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立方块"试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空间与平面的转换,对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今后的学习极为有利.1.立方体表面展开图例1如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如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面的字是( )  相似文献   

2.
圆柱和圆锥是立体图形,它们的侧面展开图是平面图形,沟通这二种图形的内在联系,可以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习这一节内容,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在制图教学中,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实质上是空间(立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换能力的形成。具备绘图能力才能实现空间(立体)向平面(图形)的转换,具备识图能力才能实现平面(图形)向空间(立体)的转换。因此,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一、注重视图形成过程的观察观察力是一种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制图能力的起点,就在于观察,如对投影方法,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以及三视图形成的观察等。如果不具备观察能力就不能有丰富的形体想象、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创造思维。在…  相似文献   

4.
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和平行,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对比分析了"垂直与平行"的各种教学方式,得出空间观念的形成是要建立在灵活的空间想象能力上的,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空间到平面投影的实验操作,进而给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考查学生等价转化思想和在不同解释框架意义下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工程制图》的教学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绘图与识图的能力,这其中重点是要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分解跟踪法的使用,能使学生将投影分析与几何作图结合起来,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实现了二维平面图形与三维立体形状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与空间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读图画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立方块”试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空间与平面的转换,对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今后学习视图、投影等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而且它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更能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归纳、想象、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空间想象能力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技校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习《数学》、《机械制图》的需要,也是以后参加生产劳动和学习高等数学的需要。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技校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具体表现技校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对空间图形的感知形成表象,再按规定在平面上画出空间图形;(2)根据对空间图形的平面图形的感…  相似文献   

9.
解决正方体平面展开图问题对同学们是富有挑战性的.需要空间观念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对于这类问题笔总结出18字诀:先对比,定下面;确定面,标字母;找折线,再判断.现从近年中考试卷中精选几例,应用上述策略.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0.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中考题也多次出现,这种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交流能力。同一个正方体图形按l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一般是不一样的,常见的正方体展开图究竟有几种不同的形状?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相似文献   

11.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学生面临平面直观能力向空间想象能力转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巧妙的运用“空间四边形”于点、线、面的教学中,则可以在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本课程的重任。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因空间想象力差,往往会把空间图形看成平面图形.画空间几何体感觉较难,甚至画不出来.让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进到空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是立体几何  相似文献   

14.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学生面临平面直观能力向空间想象能力转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将空间四边形融于点、线、面的教学中,在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1 利用空间四边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空间概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受初中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问题,将AutoCAD三维建模技术适时引入到组合体读图的过程中。读图时,首先在AutoCAD中创建三维实体,再利用"平面摄影"命令将三维实体转化为二维视图,帮助学生实现"平面-空间-平面"的思维转换。实践证明,AutoCAD三维建模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构型设计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三维建模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顾彪 《教育教学论坛》2011,(34):143-144
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空间想象能力是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的提高,而平面形象与立体空间形象的转化训练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由于知识结构不完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差,技校学生普遍认为制图课很难。机械制图教学中可通过一系列从空间到平面再到空间的思维过程训练,如结合日常接触的实物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引导学生画组合体三视图和画轴测图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借助对图片、实例的观察,抽象概括出平面垂直的定义;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3.会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是否垂直;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感悟体验,形成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转化意识,注重从"无限"到"有限"的转化,"线线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等转化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客观事物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如何从客观事物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高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立体几何》第一章的教学难点,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加强概念教学,借助实物、模型与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实例中提出问题,引入新概念。如,弓队“平面”这一概念时,通过对玻璃窗、黑板面、桌面等周围熟悉事物的观察,学生很容易得出平面的直观形象。但这些实例往往使学生认为平面是有边界、有厚薄或有限的。因此,要从中抽象出“平面”这一概念,教师就应对平面的无限延展性与直线的无限延伸也为D以比较,还应告诉学生:平面把空间分成了两部分,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