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及方法装饰蛋糕,感受蛋糕的造型美、色彩美. 2.体验制作蛋糕的快乐. 重点:尝试运用多种材料有规律地装饰蛋糕. 难点:尝试沥糊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 1根据竹筒不同形状,运用多种材料大胆地在竹筒上进行创意装饰。 2.体验竹筒创作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动手制作活动,体验动手耕作变废为宝的乐趣。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装饰瓶子,感受创意作品的美。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2装饰用的材料:(1)广告纸、报纸、挂历纸、彩色卡纸、即时贴、皱纹纸、烟盒;(2)黄豆、绿豆、白云豆、大米、黑米、花生、瓜子、松子、开心果壳、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点、线等符号语言表现多种运动项目,激发关注奥运、参与运动的热情。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方法装饰背景,感受黑色与彩色对比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在纸筒上作画; 2.尝试用多种方式装饰纸筒; 3.使幼儿感受到可以绘画的多种方式及可能。活动准备1.卷筒纸芯若干; 2.各色油性笔、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等; 3.各种彩瓶图片或实物若干; 4.已经完成的纸筒画组合作品。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认识并了解纸浆画,能大胆运用彩色纸浆装饰画面。2.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纸浆画制作的步骤,尝试运用镊子和竹签制作纸浆画。3.乐意尝试新方法作画,感受纸浆装饰画不同的美感。活动准备:1.材料:幼儿人手1只事先已画好图案的纸盘,每组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相框。 2.学会使用奇幻笔,并能用多种线条对相框是行装饰。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学习我国传统艺术,了解年画知识。2.培养想象、创造能力,发展开放思维。3.尝试运用图案与线条的变化装饰画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彩绘笔大胆地在自己脸部的各个部位进行装饰绘画。 2.体验彩绘笔在身体上直接作画的愉悦感。 3.提高对图案、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晶  李金凤 《教师》2011,(3):35-35
一、活动前奏 教学活动目标:①了解装饰点和装饰线的种类,并学习运用记号笔初步尝试在不同图形里用装饰点和装饰线进行单色装饰。②感受点线装饰的变化,体验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吴唤 《考试周刊》2010,(14):47-48
装饰绘画属于绘画门类的一种,通过多种材料的制作,运用装饰规律作用于装饰空间,并通过画面本身表达作者内心的装饰情感及思想内涵.与其它的绘画门类所要表现的意义有着一样的共同点。同时装饰绘画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拥有着任何绘画都有的共同画面语言元素——点、线、面.其构成要素是大小、方向、明暗、色彩、肌理等。以这些基本要素为条件.加以组合构成.便会创造出无数理想的抽象造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室内设计空间材料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布艺装饰材料在现今室内设计新领域--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实际运用和布艺材料对不同装饰风格的营造实例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室内设计软装饰材料中布艺材料的运用方法和情景快速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尝试与错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本研究以一年级学生为被试,以《数墙》为实验材料,探讨“尝试与错误”学习法在《数墙》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能通过“尝试与错误”学习法顿悟出《数墙》变式题的解题方法.本研究的结论对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5.
<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构造>和<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对高职院校的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三门专业课.为了加强学生对这一系列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教学中可以将三者整合为一门课,即<建筑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技术>,并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分阶段地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塑料袋制作背心的方法. 2.培养幼儿运用废旧图书、旧挂历、皱纹纸、旧纽扣等多种材料进行装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儿童识字方法,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识用结合。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寻找汉字的特点和规律,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让他们体验识字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乐学,爱学。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制作装饰鱼.情感性目标:珍惜各种物品,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对材料的选择运用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胡惠琴 《教师》2012,(22):63-63
新课程标准建议:"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此,笔者针对部分识字内容,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1.欣赏小挂饰,感受其图案对称、色彩鲜明、构图饱满的特点。2.学习用贝壳制作小挂饰的方法,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对称的方法装饰小挂饰。活动准备:贝壳若干、小彩笔每人—盒、装饰用的辅助材料若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