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话题:鼓励告状究竟对不对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我们班上,有几个爱向老师“告状”“打小报告”的同学,让我们感到很反感。但是我们的老师对这几个爱“打小报告”的同学,却持赞许和鼓励的态度,把他们看成是掌握班级情况和学生动态的“耳目”。我们对这种状况既感到别扭,又觉得气愤。请问,老师这样鼓励学生告状究竟对不对?——王子鸣截稿日期:2001年11月10日★2月话题:好朋友为什么不能常聚在一起最近,在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几个初二年级的同班男同学,由于平时合得来,经常聚在一起玩耍、聊天。有一天,…  相似文献   

2.
冷玉斌  关磊 《教书育人》2004,(11):28-28
据调查,现在不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更方便地了解情况,就在班里安排“眼线”,让一些学生通过“打小报告”提供信息,于是许多班上都出现了“告状大王”,而这些同学也因此被其他同学疏远与排斥,甚至孤立。  相似文献   

3.
杨雨 《教育》2013,(16):63
美国的孩子也一样,5至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很爱打小报告,一点点小事就会招来一句"I am going to tell on you"(我要到老师那里告你)。那么,美国教师是用什么办法处理孩子之间相互告状的呢?小智慧能解决问题一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有个孩子跟老师告状说某某不跟他玩,老师问的第一句就是那你是怎么试图解决的?老师鼓励孩子先用语言自己和小朋友商量去解决问题。当然,老师  相似文献   

4.
女儿丫丫今年7岁,在子弟学校读一年级。最近,我发现她放学后,总爱噘着小嘴,一声不吭。我问她怎么不开心,女儿说“:同学不喜欢我,怪我总爱到老师那里去告状!”看着女儿很失落的样子,我心里有几分惆怅,担心女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更害怕女儿对同学和老师形成抵触情绪。女儿一向聪明、活泼、开朗,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跟同学处不好关系?我问女儿“:你为什么总爱向老师告状?”女儿说:“那不是告状,那是讲真话。”我很纳闷,又问她“:你是怎样跟老师实话实说的?”原来,班上的洋洋值日,没扫地就回家了,女儿就告诉老师。我问女儿“:这本来是洋洋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现在不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更方便地了解情况,就在班里安排“眼线”,让一些学生通过“打小报告”提供信息,于是许多班上都出现了“告状大王”,而这些同学也因此被其他同学疏远与排斥,甚至孤立。我为那些告密的同学感到伤心与无奈,他们不可能天生就是告密者,却成了教师手中的棋子,执行着教师布置的“地下任务”;我更为教师的这种做法感到不解与愤怒,尽管如此一来,他用不着像警察一样老盯着班级,学生害怕被揭发,老师不在的时候,也不敢轻举妄动――但这才是最可怕的!教师为了自己便于管理,粗暴地采用这种培植眼线…  相似文献   

6.
大大咧咧,霸道,爱打小报告,这是男生眼中的我;学习努力,是老师的好帮手,这是老师眼中的我;懒惰,不懂事,学习不够踏实,这是父母眼中的我.这就是我,半年前的我. 刚进入七年级时,我颇受老师的重视,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班长,每天得意洋洋,自以为高人一等.身为班长,在管理班级时,我却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自习课上,同学讲话,我总是厉声呵斥,而自己却一直讲话甚至还发出笑声.发试卷的时候,我很大声地念出自己的高分,嘲笑那些考得差的同学.同学犯了错误,我不去提醒和帮助纠正,只想着向老师告状.  相似文献   

7.
毛亮同学是个小学五年级的插班生,最初接触给人的印象是不太爱说话,十分听话的孩子,但出乎意料的是从下半学期开始,不知从什么时候,班上总有同学哭哭嚷嚷地跑来告状"毛亮又打了我",寝室老师说"毛亮在寝室表现不好",音乐老师反映"毛亮同学上课扔纸团",体育老师气愤至极"毛亮上课和老师顶嘴"……各种罪状纷至沓来,同学们都对他避而远之,毛亮到底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是班里最淘气的孩子,按理说只有别人告他的状,没有他告人家状的可能,其实不然。在低年级的时候,只要发现别人有违纪行为,儿子总是很兴奋地到老师那去“告状”,因为他要让老师知道,还有比他表现更差的学生。此时“告状”对他来说,不仅是一种积极表现的好机会,而且还能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到了中年级,儿子开始意识到“告状”不好,他不再主动地告别人的状,而是看到哪个同学告了自己的状,出于报复心理去反“告状”。到了小学高年级,儿子说班里除了极少数女生爱“告状”以外,已经没人“告状”了。看来,“告状”有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转到实验小学四年级四班之后,就有一个人让我非常讨厌,他的名字叫林喜欢,他是班级里的淘气包,经常调皮捣蛋,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讨厌他,巴不得老师把他开除,或者让他转到别的班去。你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是班里最淘气的孩子,按理说只有别人告他的状,没有他告人家状的可能,其实不然。在低年级的时候,只要发现别人有违纪行为,儿子总是很兴奋地到老师那去“告状”,因为他要让老师知道,还有比他表现更差的学生,此时“告状”对他来说,不仅是一种积极表现的好机会,而且还能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到了中年级,儿子开始意识到“告状”不好,他不再主动地告别人的状,而是看到哪个同学告了自己的状,出于报复心理去反“告状”。到了小学高年级,儿子说班里除了极少数女生爱“告状”以外,已经没人“告状”了。看来,“告状”有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安静一点这天 ,老师如往常一样对着闹哄哄的班上大吼道 :“不—要—吵—啦 !!大家安静一点好不好 ?!”全班没人理他 ,老师一气之下甩头就走 ,准备到校长那告状。当校长和老师两人怒气冲冲回到教室 ,正想开骂时 ,不料竟发现班上同学安安静静地端坐着。“怎么啦 ?大家怎么变得这么乖 ?”老师不可置信地心中窃喜 ,“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一片鸦雀无声。“来 !班长你说 !”班长很不好意思地站起来 ,低着头嗫嚅着 :“老 ,老师你说的 :‘如果有一天你进教室时发现全班都很安静的话……你就死给我们看。’”初学中文有个外国学生初学中文 ,十分吃力…  相似文献   

12.
陈菲 《山东教育》2011,(7):103-104
去年在四年级二班上音乐课时。我像往常一样带好录音机走进教室,一到门口就有几个同学围上来:“老师,我们六个人一起为歌曲《郊游》创编了一个舞蹈,请你给我们看看吧。”我当时很吃惊,因为这里面有三个学生是在音乐课上表现非常差的同学,从来没见他们表现过自己,能行吗?带着疑问看完舞蹈。我震惊了:这是我的孩子们跳的吗?他们的舞姿那么优美,  相似文献   

13.
永久的心痛     
十九年前的冬天,我正上小学五年级。 有一天,班上的一个女生不上学了。我们听了,都很高兴,甚至盼望着应该还有哪位同学突然有一天也不上学。那时,班上学生多,课桌少,三个人共用一副桌凳。桌面的拥挤,出入的不便,自然少不了为保卫自己的“领地”而发生唇枪舌剑的争吵和三军对峙的冲突。于是,我们便日日盼望着桌凳多一些或同学少一些。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班开始有了“差等生”和“优等生”的分别。没有谁宣布过谁是“差等生”,谁是“优等生”,可谁都心里明白。要不信,你看看老师的态度就知道了。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我观察,老师对爱提问题、敢提问题的同学通常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优等生只要有提问的示意,老师总是停下正在做的事,满脸笑容,和蔼可亲地说:“有什么问题呀?”尔后提问的同学总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有时还能被老师夸几句:“勤学好问,很好……”老师如果对任何同学都这样那就皆大欢喜了。可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换了…  相似文献   

15.
王劲松 《湖北教育》2005,(10):55-55
前不久,学校发生了两件事,这两件事涉及到我所任教的七年级的两名学生。一位同学叫郑为,他父亲是个包工头,家里很有钱,学习不大认真,加上自己二米七的身高,常常欺负别的同学,没少为班上添乱。然而前天我得知他被人打了,但他没还手,所以受了一点伤。原因是为一个被社会闲杂人员欺负的小同学打抱不平。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扬了他。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能有今天的表现,还得谢谢我的语老师王老师,是她在课堂上引导我们读懂了一篇又一篇课,教育我们要学会爱他人、爱自己、爱这个社会!”  相似文献   

16.
今天没骑自行车,放学后走着回家,几个五年级的孩子正好和我一路。我每周给他们上一节创造技法课,他们便很主动、很亲热地跟我聊起来: “常老师,我们都快小学毕业了,教过我们的老师也不少,虽然你给我们上的课不多,可我们最喜欢你上的课了。”一个快言快语的女孩说。 “为什么?” “你上课很尊重我们,喜欢征求我们的意见。” “你从来不训斥我们,说话又很幽默。” “你上课的方法很奇特,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你很爱笑。” 3月的风刮得很紧,却让人感觉暖暖的。看着这些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们,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话语…  相似文献   

17.
冯青 《山东教育》2005,(18):38-38
阳阳是个中班的孩子,性格外向,待人热情,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很不错,可唯一让李老师不喜欢的是:阳阳特别爱告状。这不,游戏活动刚开始没多久,就接二连三地听到他的告状声:“老师,天天把玩具弄坏了。”“老师,小雨在乱跑。”“老师,思思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面对阳阳如此喋喋不休的告状声,李老师不耐烦地对阳阳说:“请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云南省教育厅对2001年编写的《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进行修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保留了“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自己的家乡,要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家乡”的要求,并增加了要知道和爱自己的学校、老师、同学的内容。这是很好的,也非常必要。不过,也有人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老师向我了解班级的一些情况,还有同学间的矛盾,我就把自己知道的全告诉老师了。我只是很客观地讲了些实际情况,可班里的同学却认为我向老师打小报告,是“内奸”。以前的好朋友也不再和我玩,躲着我走,这可真让我苦恼。我做错什么啦?———梦宇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五年级班上,有一个同学,名叫祝如生。他在四年级时留了一级,今年又是勉强升入五年级的,成绩一直很差。这个同学非常调皮,每当上课的时候,人家坐得端端正正,聚精会神地在听讲,他却不是摸小刀,就是折纸。老师的眼睛朝他一瞟,他马上装模作样地坐好;老师的头朝旁边一转,他又继续做起小动作来。一下课,更是到处惹祸,同学们的“告状声”纷纷而来,许多老师见了他都感到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