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节奏是叙事的运动形态,体现着叙事进行的速度与变化。故事情节在作文中的疏密安排都与叙事节奏的快慢缓急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叙事节奏的快慢急缓受到的是叙述性节奏和造型性节奏的掌控。良好的叙事节奏对情节的推进至关重要,可以使文章叙事清晰、平衡稳定、张弛有度。如何把握记叙文写作中的叙事节奏,需要关注叙述基调、叙述时间、叙述空间和叙述语言这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情节的安排、情绪的变化、人物的设置三个方面研究张欣小说的节奏艺术。张欣小说的节奏变化,既表现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上,又表现在小说内部各种因素的辩证运动中。节奏的变化是张欣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将老师的课堂教学分为四种境界:平庸的教师——叙述;较好的教师——讲解;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其实,无论哪种境界的老师,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克服心理疲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把握节奏提高认识力节奏是客观世界物质运动的一种带规律性的表现方式。它原本是艺术上的一个概念,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作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语  相似文献   

4.
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变化。教学作为一门艺术 ,要增强感染力 ,提高效率 ,不能不注意教学节奏的协调。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 ,按照主旋律 ,曲调抑扬顿挫 ,音节疏密相间 ,节奏明快和谐 ,各节拍有机相联。整堂课的节奏体现音乐性 ,就会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 :“如果40分钟都是一个调子 ,平铺直叙 ,像流水般地淌 ,学生也会感到乏味 ,打不起精神。”这强调了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 ,那么 ,教学艺术节奏怎样才能达到协调呢?一、快慢相宜所谓“快”和“慢”是就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教学速度的…  相似文献   

5.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它既服从于人物形象刻划与主题表达的整体布局,又能促进结构变化,情节运动,丰富情感,收到应有的美学效果。《李自成》写得大起大落,疏密相间,紧张激烈,舒徐悠闲,情感起伏,热烈动人。本文从结构、情节、情感三个方面,论述《李自成》在节奏美方面取得非凡成就。  相似文献   

6.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它既服从于人物形象刻划与主题表达的整体布局,又能促进结构变化,情节运动,丰富情感,收到应有的美学效果。《李自成》写得大起大落,疏密相间,紧张激烈,舒徐悠闲,情感起伏,热烈动人。本文从结构、情节、情感三个方面,论述《李自成》在节奏美方面取得非凡成就。  相似文献   

7.
“诸育德为先”。当前,各级学校普遍重视德育,专门成立相应机构,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通过多种形式渗透德育。在这里,我们不能忽视音乐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的变化与词义表达的感情变化有很重要的相似之处。音乐的速度、力度、长短、音色上的变化,正好与人感情上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感变化相对应。喜——节奏短、速度快、色调明亮;怒——节奏顿、力度强、音调粗犷;哀——节奏长、速度慢、色调暗淡。声音的抑、扬、顿、挫、快、慢、强、弱都能表达感情的喜、怒、哀、乐。音乐作品正是抓住这一规律来塑造艺术形象的,所以音乐善于表现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的重要属性,也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事物没有节奏,也就丧失了活力。据有关专家研究,课堂教学节奏有如下几种可比成分:课堂密度,指课堂教学内容中各知识技能点排列分布的疏密程度;课堂速度,即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量;课堂难度,指师生双边活动时感到的表达、理解、运用等方面的难易程度;重点度,指课堂内重要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占全部教学内容比例大小的程度;强度,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身心疲劳的程度;激情度,指师生共同沉浸在教学美中,所激起的情感共鸣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节奏不仅是事物运动的表现形式,也是一切艺术生命的脉搏.在当代电影艺术创作中,节奏的重要性已开始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为分析文本,从情节节奏、摄影节奏、声音节奏和剪辑节奏四个方面对其视听语言的叙事节奏加以详细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一切艺术表现最基本的组织力量,是艺术魅力之所在,更是艺术生命力之所在。一部艺术作品的形象与形式的和谐、优美、新颖必须合理巧妙地处理好节奏。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节奏美表现在:情节节奏安排长短相宜、急缓相间,戏曲结构铺陈上的顺逆互衬,唱念做打技术布局上的节奏变化,动静权益、有张有弦的节奏搭配。  相似文献   

11.
论电视教学片的主观节奏颉宁侠所谓片子节奏就是片子的速度。速度分为两种:一是人为的速度-使画面以较快或较慢的速度出现在屏幕上即为主观节奏。二是内在的速度一片子内在情节发展的快慢即为客观节奏。在故事片中,剧情本身就有它很强的节奏。如枪战片、武打片,有的段...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有互相交错的两大结构:一是形而上的宿命结构,掌控着全书的情节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一是形而下的写实结构,具体叙述描写情节和人物。写实结构的构成和功能,有两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主要层面:人物关系结构是以宝玉为中心形成的类似于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作品中的人物基本以其与宝玉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其在作品中的地位,人物之间的关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而故事情节结构则表现了人物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情节的变化演进。其骨干是三个互有联系的主要情节线索,而其演进的过程形成了几大情节单元。而每个情节线索和情节单元都经历了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相互之间形成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全书的总情节走向其宿命结局,呈现出群峰连绵奔簇的样态。  相似文献   

13.
小说《迷舟》展现了作家格非高超的叙述技巧,它颠覆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言说方式和书写定式,显示出迷宫般的魅力。零叙、快叙、慢叙的合理布局营造出快慢变化有秩的节奏艺术,时序的任意变化给人以时空错乱之感,全知叙述者的运用使叙述视角的转换有了极大的自由性等,这些都是"格非迷宫"的形成之源。  相似文献   

14.
废名小说《桃园》意蕴悠远,稍嫌晦涩,小说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术呈现上颇耐解读,这与作家在艺术创造上自觉地对"陌生化"创造手法的选取有关。《桃园》陌生化创造手法主要体现为:叙述手法的陌生化——具体体现为叙述过程中利用叙述视角的变化对叙述信息的间接扣留来实现;语言运用的陌生化——具体体现为语言构造的诗化追求以及大量隐喻、象征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朱飞燕 《考试周刊》2011,(38):81-81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要注意教学的节奏。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学过程中各种可比成分在时间上以一定的次序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形式。这些可比成份主要有教学的速度、密度、难度、强度、激情度,等等。通过这些有规律的交替和变化,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而且可以有效组织教学和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6.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但广义的节奏泛指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并不限于音乐,在建筑、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中都很强调节奏。正如没有节奏就没有乐音只有噪音一样,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其运动形式必须具有鲜明的艺术节奏。亚里斯多德认为:节奏与和谐一样是艺术所需要的,人生来就有喜爱节奏与和谐的天性。艺术节奏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力之一,课堂教学的节奏则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原则,要求课堂教学的运动形式必须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审美教育的规律。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教学的行程节奏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如一台戏、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有开端发展,也有高潮终结。如果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一般小说(指长、中、短篇小说,下同)的情节是通过叙述一系列具体事件而构成了情节的复杂性的话,那么,微型小说的情节则是通过叙述一个具体事件而构成了它情节的单一性。但是,微型小说情节的这种单一性并不意味着情节的单调和简朴。在极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微型小说的情节同样需要激活读者欣赏兴趣和艺术感受,同样需要讲究一种小说美学提倡的“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上的变化和波澜相当集中地体现在微型小说情节的曲转上。然而,由于微型小说这种文体有着不同于其它一般小说的审美特征,这使得微型小说情  相似文献   

18.
论声乐艺术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洁 《教育艺术》2006,(9):34-34
歌唱是一门感情艺术。人的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的运动状态,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力度(强或弱),速度(快或慢)和音色的变化上。歌唱是演唱者通过对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明暗的控制来表现歌曲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过程,而纯声音,节奏,旋律尽管可以产生悦耳动听的效果,但不表现作品的情感内容,就不是真正的艺术。黑格尔认为情感是音乐的独特表现,是音乐与主体内心生活的桥梁。他指出:“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9.
<正>一般来说,记叙文写满800字不成问题。问题是有的同学平时喜欢写超过1 200字的复杂记叙文,情节绕来绕去,需要读者静下心来细细阅读才能看得懂故事的来龙去脉。这在高考中是不适宜的,因为阅卷速度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高考中合适的记叙文应该是:主体情节简单不复杂,描写功夫下到"边角料";讲故事不要跨大步,可以穿插回忆性叙述让节奏慢下来。下面分别以2015年高考江苏、湖南各一篇满分记叙文为例详述如何合理控制记叙文情节推进的节奏。  相似文献   

20.
节奏指的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有韵律感的运动。事物没有节奏,也就没有运动,没有生命。语文课堂教学从教学的流程来看,其实也是一种运动,也具有独特的节奏。语文课堂教学的运动形式,以单元教学为单位,单篇课文为“例子”,围绕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轴,周期性地有规律地前进,表现出螺旋上升的节奏。  教学推进的节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运用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从时间安排上也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在课堂总体设计上作节奏性的推进,大体上呈现波浪式前进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