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即已著录,置于道家类,云:"《文子》九篇。"班固注云:"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然检今本《文子》,"周平王问"只存"平王问"三字,皆无"周"字。自《汉书·艺文志》之后,众多朝代史书的经籍志或艺文志中都有关于《文子》的记载。如《隋书·经籍志》载有《文子》十二卷,其注云:"文子,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七录》十卷,亡。"《旧唐书·经籍志》云: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内储说>中有一条关于"文子"的载录,如何解读这一材料,不仅关乎材料本身,也关联到<文子>的真伪、成书时间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多个方面加以辨析,认为<韩非子·内储说>中的"文子"应是人名,而非书名,此文子的身份也难以确认,更不能依此为据而断言战国后期的韩非子曾经读过<文子>.  相似文献   

3.
"老子曰"在今本《文子》中共出现一百八十五次,除少数出现在问答部分外,一般都冠于一章之首。这一点,很多人都提出过疑问。章太炎说:"所引老子,亦多怪异,其为依托甚明。"张成秋说:"其文皆称‘老子曰’,然不尽老子言也。"由"老子曰"的可疑,推论《文子》为伪书。对于这些指责,认为《文子》是先秦古籍的学者们在论述中  相似文献   

4.
1995年第12期《文物》发表的八角廊简《文子》释文中,有一组简谈论"圣知",格外引人注目,已有专文对其进行讨论。但竹简散乱残断严重,释文联缀不尽合理,影响了人们对其思想的理解。本文在尽可能复原竹简本《文子·圣知》的基础上,对其思想也作点粗浅的分析,敬请并世贤达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5.
日本明治刻本《大清文典》,原本为晚清学者高第丕、张儒珍合著的《文学书官话》.一直以来,国内学界对《文学书官话》的评价不高.但《大清文典》等日本版本的存在,说明了《文学书官话》在海外的影响及其在汉语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阅读和研究《西游记》有诸多进入的维度。论文提出了"从天人的高度","从经典的广度","从佛道的深度"来解读《西游记》的观点。《西游记》所承载和表征的主要是佛教和道教之"道"。对《西游记》这样一部文学经典的最深入解读那一定是要落实到人性、人生上,从而彰显人性的良善、正道、正义。《西游记》中所体现的中国宗教多神崇拜和多神互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德宽容的特点也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所撰《老子注》二卷,《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国史经籍志》均有著录。原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金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南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元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等书中。今人蒙文通、严灵峰、容肇祖均有辑本。蒙文通的《王介甫<老子注>佚文》,原载于四川省立图书馆1948年出版的《图书集刊》第八期。后由其子蒙默重加核校,载于巴蜀书社2001年出版的蒙  相似文献   

8.
《春秋繁露》一书在《隋书·经籍志》中始见著录,且《汉书·董仲舒传》中《蕃露》与《玉杯》、《竹林》都是传《春秋》的书名,而在今本《春秋繁露》一书中,《玉杯》、《竹林》却为其中的两篇,基于此,《春秋繁露》的真实性引起了争论,《崇文总目》、程大昌等怀疑其真实性;《四库全书总目》、楼鑰肯定其可靠性,笔者在楼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发现了诸多相同的地方,从而论证了《春秋繁露》传本可以作为考查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文献,但同时指出了经过多次整理的《春秋繁露》的体例是驳杂不纯的.  相似文献   

9.
牛僧孺《玄怪录》的定数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怪录》不仅是一部带着浓厚道教色彩的幻想小说,而且是一部浪漫的唐代神怪类小说。虽 然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作为政治理念,但唐代初期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崇尚道教,开始树立、推崇 与皇帝有相同李氏姓氏的老子。这样自然使道教在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得到发扬光大。所以,出现了反映这 种社会倾向的《玄怪录》一书。 尽管牛僧孺升到了宰相的官职,但是《玄怪录》中还是强烈宣扬阴司主宰人世间的一切事物的定数论, 并且把道教作为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来推崇。其理由是汉末以后道教吸收儒家、道家、阴阳家、佛家等思想并 将其相融合的缘故,从而使它具有了更广泛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志平 《图书馆杂志》2011,(4):89-91,94
《金楼子》版本可分为一卷本和六卷本两个系统。一卷本实源于宋《绀珠集》,而六卷本中的最早刻本"元至正三年本"源起于四库馆臣的误会,其实是不存在的。鲍廷博、吴骞对《金楼子》做了大量校勘整理工作,留下两部校勘稿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应该引起学者重视。  相似文献   

11.
"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正义》:"《说文》云:璿,赤玉也。"(卷一/页24)(中华书局1982年版点校本,下同) 吉案:赤,南宋黄善夫本(以下简称黄本)同,殿本作"美"。《说文·玉部》:"璿,美玉也。"《尚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孔传:"璿,美玉。"孔颖达疏:"《说文》云:璿,美玉也。"《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索隐》:"案《尚书》旋作璿,马融云:璿,美玉也。"殿本是也,当据改。  相似文献   

12.
今本《文子》中的叙述性语句在《淮南子》里为故事型材料,这些故事型材料存在着对话者的时代不一、史实张冠李戴、文字不准确等错误;同样见于二者的语句,也见于先秦其它古书,并非只有这两书中才能见到,这些情况均告诉我们,今本《文子》不是抄袭《淮南子》而成书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共二百卷,它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总目》与《四库全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台湾学者杨晋龙所说: 《总目》和《全书》是连体婴,无法截然二分。同时《全书》的内容是一本一本成形的书,为何要著录或舍弃这些书?著录的书有那些版本、内容上的问题?存目的书何以不被收录等等及《全书》无法说明的事实,都得靠《总目》来说明解释;而且二者的弃取原则、评价标准,也并无差别……就书的内容而言,《全书》没有《总目》“存目”一类的书,所以两者有些差别;就其主旨而言,两书是二而一,《总目》隶属于  相似文献   

14.
藏园校书所用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国家图书馆所存藏园校书跋识,以其中利用敦煌遗书、吐鲁番文书校勘之<三国志>、<南华真经>、<刘子新论>为例,昭示藏园主人校书之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其跋语,不仅增进文本校勘理解,也对出土文献流通走向提供信息,亟当重视.  相似文献   

15.
阎杰 《档案管理》2007,(4):71-71
去年,郑州市档案馆征集到一本微型《古兰经》,它是现今馆藏最小最珍贵的书.因其稀有又小巧玲珑,许多古兰经学者和收藏爱好者慕名而来,争相观赏,无不称奇,它被誉为"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敦煌本葬书、传世史料与术数典籍综合考察了敦煌写本《宅经·五姓同忌法》,认为构成《五姓同忌法》的墓月、耗月与上利、下利等内容,是普遍适用于唐宋社会与敦煌地区五姓相宅、占墓等择吉习俗中的禁忌法则.并就《五姓同忌法》的基本概念、功能等问题与日本学者高田时雄先生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17.
王元化先生是笔者素来尊敬的前辈学者之一。元化先生的书,笔者也多有拜读。近来于书肆中购得王先生的《思辨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一书。其中的“乙辑·第三七——读书抄”摘引了顾准先生1956年6月14日《日记》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美国学者加里·R·埃杰顿的《美国电视史》一书进行了剖析,认为它在结构上存在三条层次不同且相互交织的线索,在编撰上采取的是一条通俗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路径,在媒体观上应用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此外文章谈了该书在美国学术界的影响,及它对中国学者和读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合刻五家言>题为锺惺编纂评点,然该书中<德言>是覆刻孙鑛评<刘子>一书,<道言>和孙鑛评<文子>评语也相同.此书实是一部书贾托名的伪书,其收录的<刘子>、<文子>、<文心雕龙>等书的版本值得重新考察.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四库全书》书前提要相较于《四库全书总目》的优长状况及程度的认知,尚多属臆测.本文在系统比勘中华书局本《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和相应文渊阁本书前提要的基础上,录列书前提要优长处多则,并作辨证,以见《总目》之误.经统计,两种《易》类提要差异间所呈现之正误状况,亦略可确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