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美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采用"事实原因——法律原因"双层模式,第一步,在事实层面考察原因存在与否,其认定基准有"but-for"公式和实质标准。第二步,在事实原因存在的基础上,对原因进行法律规范上的判断,其判断基准有近因说、预见说、刑罚功能说。较之于大陆刑法的相当因果关系、客观归责,发现两大法系刑法因果关系认定逻辑一致,即均遵循"归因——归责"的思路。而我国刑法因果关系之"必然说"与"偶然说",哲学痕迹浓厚,且未区分事实与规范、归因与归责,导致理论与实践分歧严重,应予反思,两大法系刑法因果关系共通的认定逻辑应是我国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企业环境犯罪不同于自然人环境犯罪,具有模式化发展、损失严重化、因果关系复杂化等特点.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存在刑罚种类过于单一、刑罚过轻、加害主体难识别、因果关系难确定等突出问题.为实现企业环境犯罪的系统化改革,刑法相关规定需有针对性地增设资格刑与其他非刑罚措施、增设"阶梯式"罚金刑及提高罚金刑幅度、明确企业主体的判断标准并引入"疫学因果关系"证明标准.同时,还应结合当前企业行为规制领域的新兴趋势,以企业合规为规制手段,以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环境合规计划,最终实现对于企业环境犯罪风险的事先管控.  相似文献   

3.
刑期于无刑     
帝舜曾说过"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一句刑期于无刑,道出了刑法的最高境界——无刑。对此,法家主张"以刑去刑",推崇严刑峻法,儒家推崇"以德去刑",强调教育和感化。人性、人道、人权好比刑法阶梯的三个格板,在人性之上是人道,在人道之上是人权。根据人性奠定刑法的基调,关乎刑法的善恶和公民权利的保障。这"三人"不仅要贯穿于立法,更应融入执法与司法之中。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过程,力戒浮躁不入和墨守陈规;是辩证的否定过程,力戒违背发展规律的否定一切;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力戒消极等靠和脱离实际;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力戒刻意创新和纯粹的花样翻新。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对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普通法系近因理论和大陆法系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兼收并蓄,探究以近因说中可预见性规则为主,以相当因果关系中的可能性(盖然性)规则为辅来认定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于《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代替考试罪,我国学界存在一些争议,这些争议直观地反映出了当前学界在刑法立法方面的两种不同立场.代替考试罪的增设体现了我国刑法的微罪立法趋势,这一趋势是值得肯定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当更新刑法观念,重点就是对刑法谦抑原则予以准确理解,并实现从"重罪重刑"到"轻罪轻刑"的立法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是一个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战略思想。要全方位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辩证统一;中国梦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辩证统一;中国梦是三个"一定能实现"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国梦是三个"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中国梦是"三个必须"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名作,小说中玛蒂尔德悲剧性的浮沉,无疑是作品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巨大的思想力量的重要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玛蒂尔德褒贬不一.如何将玛蒂尔德形象分析得有血有肉,更富有立体感,使多种见解有机相容? 这要运用哲学上"两点论"的方法、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本质和现象的统一等观点,辨证、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刑法》第14条中"放任"一词的概念到底具有何层含义?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以"不希望说"、"中立说"、"容忍说"、"纵容说"为主流。利用法解释学理论不难发现,"放任"实质上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区间,即便根据体系解释与目的解释,不能对"放任"的含义做出唯一、确定的界定,也不能忽视在法律规则适用时,法解释学为说理提供依据的工具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极大障碍.学生辍学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每个个体的辍学行为后面都隐藏着特定的原因,只有找准了学生辍学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内外兼治,把控辍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上下通力合作,才能最终彻底改变当前的危机状况,为我国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铺就坦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