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问题之一,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问题可能会比较直观,尤其是从数轴上观察,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要大;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基本方法是作差或作商.比较大小也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主要渗透了函数和方程、函数和不等式等重要思想方法.本文举例探讨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数学思想.一、学情分析本文以学生已经开始了中考数学的第一轮复习,初中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为基础进行探讨.比较大小虽然直观上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 10 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2 .初步学会比较 10 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过程性目标1.合作探究百数图的规律 ,初步感受探究的乐趣。2 .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数感。教学重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教学难点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 :每组一个填写的数序卡、游戏板、计数器 2个。每个学生一对反馈卡。一、创设情境 ,直接引入。师 :小朋友们 ,你们看 ,谁来了 ?(电脑展现两个小精灵。)大家争先恐后地说 :是聪聪和明明。师 :对 ,数学王国中的…  相似文献   

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是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介绍几种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1.作差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先求出两数的差,看差是大于零、等于零还是小于零,从而确定两个数的大小.即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相似文献   

4.
刘悦红 《辽宁教育》2003,(1):117-118
教学目标掌握l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掌握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刘悦红 《辽宁教育》2003,(2):117-118
教学目标掌握l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掌握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学生》2014,(13):16-17
正关于数或式比较大小问题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屡见不鲜.你是否知道,不等式性质帮我们提供了比较大小的"新招",现展示如下.新招一,利用差值比较根据:若a-b0,那么ab;若a-b0,那么ab.例1如果a1,则M=a,N=a+2/3,P=(2a+1)/3的大小关系是.解析:从求差值入手,分别比较M、N、P之间任意两个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2.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增强数感,积累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2.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增强数感,积累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9.
不等分析法就是利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将许多数学问题通过缩小范围而获解.不等分析法一般多用于解决有关比较两数大小、求满足某些特定条件字母的取值范围,解相关的一些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向量与同学们以前学习过的许多数学概念截然不同 .向量融数、形于一体 ,它不仅有数的形式 ,而且还有形的特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向量知识 ,笔者以下给出在学习向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供同学们学习中参考 .注意 1.要区别向量a与实数a向量a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它的大小就是向量a的模 (长度 ) ,记作|a| ,|a|是一个非负实数 .两个向量不可以比较大小 ,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相等或不相等 ,平行或不平行 ,共线或不共线 ,a>b或a |b|表示向量a的长度大于向量b的长度 .而…  相似文献   

11.
自从“第一次数学危机”,即古希腊人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以来,人们对无理数的探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则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无法直接写出某个无理数,人们想到了用符号准确地表示一个无理数,如:π,2等等,但这给比较它们的大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究竟如何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呢?要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首先应明确以前学过的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对于实数也适用,即:(1)借助数轴: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根据数的符号性质:①正数大于零和一切负数,零大于一切负…  相似文献   

12.
数的大小比较,是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介绍几种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和技巧.1.作差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先求出两数的差,根据差大于零、等于零和小于零等情况来确定两个数的大小.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相似文献   

13.
比较两数(或式)的大小在国内外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并由单纯比较发展为比较大小的选择题、证明题等。这类命题,貌似简单,学生动起手来往往束手无策。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一、比差法根据a-b>(<)0(?)a>(<)b进行比较。例1 比较log_(1983)~2 1984和log_(1983) 1985的大小(要说明理由)。 (1984年苏州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题)  相似文献   

14.
数轴是初中数学中较为重要的概念,是初中数学中最早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范例。在数学中恰当地运用数轴,不论是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还是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本人的认识。1.在有理数大小比较中的运用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类型繁多,尤其是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利用绝对值比较,学生难以理解,而利用数轴把所要比较的两个数轴在数量上,根据“数轴上的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的结论,两个数的大小显而易见。例如:比较-3与-5的大小。可将-3和-5在数轴上对应的点A和B分别描出来,因为A…  相似文献   

15.
李庆社 《初中生》2006,(25):46-48
数的大小比较,是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介绍几种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数或式比较大小问题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屡见不鲜.你是否知道,不等式性质帮我们提供了比较大小的“新招”,现展示如下.  相似文献   

17.
马云鹏 《江西教育》2001,(11):49-50
学习新课程标准 2.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数学不只是学习数学事实,而且要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及其关系表达和交流信息,用数学的观点解释现实的问题.<标准>中对此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说明:"数感的具体体现是: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理解数的意义;能运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体会较大的数或较小的数;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理解数之间的联系和相对大小关系;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运算,估计运算的结果,并能选择算法和工具进行运算."数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是学生对数学的综合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思《有理数》一章的数学思想,对于发展数学思维,指导解题实践,大有裨益.现分述如下:一、数形结合思想“数无形,不直观;形少数,难精准”.数和形都是数学的基本概念,图形带有直观性,数则有精确性,两者结合起来,图形使数量具有直观性和实际背景,因而也具有启发性,数量关系使图形的性质和关系具有精确性.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就是最简单的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例1已知a<0,b>0且|a|<|b|,试比较-a,a,-b,b的大小.分析:本题直接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19.
数学离不开数 ,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具体数字的数学问题比比皆是 .这类问题由于没有数字的信息或启发而常使学生望而生畏 ,不知道怎样才能转化为数学问题 .本文通过实例对此类问题略作分析 .例 1 在糖水溶液中再加些糖 ,则糖水变的更甜了 ,这是为什么 ?请从数学角度加以分析 .分析 常识告诉我们 :在糖水溶液中再加些糖 ,糖水变的更甜了 ,这是因为加糖后的糖水溶液的浓度变大了的缘故 .从数学的角度分析 ,只要能说明加糖后的溶液浓度比原来溶液浓度大即可 ,这是两个数 (浓度 )的大小比较问题 .不妨设原溶液为b克 ,溶质为a克 ,b >a>0 ,此…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7、38页。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初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具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