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新闻改革中,报纸为了提高质量,争取读者,扩大发行,掀起了一次次改版、扩版热潮。企业报也由自我封闭走向开放,办起了周末版,推出了社会、经济、生活等特刊,扩大了报道面,增强了可读性;但原来的理论版却不见了,报纸也很少登载理论文章,出现了忽视或取消理论宣传的倾向。对此,企业报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有党报的理论宣传就够了,企业报搞不搞无关紧要,况且企业报理论队伍写作水平也较低,理论宣传难组织,不如不搞。这显然是片面的。持这种看法的同志没有搞清企业报和党报理论宣传之  相似文献   

2.
新闻改革和企业发展双重动力把企业媒体牵引到了一个新的时刻。九十年代末,早于专业报、行业报等报刊先期整顿的企业报,开始了新一轮的攀登。《武钢工人报》在这期间作了两步大的跨越;第一步是1998年9月由四版扩展为八版;第二步是1999年9月由四开小报扩大为对开大报。如果说社会上很多报纸已形成报业集团或母子体系的话,那么,《武钢工人报》也初步有了两张“子报”,即《校园周刊》和《生活周刊》。 版面扩大了,形式变化了,怎么办?我们的作法是用一年时间学习京城经济类报纸和鄂地机关类报纸新风格,在新闻触角、报道领…  相似文献   

3.
企业报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精神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企业都非常重视办好自己的企业报。据了解,目前不仅国有企业有自己的报纸,就是一些民营企业也有自己的报纸,而且投入资金和人力也不比国有企业少,正因为如此,企业报目前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群体,企业报的采  相似文献   

4.
刘燕 《青年记者》2012,(23):27-28
企业报是企业宣传品牌、扩大影响、传递信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载体.企业报的可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设计,因为版面是报纸内容的编排形式,是报纸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其美观程度影响着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因而,企业报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在版面设计中寻求突破,提高报纸的品位和视觉吸引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相似文献   

5.
1993年11月3日至6日,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河南省企业报委员会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渑池铝矿召开了河南省企业报第一次年会,会上,全省37家企业报纸进行了展评,评选出1993年度河南省企业报“十佳”报纸.他们是: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企业报研讨会上,很多办报人员针对目前企业报“正面宣传多,开展批评少”的情况,提出:“企业报也要开展舆论监督”。这种观点是很正确的,它涉及了目前企业报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企业报虽是企业内部报纸,但与社会上的报纸有同样的功能。因此,也应当进行舆论监督。特别是在当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开放搞活的形势下,开展舆论监督就显得更为重要。一、开展舆论监督,可以增强企业干部和职工的民主意识,提高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当家作主的自觉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是一切工作围绕生产经营来进行。作为企业职工自己的报纸,理应替他们说话,  相似文献   

7.
王喜春 《青年记者》2006,(22):44-45
企业报,首先是一张报纸,它必须具备报纸的属性和功能。也就是说,企业报也是一张“新闻纸”,应该而且必须登载“新闻”。但是,企业报在报纸大家庭里,又有它的特殊性。它是企业办的报纸,从出生到成长,无不带有企业的烙印,并随企业的生存而生存,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一张报纸和一个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注定了它除了要承载新闻功能外,一定还要承担企业的宣传功能。因此,围绕企业的核心工作进行寅传报道是其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由新闻出版部门登记在册的企业报大约有1000余家,未登记在册的数目也不少。企业报是我国报业系统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一种报纸,如果按每家报纸发行5000份计算,全国企业报总发行量大约在500万份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企业报的特点一是直接反映企业党政领导意图,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开滦矿工报在新闻改革中,大胆改革报纸发行工作,实行定额提成的奖励办法,打破报纸发行中吃“大锅饭”的现象,有效地调动了报纸发行员的积极性,扩大了报纸的发行量。到目前,这家企业报发行量已达23,000份,其中个人自费订阅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10.
我们搭台请人唱戏──如何扩大产业报的社会影响李守仲和综合性的日报、晚报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相比,无论是产业报、行业报、还是专业报,一个明显的弱势是读者群主要在“本业”之内,社会影响面较小。然而,这些报纸又都想扩大自己报纸的社会影响。怎么办呢?下面,想结...  相似文献   

11.
通讯员队伍建设是办好报纸的基础建设。企业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花大气力抓好这项工作。一、厂报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所谓企业报的特色,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面向职工,贴近职工,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使职工喜闻乐见。要做到这一点,仅凭企业报的专职编采人员深入采访调查,精心谋划编排是不够的。因为目前大多数企业报专职编采人员较少。如我们《庆华报》只有三四个人,应付日常工作就够紧张的了,的确难以全面和准确用掌握全厂方方面面的情况。所以,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这样就扩大了厂报的视野,延长了厂报的触角。不但可以扩大报道面,丰富报纸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所思、所需、所好,并体现在报纸的编  相似文献   

12.
中原石油报在全国石油企业报编校质量抽查中夺魁日前,中国石油记协公布了第二届全国石油企业报编校质量抽查结果,中原石油报取得了单项得分第一和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连续三次在河南省和全国石油系统报纸编校质量抽查中名列前茅。近几年来,中原石油报紧紧围绕“面向生...  相似文献   

13.
齐鲁石化报是齐鲁石化公司的机关报,4开4版,周三刊,发行量3.5万份。近年来,报纸质量不断提高,1998年在全国企业报第二届评优活动中荣获“二十优企业报”称号;在山东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第二次报纸刊物质量评估分级中,被评为优秀级企业报。一、企业报的特点和优势企业报虽然不是党报,但也是一级党委办的报,是一级党委的舆论工具和宣传阵地,因此,讲党性、讲政治导向也是企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报虽然发行范围小,但在本企业内部往往比各级党报的数量大、密度高。以齐鲁石化公司为例,近  相似文献   

14.
报纸要不要坚持理论宣传,回答是肯定的。但在企业报中对这个问题一度存在着不同认识,尤其是在近几年新闻改革、报纸改版扩版中,一些企业报的理论版不见了,或者很少登载理论文章,出现了忽视或取消理论宣传的倾向。 企业报要坚持理论宣传,这是由企业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企业不但要组织职工完成国家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同时也担负着用马列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职工、领导本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作为企业党委和领导下的企业报,它的性质、任务是由企业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宣传、报道本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就成  相似文献   

15.
报纸需求弹性与报纸定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长沙市几种主要报纸的需求弹性,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报纸需求的弹性系数较低,报纸需求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决定报纸需求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报纸质量;2、专业报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低于综合报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3、报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专业报价格确定的一个重要因素;4、对于综合报来说,低价竞争是其迅速扩大发行量的重要手段,但低价竞争的作用有限;5、报纸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度量报纸忠诚度及蔓誉度的一个较为科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精品,是报社各项工作的综合体现,是报纸的立身之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报不但要在市场竞争中为企业鼓与呼,而且要多出精品,为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如何发挥好它的功能,引导职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于它的整体编辑水平。一方面,编辑水平高,报纸的水平就高,编辑水平低,报纸的水平就低;另一方面,根据“水桶理论”,一张报纸的整体水平不是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板,企业报编辑工作亦如此。如何做好一名企业报编辑,笔就多年来从事编辑工作的感受,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朱尖 《新闻三昧》2005,(9):40-41
企业报是属于企业党政管理下的行业报,在一般读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件转发报”。《江汉石油报》虽然是江汉油田湖北管理局的机关报,但如果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并得到读的认可。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关键在于报社在办报的过程中具有新闻的理论意识、新闻的人才意识、新闻的创新意识和新闻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9.
1905年8月,一份旨在提倡女学、倡导妇女文明生活的妇女报纸——《北京女报》在北京创刊。这是北京历史上创办最早的妇女报纸,也是全国第一份妇女日报。该报作为大众传媒,承时代洪流,热情宣扬改良思潮,积极介入社会公益事业,对推动北京地区的妇女活动尤其热心。《北京女报》温和改良的姿态为其赢得了较为广泛的读者,其参与的社会活动更成功扩大了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留意企业报的内容,较之前些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生活气息浓了,人情味多了,即更贴近生活了。企业报贴近生活,在激发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唤起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方面,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 企业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关注与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热点,就不难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企业报只有贴近了生活,便找到了与职工的切合点,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就拥有了占企业99%以上的基层干部职工和家属,报纸就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纵观近年众家企业报纸,许多报在贴近生活方面有了成功的尝试。比较有特色的如“山林野话”、“工地看台”、“万家灯火”、“普通人家”等栏目,从多方位、多侧面渗透到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及时反映了广大职工的呼声、情操和喜怒哀乐,扩大了读者群。归纳比较,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