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每天早晨,我都要拿出花名册点名,当我叫1号,2号……时,总能听到一些幼儿小声地跟着我一起叫着1号,2号……结果,就有一些小朋友笑起来,点名总是在整顿纪律中停下来。几天下来,我想:这样可不行,我要换个方式点名。  相似文献   

2.
唐朝墓地     
我叫杜也,学号是2号。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说让1号来点名,我很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多考两分!老师是按入学成绩来排学号的。  相似文献   

3.
朋友在外地工作,在聊到彼此参加的同一类型和级别的骨干教师培训时,无不感慨地说起他们那儿培训班的另类点名——点学号制。可能是为了节约时间,抑或是避讳直呼其名的尴尬、“不尊”吧,班主任(领导)点名每次都以一串冷冰冰的数字符号接龙“问答”拉开上课的帷幕:001、002、003、004、005……教师为此要强记学号,以便答“到”。  相似文献   

4.
沈雪芳 《山东教育》2005,(27):35-35
用拟人化的语言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前一味地用传统的方式点名,结果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可秩序却还是一塌糊涂。自从运用了智慧语言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同样是点名,我模仿小鼓的声音叫每个幼儿的名字,被叫到名字的幼儿上来,用小手轻轻地拍拍小鼓,你会惊喜地看到,一张张小脸有的瞪大眼睛,有的充满好奇,还有的则在偷偷窃喜……,  相似文献   

5.
学号的妙用     
最近,我听了两位年轻教师的数学课,他们在课堂练习中,都巧妙的运用了学生的学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位是二年级教师,她的“对学号口答”的练习形式别具一格。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答题(卡片示题、口述习题),如果该题的得数与某个学生的学号相同,此题就由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不需学生举手和教师点名。例如:教师用卡片出示式题“27+9”,则36号学生站起来回答“27加9等于36”;出示“90-78+4”,则16号学生站起来口答“90减去78再加上4,和是16”;若题目是3×5=?,则由15号学生回答“3乘以5等于15",……。如果某道题的得数超过全班学生数,即无任何一个学号与此题的得数相合,此题就由  相似文献   

6.
一得集     
花样点名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潘兰我在点名时经常更换点名的方式,力求让幼儿对点名保持新鲜感和参与的积极性。1.小组式点名:点名前给幼儿一些时间,让他们检查自己小组的出勤情况,在教师点各组组名时由相应组的幼儿回答其所在组的出勤情况。2.轮流式点名:每次点名时由两位幼儿轮流负责,先让他们观察各组幼儿的出勤情况,然后把缺勤小朋友的名字报出来并做记录,其他幼儿检查他们点得是否正确。3.交换式点名:以两组幼儿为单位,交换检查对方组上幼儿的出勤情况,并报出对方组上缺勤幼儿的名字。每次点名结束后,我还留一些时间让幼…  相似文献   

7.
捉迷藏在帮幼儿复习认识1~10的数字时,我运用了《捉迷藏》游戏。我先让幼儿把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从左到右排好,然后要求幼儿听我的指令,将相应的数字藏起来。如“数字10躲起来”,幼儿就取出数字卡片10藏到背后(或其它地方,以不下位置和不影响别人为前提),我再检查谁的数字躲得又快又对。我说“把数字10找回来”时,幼儿则迅速将卡片放回原处。待幼儿熟练  相似文献   

8.
数字标记     
为了给幼儿提供学习简单数字的生活环境,我把幼儿的小毛巾、小杯子、小床等上面的实物标记改成了数字标记。考虑到有的孩子对两位数不敏感,尤其是12和21、13和31等易混淆的两位数,我便把数字打印在不同颜色的纸上,1-9号红色,10-19号蓝色,20-29号绿色等,让幼儿对色找号,减轻难度。  相似文献   

9.
活用点名     
点名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了解幼儿的出勤情况。但如果长期使用一成不变的点名模式,往往会使幼儿感到厌倦。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时时有意改变点名的方式,使孩子觉得别有一番情趣。例如,小班幼儿的方位感较差,点名时,你不妨问他们...  相似文献   

10.
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有趣的报数游戏:先让大家按学号大小从左到右站成一行,刘强的学号是1号,站在队伍的最左边,石晶晶的学号是45号,站在队伍的最右边。然后又让同学们按1、2报数,报完数后,请报1的同学离队,报2的同学按原来的顺序重整为一行。  相似文献   

11.
点名,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环节,但每天同样的点名步骤和枯燥单一的点名方式,不仅让幼儿产生视觉与听觉的疲劳,也让教师觉得疲惫和毫无意义。教师要挖掘点名活动的教育价值,从改变师幼点名主体、创新点名方式上,使点名活动变得生动而有意义,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点名妙招     
点名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例行环节。传统的点名方式是老师点名,幼儿喊“到”。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感到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3.
一、始终坚持"熟读成诵"的原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篇课文,我都会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读.有时是自由放声读,有时是同桌对读,有时是默读,有时是齐读……特别是放声朗读,对于记忆有很大的作用,我一般会采用小组齐读、男女生分开读、点名分任务读等朗读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幼儿做操时的消极状况,我变着花样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早操游戏。有时我让幼儿学动物跳:向左兔子跳,摇摇尾巴点点头;向右青蛙跳,摸摸肚子晒太阳;向前小狗跳,摸摸胳膊甩甩腿;向右小鸡跳,伸伸脖子弯弯腰……有时我让幼儿学做解放军,练习立正、稍息、正步走……有时我和幼儿玩“一二三定”游戏,就是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当我拍四下手说“一二三定”时。  相似文献   

15.
上课开始了,师生通过交流得知郝海东是中国队10号球员,学生并能知道10号就是郝海东在足球队中的一个代码,便于大家辨认。接着,教师问道:“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地方巧妙地运用了数字来作代码呢?你能举例说明吗?”话音刚落,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电话号码、车牌号码、身份证号码、学号、杂志的刊号……”“比如我家住省政府,电话号码是2213798,省政府大院内大部分电话号码的前四个数字都是2213。一看到2213开头的电话号码就知道是在省政府里打的。”“如果一栋楼里的住户他们的电话是同时安装的,那他…  相似文献   

16.
“点名”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教师了解幼儿的出勤情况,但搞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对幼儿来说起不了多少作用。我在实践中有时有意改变原来的模式,使点名别有一番含意。例如,我常常在叫过幼儿的名字,幼儿起立回答了“到”以后,冲着幼儿微微一笑,或者走上前去,摸摸小家伙的头,问一声“今天早饭吃了什么”等等,这时幼儿会在你的询问、抚摸中感觉到老师是喜欢他的,应该听老师的话。这样,孩子自然会把亲切感从父母身上移向老师,甚至会把昨天挨老师批评等不高兴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17.
行与不行     
<正>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行吗?",答案的"行"或"不行"有时也只在我们教师的一念之间,或许我们应该多从幼儿的角度来寻找答案。Hello"陈子扬""到","丁森博""到",如往常一样,晨间活动过后点名,"钟笑秋","Hello",淘气的笑笑又出新花招了,全班哄堂大笑。可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规定点名非得说"到",我没有理由"发飙"。可这样行吗?若支持,按部就班的点名环节就会因为幼儿的花样百出而变得难以组织。可如若制止,似乎太打击了幼儿创意生活的积极  相似文献   

18.
多样化点名     
点名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班额大、教师少,家长接、送孩子观念淡薄的农村来说,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我采取了多样化的点名方式,以调动幼儿兴趣。  相似文献   

19.
集体教育活动时,总有一些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趴在桌上,有的吃手,有的用手摸前面的小朋友,还有的随便讲话……虽然每次活动前我都向幼儿提出常规要求,但活动刚开始一会儿,便会出现上述现象。如果当时点名提醒这些幼儿,不仅会分散其他幼儿的注意力,破坏活动的完整性,还会伤害这些幼儿的自尊心。可是如果不提醒,又不利于幼儿的学习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怎么办呢?我想到了用眼神和手势来提醒他们。我分别找这些集体教育活动时不能约束自己行为的幼儿,与他们之间建立了秘密动作游戏规则。如对然然说:“老师两手放腿上,就是告诉你…  相似文献   

20.
点名的学问     
在带新小班的一年 里,我针 对 小 班 幼 儿 的 年 龄 特点,采用了不同的点名方法,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刚入园的孩子,在家访时,我就仔细地了解了他们在家中的情况,包括其小名、昵称等,并一一记到笔记本上。刚开学点名时,我亲切地摸摸他们的头,叫着他们的小名,“东东”、“清清”、“甜甜”等,幼儿很惊喜“老师怎么知道我的小名芽”同时也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减少了陌生感,拉近了师幼间的距离。等到与幼儿熟悉后,我改换了点名的方式,让幼儿自报姓名并向大家问好,如:“我叫史嘉扬,大家好!”“我叫王云龙,我是男孩子。”等等,这样既增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