议”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变成了自己的“建议”,真是太不象话了。希望编辑同志对这种抄袭行为予以揭露,以帮助和教育作者,维护新闻刊物的声誉。  相似文献   

20.
一、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刊播媒体】某商报【发表时间】2006年3月12日【“新闻”】内地乐坛近日抄袭传闻不断。前日有知情者从法国传来消息,法国电影《蝴蝶》的导演菲利浦·慕勒已经了解到《吉祥三宝》抄袭一事,并在仔细听过网络上下载的《吉祥三宝》一歌后,认为该歌的确抄袭了《蝴蝶》主题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